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谁的影子     
在城市的中间有一个广场。有一个影子停在那个广场的中间,两个孩子恰巧路过那里。有一个孩子说:“这个是什么的影子呢?”另一个孩子歪着头说:“呀,什么的影子呢?”随后.两个人走了。  相似文献   

2.
备两套同样的玩具,让两个孩子各拿一套玩具,分别坐在桌子的两端,桌子中间放一件能遮住两个孩子视线的物体。教师叫一个孩子随手把玩具组合成一种图案,并把这图案的组合形式告诉另一个孩子。然后教师叫另一个孩子把玩具组合成同样的图案,如果弄不懂,可以向对方提问。等他组合好了,才移开中间遮视线的物体。如果两  相似文献   

3.
一群孩子在学校的组织下,参观一个摄影展。 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一个孩子坐在轮椅上,玩弄着自己的指甲。别的孩子都可以自由自在地走来走去,而他却不行,走哪儿都要摇着轮椅,他实在不想这样挤到同学们中间去。  相似文献   

4.
一个清风徐徐的傍晚,一个可爱的孩子让我停住了匆匆的脚步。孩子撅着小屁股,用小石块和沙子给一棵长在路中间的蔫巴巴的灰灰菜搭了一个小棚子。完成了自己的杰作后,孩子开心地笑  相似文献   

5.
经常听到一些结了婚的先生抱怨:自从有了孩子,妻子的眼中就只看得见孩子,自己在她的眼中和心中越来越没有位置。每听到这些的时候,我就想起日本青少年研究所所长千石保先生讲的一个精彩典故:中国的父母和孩子睡在一张床上的时候,往往会睡成一个“川”字形,就是父母睡在两边,孩子睡在中间。他要说的不是一个简单的睡觉习惯问题,而是这一习惯里蕴含的观念。一对夫妻有了孩子,这个孩子好像就插在了这对夫妻的中间,夫妻关系让位于亲子关系。表面看来这是我们重视孩子,疼爱孩子。但是看完了这期的话题,也许您对这个问题会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真实发生在我们的孩子中间的生活故事。 前年初冬,北方早早就下起了雪。即使是今天的孩子依然十分喜欢漫天大雪,因为大雪给孩子带来打雪仗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平常心     
我有三个孩子。我作为母亲清楚地记得他们出生时的情况,也比较清楚地记得他们幼小时学说话、学走路、玩耍的情形。再就是清楚地记得他们一个个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情景。中间那一大段,他们怎么长大,在我的记忆中是模糊的。像一部电影,写完幼年时代,略过中间,一下子闪进青年时代。而要写‘二教子有方”正是要写略过的中间那段。中间那段为什么会在记忆中略过了‘!细想起来,是因为我一直白天忙工作,晚上还想写作。早上一睁开眼想的是学校里的学生,是学生教育工作。晚上睡觉前,想的是儿童文学中孩子形象.而自己的孩子呢?在头…  相似文献   

8.
蒋静雅 《江西教育》2004,(19):30-30
我是一个独立的自我。我幸福地生活在一群孩子中间,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这就是我期待的小小的成功。小小的成功源自学生、教师和自我之间角色意识的巧妙变换。把自己当成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进入童年这个神秘之宫的大门,老师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孩子。就是怀揣一种孩子的心态,保持一种孩子的体验,自然地融入学生中间,跟学生一起笑,一起闹,一起乐,一起恼。春天,一起远足,捉蝴蝶、逮蚂蚱;课外一起游戏,丢沙包、贴烧饼。活动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我是孩子!”的真实的内心体验,从而令人萌发出一种源自内心,付之行动的强烈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9.
成长树是为了确定加入少先队的孩子而准备的。为了让孩子有努力的目标,我们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画了一棵大树,命名为“成长树”。如果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现比较突出,他将会拥有一个用彩色卡纸剪成的水果,并且可以把自己的小照片贴到果子中间,然后把这个果子贴在“成长树“上。每个孩子都很努力,希望自己的果子能早一天结在成长树上。  相似文献   

10.
初接新班,孩子们像一群小鸟一样围在我的周围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诉说着生活给予他们的种种感受。尽管我总是利用尽量多的时间生活在孩子们中间,但还是很难满足他们被聆听的需求,又很难个性化地体谅到每一个孩子。于是,我利用每天课外活动的时间,排出聊天表,每天和一个孩子聊天  相似文献   

