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改进桔梗皂甙类成分的分离及鉴定方法,为桔梗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脱糖脱色及薄层硅胶作柱层析介质,并首次利用电喷雾质谱技术结合理化分析对桔梗皂甙类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两个单体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桔梗皂甙V和去芹糖桔梗皂甙D,结论:运用电喷雾质谱新技术,大大简化了皂甙类的结构鉴定过程.  相似文献   

2.
在超声波作用下,用乙醇浸提,从三七中提取三七皂甙.以提取产量和三七皂甙含量为评价指标,利用正交实验L9(3^4)筛选出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提取温度45℃,超声时间30min,提取次数2次,乙醇体积分数85%.按优选的最佳工艺实验5次,精制三七皂甙平均收率达到16.3%,为常规浸提法的2倍,Rg,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4%,R。相对标准偏差为2.99%.  相似文献   

3.
以桔梗为原料,采用微波提取方法提取桔梗皂苷.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从乙醇浓度、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固液比(g:mL)四个方面对桔梗皂苷的提取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 微波提取桔梗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微波功率420 W、微波时间260 S 和固液比1:14(g:mL). 在最佳的提取条件下,桔梗皂苷的得率4.59%,表明微波提取方法是较好的桔梗皂苷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4.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和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均富含具有生理活性的多种皂甙成分。由于皂甙的提取和分离技术繁复不适于大量制备,我们研究采用吸附树脂层析法进行皂甙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表明,这一简易、快速而经济的新工艺流程用于皂甙的提取和精制克服了一般经典方法(如正丁醇萃取法、沉淀法等)需要化学试剂种类多、耗量大、成本高、操作复杂等缺点,且皂甙得率高、质量稳定。吸附树脂层析法也可用于人参和三七皂甙的分组分离和主要皂甙单体的制备。我们将这一方法用于其他植物甙类成分的提取和分离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薯芋皂甙元的提取与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以盾叶薯芋(俗称黄姜,Dioscorea Zingiberensis)的根茎为原料.从中提取较高纯度的甾体皂甙元.方法上借鉴于生产上常用的酸水解法,以市售的含水量18.84%的黄姜片为原料,经烘干,粉碎,发酵,水解,提取,精制而成,收率一般稳定在1.3%左右.经熔点测定和实验鉴定,各项指标皆与文献报导的相吻合.本实验对薯芋皂甙元的进一步开发利用积累了资料,但影响其收率的因素很多,这方面还有许多工作有待进一步研究.薯芋皂素资源在我国比较丰富,分布广阔,种类繁多.深人开展对薯芋皂甙元提取工艺的研究,无论从经济、药用价值,还是从人们的需求来讲,都有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胰脂肪酶的相对活性为指标通过体外实验的方法,对桔梗各提取部位进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桔梗总皂甙显示出41.7%(相对于对照)的抑制胰脂肪酶活性,且达显著水平;醚相、正丁醇相、水相、桔梗菊糖均无活性.本文首次报道了桔梗总皂甙具有减肥活性。  相似文献   

7.
人参根多糖的研究孙化民人参为名贵药材,具有多种药效。长期以来,人们对它的利用主要成份是人参乌甙.人参经提取人参皂甙后,生产中仅利用了其中4—5%的有效成份,其余的则作为人参废渣扔掉.但人参的生物活性除人参皂甙外,其它成份亦不可忽视。通过动物实验表明,...  相似文献   

