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时时处处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调动起学生探索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借助兴趣,唤醒数学探索的种子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兴趣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而数学与生活又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相似文献   

3.
徐静 《现代教学》2013,(9):57-58
近年来,倡导数学课堂教学应考虑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将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的呼声越来越高。所谓数学教学与生活相联系,就是在数学课堂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解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数学教学过程。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问题驱动是深化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巧妙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打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通道,可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究、深入学习的氛围,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一、评价的理念 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已经吹遍校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也应走向新方向,尝试从生活寻找突破口,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就数学课堂与生活融通策略,提出三点意见:采撷生活案例,激发数学兴趣;创设数学情境,密切生活联系;数学回归生活,学有用的数学。  相似文献   

10.
张敏  宫飞 《学周刊C版》2019,(20):87-87
生活数学在日常实践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要让学生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发现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把课堂教学作为重点,结合生活化的实际来加强课堂与生活之间的沟通,让教学联系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把数学当成兴趣爱好,引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世界。  相似文献   

11.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创设情境需注意哪些问题?我认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游戏情境的创设、动态情景的创设、生活情境的创设在提高课堂教学有着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周毅  潘东 《理科爱好者》2004,(22):15-16
一、评价的理念 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数学知识枯燥乏味,难以掌握。为了激活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年来我一直在探索课堂教学与学生兴趣之间的“平衡点”。在教学中,我发现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有机地联系起来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它可以使学生明白:数学就在我们周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最有效途径:一是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景和物、人和事,引导学生理解或验证所学知识;二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为课堂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这个学习平台展示自己,激发起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学会数学,这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下面就此浅谈几点。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为有效地进行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我在教学中实施了以下策略:让数学成为生活、工作的需要;把教学过程变成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让学生愉快地学习.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随着生活中的资源更多地进入数学课堂,我们应利用这些学生身边的资源,更好地运用到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去,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仅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衔接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我们认识到,小学数学教学要以生活体验为原型,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自主探究为动力,把数学课堂教学构建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平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从现实生活入手,让学生通过参与身边的数学活动,激发他们内在的情感体验,缩短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主动参与新知探究,营造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9.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实现有效教学,是当下谈论较多的一个话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促使学生形成数学学习能力和思维的过程,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迁移能力;也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共同互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地体验学习的快乐,体会数学的学习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杨素云 《考试周刊》2014,(48):75-75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基于此,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尽量选取贴近小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搭建起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