11.
首先,蒙氏活动自主选择、个别工作的方式使“中间型”孩子的自信心增强了。以往集体教育模式中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操作练习,总是由那些能干的孩子唱主角,长此以往,“中间型”孩子因为得不到表现机会而变得沉默、退缩,自信心受损。在蒙氏活动中,每个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大大提高了孩子成功的机会,并在品尝成功的喜悦中增强了自信心。其次,蒙氏活动让各有所长的孩子有机会表现自己。蒙氏活动中丰富的操作材料给有不同兴趣的孩子提供了展现自己的舞台。如,宁宁对地图拼板特感兴趣,第一个完成了复杂的中国地图拼版工作;熠熠对拼搭房子情有独  相似文献   

12.
纪律与自由     
张欢 《今日教育》2007,(6):18-18
在一次观摩活动中,老师让孩子们分组观察水中漂浮的物体。其中,有一组孩子围成一圈有说有笑地看着中间的水盆,盆中漂浮着一些玩具。这时一个孩子独自一人站在圈外,脚尖踮了又踮,脖子伸了又伸,不难看出他对盆中的东西充满了好奇。  相似文献   

13.
目的1.训练孩子手部和腿部的大肌肉群,提高动作协调的能力,促进运动神经发展。2.鼓励孩子大胆穿行物体,体会爬行带来的乐趣。准备废旧纸板箱2~3个、宽胶带纸、毛毯、毛绒玩具等。玩法1.将纸板箱去除底盖部分,用宽胶带纸将首尾相连的纸箱固定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隧道”,将这个“隧道”放在屋子中间。2.在“隧道”里面的底部垫上一条毛毯,把孩子喜欢的毛绒玩具放在隧道中间设置成简单的障碍(同时引起孩子的兴趣)。3.父母在“隧道”的一个出口向“隧道”另一头的宝宝呼唤,让他循声爬向你(假如宝宝有些不愿爬动,可以用一个玩具引…  相似文献   

14.
经常可以看从作品中到大同小异的太阳 作为少儿美术老师,从孩子们完成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一张画中不是左边一个太阳就是右边一个太阳,或者中间一个太阳,这些太阳都是大同小异的,没有什么创新,同时也不是画面构图的需要。这是小学低年级孩子和幼儿园孩子的美术作品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鹰的启示     
有这样一个画面: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饭,父母把鱼头给了年逾古稀的爷爷,把鱼尾给了年过花甲的奶奶,把味美的中间一段分给了孩子。对于这对父母的做法,我不敢苟同。也许很多家长认为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就是爱孩子;可我觉得如果家长们只一味地让孩子养尊处优,而不注重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给孩子多方面的锻炼和教育,这并不是真正的爱孩子,而是害孩子。  相似文献   

16.
月亮看见了     
“昨天,”月亮对我说,“我路过了一个小小的农家院子,院子由四周的房屋组成,中间的空地上有一只母鸡和她十一个孩子。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在它们周围兴奋地来回跑着跳着。  相似文献   

17.
范菊香 《教育文汇》2014,(12):22-22
这天,数学老师要在我班上一节公开课。我想,一年级的孩子自控能力不强,有的孩子看到很多老师来听课会“人来疯”。为了镇住可能添乱的孩子,我便坐到教室的中间位置听课。  相似文献   

18.
只见一个瘦小的男孩站在他们身后,身上穿着一件颜色很俗且不合身的衣服,看上去明显是别人淘汰下来的旧衣服,他站在三个穿着运动装的城里孩子中间很是显眼。  相似文献   

19.
寄语     
正孩子是家庭的天使,带着快乐与希望降临人间。作为父母,我们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批亲密朋友。从他来到我们中间,我们就开把他当做一个重要成员,和他一起欢笑和痛苦,重温生命成长的奇迹。当孩子长大时,他开始向我们表达他的意愿、他的喜厌。我们要把孩子当做我们的朋友,一起面对每一天。作为家长老师,要接纳他的成长,不把孩子供奉在掌心之  相似文献   

20.
英国,有一座威廉皇家学院,在那里读书的大多是一些有钱人家的子弟。他们一个个衣冠楚楚,神气十足,总是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在他们之中,有一个穿着很普通的孩子,他在一群贵族子弟中间十分显眼。他就是威廉·亨利·布拉格。布拉格出身于英国坎伯利的一个贫苦家庭,父母都没有上过什么学,但他们都深知知识的重要性,他们不愿意让孩子也像自己一样没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