8.
目的:确定竹节三七齐墩果酸型皂甙的最佳水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与正交试验设计L9(34)方法,考察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固液比和浸提次数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优选出竹节三七中齐墩果酸的提取工艺。结果:所考察的因素对竹节三七齐墩果酸型皂甙提取的影响程度为:浸提温度〉浸提次数〉固液比〉浸提时间,水浸提取的最佳条件为:A3C3D3B2。结论:优选出的竹节三七中齐墩果酸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9.
以滇重楼的根茎为实验材料,重楼甾体总皂甙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运用L16(45)正交试验,考察了皂甙浸出过程中的浸泡时间、乙醇浓度、超声剂量、粗粉质量与浸泡用乙醇体积之比等四个因素在四个水平下的工艺过程,筛选出了最佳提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粗粉(40目)用30%的乙醇溶液浸泡36h后,超声30min,粗粉质量与(浸泡)乙醇的体积比1:15为最佳提取条件,重楼甾体总皂甙的提取率为9.50%。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闪式提取法对杨梅中活性成分进行提取,以出酒率、花色素含量、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糖含量作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闪式提取法制备杨梅酒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料液比1:1.2.闪式提取电压50V,闪式提取时间3min。在此条件下,杨梅酒出酒率为112.68%,花色素含量为179.31μg/mL,自由基清除率为83.85%,还原糖含量为18.33%。该工艺提取时间短,酒色鲜艳透亮,口感较佳,是一种快速高效制备杨梅酒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从技术系统的视角来看,教育技术是一个技术系统,并且是大社会技术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教育技术系统目前由教学设计技术、软件开发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摄影摄像技术等大技术组成。这些技术的发展决定了教育技术系统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2.
古代技术是带有神秘色彩的附魅技术,但自从它与现代科学相互结合后,就走上了祛魅的道路。祛魅是现代技术的主要特征,但祛魅后的现代技术在给人类带来丰富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类精神的匮乏以及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后现代的技术必须采用人、技术、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自然观,走技术返魅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未来课堂的设计与应用已经成为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智能性是未来课堂的重要特性之一。未来课堂应为课堂主体而建,终极目标在于促进学习者的个体学习和社会化学习,以促进学习者的发展,它是一个充分发挥课堂主体的主动性、能动性,和谐、自由发展的教与学环境与活动的智慧学习环境。未来课堂不仅是一个智能化的学习空间,还应体现出对课堂主体教与学活动支持的智慧性。智慧性主要体现技术层面、环境层面和资源和服务层面等方面,其实现技术主要包括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两个层面,其中硬件技术主要包括所有设备之间的智能互联技术、多功能交互设备技术;软件技术则主要是指各主体间的信息传输技术、控制技术及信息的推理技术等。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发展的机遇观,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新技术革命的国际背景,相对于中国十分落后的科技水平,相对于中国国民经济对科技发展的巨大需求,中国科学技术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科学技术发展的机遇观,既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把握,也是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具有强大实践功能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5.
从技术角度来看远程教育本身并不是一种新的技术,而是直接应用音频、视频压缩编码技术,卫星广播技术,网络技术,接入技术,视频会议技术,Web技术,广播和组播技术,流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等现代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是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一个核心问题。从历史的视角来看,技术曾经对教育变革产生过革命性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今天的教育应该围着技术转。包容性思考是整合"以技术为中心"还是"以教育为中心"这两种不同观点的有效方法。技术分为革命性技术与过渡性技术两大类,未来的革命性技术是能进入普通家庭的多向视频会议系统和移动视频终端技术。在技术与教育之间应该寻找一个平衡点和结合点。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推进模式应该从以前的资助项目,向今后的资助人的方向转变。教育技术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应该既是新技术的引领者和推广者,同时还应是技术的反思者。  相似文献   

17.
安涛  李艺 《电化教育研究》2021,42(1):29-34,56
学科边界是学科的重要属性,教育技术学需要守正自身边界。教育技术学是教育技术的理论抽象,认识教育技术学的边界要先从认识教育技术边界开始。教育技术是一种客观存在,其边界的划定可以从教育技术本体和实践两个维度进行,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的不断变革和进步推动着教育技术边界的不断拓展。教育技术学是一个科学理论体系,不但具有知识属性,还承载着社会属性,并具有明显的“国籍性”。我国教育技术学的学科边界取决于其核心问题的理论关联度和教育技术学的主要研究话题。同时,学科跨界成为教育技术学超越自我的发展动力,这是由教育技术研究问题的复杂性和学科性质决定的。教育技术学应从学科封闭走向学科间性,这既要树立教育技术研究的问题意识,还要加强独立学科意识。学科意识既是学科跨界的起点,也是学科跨界的归宿。  相似文献   

18.
教学技术对高等学校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技术可以分为工具技术和知识技术。从理论上分析教学技术的使用有利行高等学校效率的提高。但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到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组织形式、教师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导致教学技术对效率促进作用大。今后要采取措施,提高工具技术的利用率,鼓励教师开展教学设计并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技巧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娱教顾名思义就是把娱乐和教育相结合,是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下掌握新的知识,使学生感到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的。那么娱教技术就是实现娱乐教学理念的媒介,其技术性主要体现在把学生们的生活体验及乐趣同学习的目的及手段相互有效的融合在一起。通过分析娱教技术及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特点,探讨一下如何将娱教技术运用到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来。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利用blog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log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网络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譬如教育、新闻出版等领域,都有了广泛的应用。在图书馆界,国外很多图书馆已经开始将blog技术应用在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当中,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文试着了解Blog技术的特点,并在介绍国外图书馆应用Blog技术实例的基础上探讨Blog在图书馆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