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120例老年冠心病(CHD)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两组。鲁南欣康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6071岁,平均67.9岁。劳力型心绞痛45例,非劳力型心绞痛15例。地奥心血康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60~79岁,平均65.7岁,劳力型心绞痛38例,非劳力型心绞痛22例。120例均符合我国1979年制定的《冠心病心绞痛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2.
朱志军  黄元伟  胡中荣 《科技通报》2002,18(4):331-333,336
目的 为了研究冠心病发病的可能机制 ,探讨可能诊治策略 .方法 对 4 0例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 (2 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 ,2 0例稳定心绞痛 )和 16例正常人测定了血清新蝶呤水平 ,并与临床分型进行了分析 .结果 发现冠心病患者新蝶呤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 (分别为(15 .16± 7.4 4) nmol/ L和 (8.38± 4 .6 9) nmol/ L,P<0 .0 1)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新蝶呤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心绞痛患者 (分别为 (17.83± 8.38) nmol/ L和 (12 .5 0± 5 .34) nmol/ L,P<0 .0 5 ) ;而稳定心绞痛患者新蝶呤水平又显著高于正常人 (分别为 (12 .5 0± 5 .34) nmol/ L和 (8.38± 4 .6 9) nmol/L,P<0 .0 5 ) .结论 冠心病 ,特别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新蝶呤水平显著升高 ,免疫激活可能参与了冠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新蝶呤是冠心病活动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颈心综合征     
颈心综合征是以颈病与冠心病、心绞痛同时并见,且颈部病理改变引起、诱发或加重冠心病发作为特征的病证.本病并不少见,多见于中老年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临床症状除颈病症状外,还有胸闷、心慌、心绞痛、憋气、短气等心脏病症状.张必清教授研究认为:颈部病变压迫了椎底神经,进而刺激交感神经,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管痉挛、心肌细胞缺氧,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病的发作,为冠心病主要诱发因素之一.在治疗上,冠心病与颈病同治,会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颈心综合征     
《中国科技信息》2002,(7):72-72
颈心综合征是以颈病与冠心病、心绞痛同时并见,且颈部病理改变引起、诱发或加重冠心病发作为特征的病证.本病并不少见,多见于中老年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临床症状除颈病症状外,还有胸闷、心慌、心绞痛、憋气、短气等心脏病症状.张必清教授研究认为:颈部病变压迫了椎底神经,进而刺激交感神经,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管痉挛、心肌细胞缺氧,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病的发作,为冠心病主要诱发因素之一.在治疗上,冠心病与颈病同治,会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主要探讨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进行综合的护理后,病人的症状、血脂、血压、以及心电图的具体改善情况和改善方法。将20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员随机分为2组,综合护理组和对照护理组,每组100例。经过一段时间护理后进行数据处理,将2组病人护理前后的所有观察指标用SPSS13软件包进行实际的统计分析。结果 2组病人血脂、血压及心电图具体情况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综合护理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是对冠心病、心绞痛等患者实施全方位的综合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随着社会状态的改变,脂质代谢异常高发,冠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治疗成了人民关注棘手问题,综述冠心病的类型和临床常用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特点。方法;大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及治疗指南。结果:分别从西药和中成药论述了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结论:中医药在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今日科苑》2006,(2):46-46
冠心苏合丸、复方丹参片是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常用中成药, 这类药既能缓解心绞痛发作,又无西药硝酸甘油引起的头痛、头晕等不良反应,所以有些冠心病人长期服用这些药物,以为这样能有效地预防心绞痛发作和心肌梗死的发生。其实,这种作法并不科学。祖国医学认为,冠心病属于胸痹、心痛等症的范畴,其病机在于气血淤滞,闭阻胸阳,不通则痛。而使用冠心苏合丸的目的在于芳香开窍以止痛,复方丹参片则有活血化淤的作用。在心绞痛急性发作时将冠心苏合丸1~2粒放在舌面上含化或咬碎吞咽,在半小时内  相似文献   

8.
现今,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而冠心病又当居其首。冠心病很多时候表现为心绞痛,但更多时候是无痛性心肌缺血。无痛性心肌缺血多易漏诊,又不易为患重视。所以冠心病患没有心绞痛或平时心电图没有显示缺血改变,并非病情较轻不必介意,或无需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
《今日科苑》2006,(7):44-45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许多人认为冬季是冠心病的高发季节,而忽视夏季冠心病复发的危险性。其实,酷暑盛夏,冠心病发作导致心绞痛乃至心梗的并不少见。每年夏季,特别是天气闷热,空气中湿  相似文献   

