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学校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共同的心理和行为中体现出来的理念、价值体系、群体心理特征及精神价值传统。它构成了学校文化的内核,决定着学校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决定着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归根到底决定并  相似文献   

2.
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学校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共同的心理和行为中体现出来的理念、价值体系、群体心理特征及精神价值传统。它构成了学校文化的内核,决定着学校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决定着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这种精神赋予学校特有的个性魅力,是学校群体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核动力,是支撑学校科学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3.
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学校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下来的共同的心理和行为中体现出来的理念、价值观、群体心理特征以及精神价值。我们学校科技创新精神培养的过程就是学校内涵发展、持续发展的过程。其一,科技教育特色是学校精神培育的基础之源。我们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也是一所科技特色学校。在科技  相似文献   

4.
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学校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共同的心理和行为中体现出来的理念、价值体系、群体心理特征及精神价值传统。它构成了学校文化的内核,决定着学校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决定着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  相似文献   

5.
论心理学视野中的学校精神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心理学视野中的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群体心理定势和心理特征,其核心内容和具体表现形式是校风。作为学校全体师生精神、心理生活的存在方式,学校精神具有独特的心理特点和功能,且以感染、模仿、暗示、从众和认同等心理机制发挥作用,这是一个涵括孕育、整合、内化和成熟的心理过程。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优化学校心理环境,造就良好的学校心理气氛,需要从培养学校精神开始,这是一项艰苦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6.
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学校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共同的教育理念、价值体系、群体心理特征及精神价值传统。学校精神是学校的精髓和支柱,对内能聚合人心,塑造人格,对外能彰显校风,铸造品牌。良好的学校精神能  相似文献   

7.
学校精神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意蕴,可以从三个基本维度来阐释。一是学校精神的情感维度,主要关注群体情感的感染性、教育性与情境性;二是学校精神的意志维度,主要关注群体意志的目的性、坚定性、实践性,焦点在于如何形成积极的、果断的、自觉的群体意志;三是学校精神的价值观念维度,主要关注学校群体信念、群体信仰与群体理想。在学校精神的三个维度中,学校群体价值观念处于最高层次,对学校群体情感、学校群体意志起指导作用,并决定着学校精神的性质、方向和效应。学校群体情感是学校精神的基础,学校群体意识对学校群体情感起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8.
学校精神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意蕴,可以从三个基本维度来阐释。一是学校精神的情感维度,主要关注群体情感的感染性、教育性与情境性;二是学校精神的意志维度,主要关注群体意志的目的性、坚定性、实践性,焦点在于如何形成积极的、果断的、自觉的群体意志;三是学校精神的价值观念维度,主要关注学校群体信念、群体信仰与群体理想。在学校精神的三个维度中,学校群体价值观念处于最高层次,对学校群体情感、学校群体意志起指导作用,并决定着学校精神的性质、方向和效应。学校群体情感是学校精神的基础,学校群体意识对学校群体情感起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精神通常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学校精神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被学校成员广泛认同和信守的群体风尚、思想境界、意志品质、行动准则等共同本质及其表现出来的活力。学校精神既是整个时代精神在学校中的反映,又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学校精神是学校哲学的"人性观",是学校办学方针、价值准则、管理信条的集中体现,因而构成学校文化的基石。它既可通过明确的意识支配行为,也可通过潜  相似文献   

10.
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学校群体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共同的教育理念、价值体系、群体心理特征及精神价值传统。学校精神是学校的精髓和支柱,对内能聚合人心,塑造人格,对外能彰显校风,铸造品牌。良好的学校精神能最大限度地唤起、激发全校师生积极的进取心和崇高的责任感.提高学校的凝聚力、生产力、创造力和生命力.会每时每刻地感染着你、影响着你、激励着你,  相似文献   

11.
文化的力量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发展的软实力.有关精神文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而学校管理者精神文化研究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该研究将学校管理者作为研究主体,对这一群体在长期的学校管理实践中积淀起来的,在共同的心理和行为中体现出来的理念、价值体系、群体心理特征及精神价值传统进行提炼和总结,使之成为学校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管理者精神文化是学校管理者整体精神面貌、管理方式、决策风格的集中体现,兼具政治性、导向性、人文性等特征,与教师精神文化、学生精神文化一样,属于学校精神文化的不同方面.一般来说,学校管理者是指由校级领导、中层行政干部所组成的特殊的管理群体.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探索学校管理者文化建设策略,强化这一"关键少数"在学校育人环境中的"头雁效应",对学校精神文化建设起着带动、示范、引领、传扬的重要作用,对学校领导干部的学习力、执行力、协调力、凝聚力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学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治学精神、治学目的、治学态度、治学风尚和治学方法的综合体,是全校师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求学治学上的具体体现。学风是学校文化中行为文化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学校文化建设水平的根本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学校文化是形成于学校内部的一种群体文化和组织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学校文化来源于学校群体,是学校成员智慧、经验、精神作风的积淀和提炼;学校文化又融于学校群体,是学校成员学习、研究、教书、育人的规范和动力。充满诗  相似文献   

14.
学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治学精神、治学,目的、治学态度、治学风尚和治学方法的综合体,是全期生群体心理和行为在求学治学上的具体体现。学风是学校文化中行为文化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学校文化建设水平的根本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校园文化建设中应重视建构“学校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它居于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层次。“学校精神”的影响作用主要通过隐性课程形式出现,它具有目的深层性、要求隐蔽性、过程渗透性、作用持久性、传统继承性等特点,具有价值导向、精神陶冶、规范约束、群体凝聚、心理建构和社会辐射等功能,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重视建构和培养“学校精神”。  相似文献   

16.
余放军 《教师》2008,(21):57-58
“人是要有精神的”。一所学校也必须有学校精神。那么,什么是学校精神呢?学校精神是学校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反映学校师生员工健康向上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学识风范和行为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体意识。它体现着学校办学的宗旨、理念、风格等,反映一所学校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培育学校精神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学校是传播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场所,作为完整的学校文化的概念应包括学校师生价值取向、团体意识、群体心理、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独具特色与魅力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我校立足学校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创设育人文化.  相似文献   

18.
从学校管理角度对学校心理和谐内涵进行理论探索,不仅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也是解决学校管理问题的现实需要.学校心理和谐,即学校社会心理系统中个体心理、群体心理、组织心理等系统要素自身及其之间的协调、均衡,以致整体的协调、功能的优化.其具有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亲和功能.  相似文献   

19.
从学校管理角度对学校心理和谐内涵进行理论探索,不仅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也是解决学校管理问题的现实需要.学校心理和谐,即学校社会心理系统中个体心理、群体心理、组织心理等系统要素自身及其之间的协调、均衡,以致整体的协调、功能的优化.其具有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亲和功能.  相似文献   

20.
流动儿童是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相较于非流动儿童,他们的学校逃避心理尤为突出。同辈好友作为儿童群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儿童的心理及行为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长期处于缺乏稳定居所及家庭支持的环境中的流动儿童而言。从同辈群体的视角分析了流动儿童学校逃避心理的影响因素,包括缺乏同辈好友、同辈群体结构、同辈群体学习压力、同辈群体社会排斥等,并从学校和家庭两个层面提出可行性建议,以便有针对性地预防和干预流动儿童的学校逃避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