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学前教育不断深化改革,游戏是一直被倡导的话题,在自主性游戏的开展过程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性一直是苏式课堂的特色。在自主性游戏的背景下,规则人人喊打,而受限于孩子的年龄阶段,无规则的自主性游戏又会出现散漫、无序的现象。因此伴有苏式课堂韵味的"游戏公约"应运而生,它能够陪伴孩子走完自主性游戏。  相似文献   

2.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语文新课标倡导的理念之一,它呼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一切有利于学习语文的时机,创设多姿多彩的教学情境,来激活语文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悟,快快乐乐学语文。那么怎样才能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呢?一、将游戏活动引进课堂游戏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如果教师将游戏活动引进课堂,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知识,使课堂成为学习的乐园,游戏的王国,那么我们的教学效果将事半功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来吸引孩子。如在学习生字时,我和他们玩…  相似文献   

3.
姜崧 《学子》2013,(6):31
一、创设情境,引导有效操作1.在游戏情境中掌握技能。在信息技术课上,枯燥的操作性练习,容易让小朋友们产生疲劳感,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小学生天生好动,他们的生活、学习往往置于一定的游戏中,因为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也特别倡导信息技术教学要"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为孩子创设游戏情境,让他们在游戏中提高学习的兴趣,掌握计算机操作的技能,实现课堂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是儿童的语文,需要用儿童的方式引导学生像参与游戏一样主动投入生动发展。"童心语文"是游戏精神理念指导下的语文,主要观点是:在教学立场上倡导"学为本",以发现的乐趣吸引学生;在课堂形式上"巧转化",以活泼的形式贴近学生;在教学内容上要"探理趣",以语文的视界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5.
互动课堂、有效课堂的探讨是不衰的主题。互动课堂、有效课堂的构建方法很多,在众多的方法中,游戏备受青睐。主要论述游戏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以及开展游戏时应注意的几个原则,以真正凸显游戏的作用和价值,为课堂增趣加味,增值提效。  相似文献   

6.
陆军 《成才之路》2013,(30):56-56
以形式多样的游戏为切入口进行课堂教学,使严肃的课堂变成生动活泼的英语学习场所,使枯燥乏味的语言点变成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内容,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无穷的乐趣。学生在游戏中玩、在游戏中乐、在游戏中学、在游戏中成长、在游戏中益智,能使课堂焕发出一种新鲜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关注区域游戏材料投放的适宜性,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对幼儿发展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关注生活,从生活实践中取材;激发兴趣,将趣味性融入选材;倡导自主,构建自主游戏环境;有效生成,关注材料投入成效。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5,(88):82-83
本课题组连续7年采用90%以上全英文教学方法针对应用化学和材料化学专业展开教学活动,并在课堂中穿插诸多类型的课堂小游戏。通过具体应用发现,课堂小游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灵活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并增强学生运用专业英语表达专业知识的信心。并在此基础上对课堂游戏进行总结归纳,针对课堂游戏的重要性及其应用方法;课堂游戏在应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做详细的讨论,旨在为后期课堂游戏在类似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游戏"是幼儿美术教学中的一道亮丽色彩。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教师要积极构筑童趣式课堂,促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美术。教师要通过游戏唤醒幼儿的生活智慧,提高美术参与兴趣;在游戏中顺应幼儿的自由生长,让幼儿掌握美术技巧;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让幼儿积极参与到美术活动中;组织幼儿在丰富的审美活动中升华多元情感。这样的教学能让幼儿在童趣式课堂中感受游戏精神,提高美术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落实“双减”政策的关键在于“提质增效”。在中低年级教学中提升教学品质,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实现“提质增效”,具有特定的现实意义。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创设高效的课堂教学,能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一、课堂游戏化,快乐前行游戏化的教学以游戏为载体,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以游戏方式有机融合,将课堂教学活动游戏化,达到寓教于乐的最佳效果。尤其在小学中低年级课堂中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注意范围广、持续时间短,该模式的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11.
让游戏走进数学课堂,是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更是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的。本文阐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游戏的作用:巧设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捕捉游戏,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活用游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让游戏走进数学课堂,是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更是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的。本文阐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游戏的作用:巧设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捕捉游戏,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活用游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周晓兰 《成才之路》2009,(32):78-79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寓教于乐,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是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让游戏进入信息技术课堂,将信息技术的教与学游戏化,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更能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本文通过玩游戏、奖游戏、装游戏和做游戏使游戏真正步入信息技术课堂。  相似文献   

14.
游戏与数学的关系非常密切,游戏中包含数学思想,数学中包含游戏精神,两者在性质、结构、实践等方面非常相似。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内涵,把所学内容寓于游戏之中,变单调、枯燥、重复的数学学习为游戏活动,变静态的课堂为动态的数学活动,使整节课既有温度,又不失深度,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获取知识。本文结合本校备课组《算"24点"》磨课历程,阐述如何挖掘教材内涵,以及在数学课堂中加入游戏元素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低段课堂,大部分同学都能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但少数学生仍需要老师的关注。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笔者提出"游戏课堂"概念。基于"游戏是儿童的主导活动",特别是对于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学生来说,好动是他们的天性,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表达方式,游戏课堂的设立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为了建立良性的游戏课堂,笔者从三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衔接的部分来阐述。一、重构游戏与课堂关系,让游戏在课堂中着陆1.巧抓契机——创设游戏情境近些年刚好赶上了统编教材,可以说,此次教材改革成效是非常显著的,在课文图片的设计和整体编排上也更加注重创设整体环境。  相似文献   

16.
英语课堂游戏能使小学生的语言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但是,我们的游戏设计如果只注重趣味性,而忽视游戏内容的有效性,那么这样的课堂游戏往往只会有表面的"温度",没有内容的"深度",就达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只有形式新颖、内容有效、易于操作的课堂游戏活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英语学习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7.
语言游戏在基础教育的英语课堂中有着其独特的作用,同时也是课堂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它与新课程改革热潮中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设计初、高中课堂的语言游戏应遵循的原则是我们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18.
有些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多加一些活动、游戏,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动,就达到了活动化教学的要求。我认为这样的理解是有偏差的。不能否认,在教学中游戏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从而使课堂学习气氛变得浓厚。但过多的游戏或无效的游戏,不但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有时更弱化了学习的主题,偏了主次。学生是动起来了,可一堂课下来师生都感到疲惫,教学的效果也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19.
游戏是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能够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而且还能得到极大的快乐和满足。游戏有利于集中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游戏教学,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且有效的游戏教学模式,将游戏运用到课堂的教学活动当中,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陆枫 《考试周刊》2014,(92):112-112
<正>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是小学生学习英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都很喜欢。可以说英语课堂中的游戏是学生喜欢英语的一个很重要原因。但是在游戏过程中,学生玩得太高兴就容易兴奋过头,无形中加大教师掌控整个班级的难度,使一些自控力较差的学生有机可乘,增加学生违反纪律的概率。从而使课堂纪律变得不受控制,使课堂难以进行下去。良好的课堂纪律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保证。那么,进行课堂游戏时,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