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仲丽丽 《广西教育》2012,(25):77-77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内驱力,有了兴趣才能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把学生从“苦学”数学的海洋中带人“乐学”数学的伊甸园。  相似文献   

2.
刘会兰 《学苑教育》2012,(16):60-6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能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中学化学教学需要教师能够充分利用这一学科的优点,把“教”与“学”的过程并重化,既重视如何教,又重视怎样学。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的“灌输”、“识记”、“填鸭”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投入生活,亲身实践,自主选择,主动探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习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相似文献   

4.
“以学定教”可以将课堂从“教”转划“学”的小心来,它将学生从被动式的接受中解放出来,促使他们能够主动去学。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课堂上出现了一番“新”景象,特别是一些“公开课”“观摩课”“评优课”,教师们都千力‘百计地在形式上创新,似乎追求“新”已成了一线教师的共识。然而,在追“新”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忽视了新课改理念和教学本原的和谐,只是盲目地“跟风”,一味地学“形”,却不知道丢失了教学本原,殊不知,牵手“本真”自然会相约“精彩”。  相似文献   

6.
英语,作为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它的地位及作用越来越受重视.因此,在小学各科教学中,英语教学也显得极为重要.怎样才能让小学生学好英语呢?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的教育学家乌申斯基也曾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英语的积极性,才能使英语课从老师“盼生学”到“生要学”.  相似文献   

7.
黄刚 《教师》2012,(18):88-89
“高效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要实现课堂效率的最大化和教育效益的最优化。如何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做到以学生为核心,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快乐成长呢?本文认为要从“教学”转向“学教”,由重视“教”,变成突出“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成为课堂的主要活动。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居于主体地位,“教”大于“学”,“教”代替了“学”。这种教学模式,实际上是对个体发展生长权利要求的漠视与消解,是对个体个性发展的恐惧和压制,是对学生的身心控制与强制,在强制灌装中完成学校与社会设定的目的,造成儿童的物化,最终是社会的物化和创新能力的缺失。  相似文献   

9.
韦有强 《小学语文》2010,(12):31-32
在校本教研和教学研讨活动中,评课是重要的一环。然而,在评课中,大家的评课着眼点往往放在评“教”。我认为评课也应从学生“学”的视角出发来评,从学生“学”的状态、过程、收效来评价和检验教师的“教”,以达到改进教师的“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以学定教”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状态、发展、规律等调整教学顺序,并作出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强调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语文学习情境,而不是先行做出“想要他们做什么、必须做什么”的要求。简而言之,“以学定教”就是根据学生的“学”来确定教师的“教”。“以学定教”的“学”主要是指文本教学要达到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以学定教”的“教”包括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以学定教”是在学生的“学”中来落实适合学生的“教”。因此,如何创建适合学生的“学”,以及学生喜欢的的语文教学课堂,成了“以学定教”能得以成功实行的关键,也成了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联系工作实践谈谈以学定教的语文课堂应有的三个创建。  相似文献   

11.
所谓“快乐体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师生在融洽、合作的气氛中通过生动活泼地形式求得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发现”或“成功”的快乐。这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前提,达到强身健体为日的的一种体育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2.
教学的质量取决于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程度,而教师的“导”又直接影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为此,“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把握教学过程中“导”与“学”的关系,在当前实施素质教育,追求教学过程的有效化,减负提质,培养新世纪人才至关重要。很多藏族学生有自己的学习特点。有一部分学生,学习较为刻苦努力,但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多为“死学”,或机械性学习,  相似文献   

13.
孔令艳 《宁夏教育》2013,(12):51-51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他提出“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的思想,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同实际的生活活动结合起来。认真学习了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再回顾自己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愈发觉得语文教学中当努力践行“教学做合一”。  相似文献   

14.
“因学而教,顺学而导”是当下众多教学模式的理念之一。这里所说的“学”,指的是了解学情的含义,简言之,就是要求教师读懂学生。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读懂”学生,我想从上学期的两次听课谈起。  相似文献   

15.
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在玩中摄取快乐种子,并将其撒播在他们经过的每一隅,这种快乐是具有感染力的,我们会被这种力量所折服。孩子沉浸在这种快乐之中。其潜力也会得到挖掘,促使其快乐地、毫无压力、轻松自如地进行学习。所以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完好无损地保留孩子的这种天性,还原其本真,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玩”中“乐”。在“乐”中“学”,更有效地投入到趣味丛生的小学科学的学习当中。  相似文献   

16.
“网瘾倾向”行为是“网瘾行为”的早期表现,不加干预将严重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我们需要结合小学生“网瘾倾向”的实际情况,利用学校教育的有利环境及早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本研究在调查的基础上,区分了“游戏型、聊天型、技术型和信息型”四种“网瘾倾向”类型,通过建立“疏-控-引-动-学”的五项干预方法,按照“疏导为主,家校合力,促进发展”的原则.采取了“兴趣转移法、生活补偿法、特长引导法和信息任务法”四种引导策略,来实施“网瘾倾向”的分类干预。  相似文献   

17.
“据学而教.顺学而导”已经成为当下许多教学模式的理念之一。这里的“学”有了解学情的含义,说得通俗一些就是要求教师读懂学生。在实际的课程实施过程中,应该怎样“读”学生呢?最近的两次听课经历,让我对此有了一点新的感悟。  相似文献   

18.
方圆 《家教指南》2009,(9):29-29
“给孩子宽松的环境,多给他们一点自由。”这是法国家庭教育专家们从成功与失败的家教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对我们不无启迪。据法国媒体报道,法国家庭“望子成龙”的愿望与有些中国人相比并无二致,他们常常给孩子安排一系列课外班,孩子们的学习负担因此而加重。一位叫科尔内的家长反省说:“我的女儿卡尔尼刚刚5岁,她从托儿所回来后,每周还要上三次业余课:星期二学舞蹈,星期三学体操,周末学滑冰。后来我发现她累得不愿从冰上站起来,我这才决定停了这些课,让她喘口气。”  相似文献   

19.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吃透教材。但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教材只是个例子,它仅仅提供了师生交流与交往的平台。备课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教师“教”的需要,更是为了学生“学”的需要,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还必须“走出教材”,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既包括“教”,也包括“学”,二者相辅相成。其实,“衡量一堂语文课是否是好课,关键要看学生活动是否有效,而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与否,取决于课堂上是否涌动着学生的思想,取决于我们的语义课堂是否有足够学生思考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