10.
愿君多食鱼     
患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心绞痛、脂肪肝、肥胖的人愈来愈多,除有其他因素外,饮食不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长期食用脂肪高的畜肉,可引起上述病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期间有创动脉压监测是否有利于指导麻醉管理、维持术中血压平稳、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对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全身麻醉下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术中实施有创动脉压监测6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术中异常血压波动是否得到及时处理、血压是否平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66例患者术中血压平稳,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安返病房。结论有创动脉压监测因其快速、客观、直接反应平均动脉压、舒张压、收缩压,有利于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期间的监护,为麻醉提供及时、可靠监测数据,指导麻醉管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2.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61例,年龄61例89岁,平均74岁.进行性排尿困难8月~13年,平均6年.尿潴留24例.膀胱造瘘4例,并发膀胱结石8例,肉眼血尿4例,尿路感染14例.肾功能不全8例,高血压心脏病12例,冠心病4例,糖尿病4例,慢性肺气肿4例.按照ROUS标准,前列腺Ⅱ度增生38例,Ⅲ度增生16例,Ⅳ度增生7例.B超检查,残余尿92~820ml,平均204ml.前列腺体积(计算公式=π/6×上下径×前后径×左右径)为63-48cm3,平均80.2cm3.折算为重量平均为84.2g.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CIPSS)20~32分,平均28分.生活质量评分(QOL)平均5.1分.  相似文献   

13.
胆心综合征     
《中国科技信息》2002,(7):75-75
胆心综合症是以胆囊疾病与冠心病同时并见,且胆病的发作可诱发或加重冠心病为特征的病症. 本病常先有……墨菲氏征阳性.现代医学认为由于支配胆道和心脏的神经在脊髓部位有部分交叉,当胆囊或胆道疾病发作时,刺激迷走神经到达脑网状结构,累积后再经迷走神经下行到冠状动脉引起收缩而狭窄,血流量减少,导致心肌缺氧加重,而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电图异常等一系列表现.  相似文献   

14.
胆心综合征     
胆心综合症是以胆囊疾病与冠心病同时并见,且胆病的发作可诱发或加重冠心病为特征的病症.   本病常先有……墨菲氏征阳性.现代医学认为由于支配胆道和心脏的神经在脊髓部位有部分交叉,当胆囊或胆道疾病发作时,刺激迷走神经到达脑网状结构,累积后再经迷走神经下行到冠状动脉引起收缩而狭窄,血流量减少,导致心肌缺氧加重,而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电图异常等一系列表现.   ……  相似文献   

15.
《今日科苑》2006,(6):47-47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许多人认为冬季是冠心病的高发季节.而忽视夏季冠心病复发的危险性。其实,酷暑盛夏,冠心病发作导致心绞痛乃至心梗的并不少见。每年夏季,特别是天气闷热,空气中湿度升高时,常可见到冠心病患者猝死的报道。据304医院干部病房副主任夏云峰介绍,每年夏季当气温超过33℃,特别是天气持续闷热潮湿时,病房心脑血管病人就会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6.
拉萨雷暴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旦曲  卫东  拉巴 《西藏科技》2008,(2):62-63
根据1955~2000年雷暴观测资料,分析了近45年拉萨市区雷暴的时空分布、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拉萨市平均年雷暴日数为70.4d,初日平均出现在4月14日,终日平均出现在10月6日.雷暴日主要集中在4~10月,以7~8月最多.东南方出现雷暴的频率最多.近45年,拉萨年雷暴日数表现为不显著的减少趋势,初日呈显著的提早趋势,平均每10年提早4.1d.20世纪70~90年拉萨年雷暴日数表现为逐年代减少趋势;雷暴初日呈逐年代提早趋势.  相似文献   

17.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30例AMI后出院病人,其中男21人,女9人,年龄在50~82岁,全部病例均符合WHO制定的冠心病心肌梗塞的诊断标准.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15人,其中男10例,女5例;麝香保心丸组15人,男11例,女4例.本资料中无房室传导阻滞病例.……  相似文献   

18.
罗伯特·芬奇戈特(1916~),路易斯·伊格纳罗(1941~) 1870年,硝化甘油炸药首次应用于心绞痛的治疗,这种炸药甚至开给其发明者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治疗他的心脏病。直到  相似文献   

19.
丹参多酚酸盐及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是由中药丹参经提取精制的多酚酸盐类化合物制备而成.经大量临床前药理学研究及多中心临床试验,证明是一个安全、高效、质量稳定、可控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2005年5月25日,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丹参多酚酸盐及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新药注册申请获得了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相关技术获中国专利和美国专利的授权,是一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化中药新药.本文主要介绍丹参多酚酸盐及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研制背景、意义和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56~2004年长江源区水文和气象台站观测的流量、气温、降水资料,用气候诊断方法分析了该地区径流量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以及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近50年来长江源区月平均最大、最小流量和雨季、年流量均呈减小的趋势,20世纪60和80年代的单峰峰值出现在7月,70年代、90年代的单峰峰值出现在8月,近14年直门达水文站年径流共减少了96亿m3。雨季平均流量的距平基本经历了一个“正~负~正~负”的历史变化过程,雨季和过渡季节降水量、季节积雪融水量和高山冰雪融水量的总量呈下降趋势。前期6~9月(10月)降水量和平均气温(以及流量)因子基本能模拟出后期10月(11月~翌年4月)流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