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曦 《东南传播》2014,(4):18-20
2012年黎智英有意要退出台湾传媒业,但是此事引发了"反媒体垄断运动"并遭到台湾各界的批评和街头抗议,使该计划在最后告吹,壹传媒在2013年3月表示"壹传媒将在台湾正常运营"。自2003年5月2日创刊起,黎智英的台湾《苹果日报》进驻台湾已经十余年了,这十余年台湾《苹果日报》给台湾的媒体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对台湾的报业生态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本文通过对台湾报业的发展状况进行梳理,从而对台湾《苹果日报》这十年来给台湾报业带来的"苹果化"现象进行阐述,旨在讨论台湾报业自台湾《苹果日报》到来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1894年11月,孙中山联系了许多进步华人在美国檀香山创立了兴中会,立志复兴中华。当时,台湾正被日本人占领。为了达到长期占领台湾的目的,日本人对到台湾的中国大陆人控制极严。孙中山深知,欲振兴中华,必先收复台湾。因此,孙中山想在台湾秘密建立一个兴中会的台湾分会。1897年9月,孙中山决定先派陈少白秘密去台湾探听虚实,为建立兴中会台湾分会做准备。  相似文献   

3.
台湾一直是香港人旅游的首选地之一,许多著名的景点都已经留下了香港游客的足迹。看过了台湾的风景名胜,香港人到台湾还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台港经济文化合作策进会日前就连同台湾和香港的四家独立出版社为香港游客策划推出了一本全新的赴台旅游指南——《走台步》杂志,让香港游客发现不一样的台湾,体会不一样的台湾文化。  相似文献   

4.
台湾一直是香港人旅游的首选地之一,许多著名的景点都已经留下了香港游客的足迹。看过了台湾的风景名胜,香港人到台湾还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台港经济文化合作策进会日前就连同台湾和香港的四家独立出版社为香港游客策划推出了一本全新的赴台旅游指南——《走台步》杂志,让香港游客发现不一样的台湾,体会不一样的台湾文化。  相似文献   

5.
电视政论节目是近年来台湾最强势的媒介形式。本文立足政治文化与大众传媒互动框架理论对台湾60多年历史进行长时段观察,发现台湾社论、政治广告和政论节目等媒介形式其不同的强盛时期,分别与威权主义政治文化、启蒙主义政治文化与"群粹主义"政治文化一一对应。台湾政治文化的世俗化,催生了台湾政论节目,推进了台湾媒介形式的嬗变,也带来台湾媒介政治话语主体的结构性转变。  相似文献   

6.
鲍平 《新闻实践》2013,(8):79-81
应台湾中华多媒体广播事业协会的邀请,浙江电台交通之声日前对台湾部分广播机构进行了考察。 一、台湾广播的基本现状及总体观感 台湾广播市场竞争激烈。台湾陆地面积3.5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浙江的1/2,约2500万。台湾现有合法营业执照的广播172家。  相似文献   

7.
叶凤琴 《新闻窗》2008,(5):111-113
应该说,台湾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奇迹、70年代的媒体解严开放、80年代的广告多元时代、90年代科技媒体的汇流……,经济发展、媒体演进与广告投资三者间的互动关系,都在台湾广告的成长过程当中影响了台湾社会变迁,台湾广告的发展是台湾社会变迁的晴雨表。从这一意义上说,我们对台湾广告业和广告传播的研究,就必然要把台湾广告发展和台湾的社会变迁联系在一起进行思考,才能充分并且深刻地领略台湾广告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相似文献   

8.
台湾家谱文献的收藏、特点、体例及研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台湾家谱的收藏情况,分析了台湾家谱的时代特点,姓氏特点与宗亲会的关系,比较了台湾新旧家谱的不同体例,指出了研究台湾家谱的意义,认为台湾家谱反映了中国人民开垦台湾的历史,反映了台湾人口变化和迁移,社区聚落的演变,与大陆的血缘关系以及台湾的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9.
正揭示台湾名人命运折射台湾当代文化《叩开台湾名人之门》作者:叶永烈定价:49元书号:9787313113481 2014年7月出版本书是"叶永烈看世界"系列丛书之一。作者曾经七次前往台湾,访遍台湾名人故居。作者历数邓丽君、三毛、阎锡山、白崇禧、张学良、何应钦、胡适、于右任、张大千、林语堂、梁实秋以及蒋介石、蒋经国在台湾的最后日子,深层次揭示了台湾名人的命运,从而深刻折射出台湾的当代史和当代文化。  相似文献   

10.
台湾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鹏 《现代传播》2004,(3):87-89
本文通过对台湾一部分设有新闻传播本科和研究所的高等院校的考察 ,对台湾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与发展进行了梳理 ,对台湾新闻传播教育的现状与特点进行了概括 ,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台湾新闻传播教育在发展中存在的困扰。  相似文献   

11.
台湾见闻     
我六哥已在台湾居住了六十多年.他是国民党部队一位退伍的老兵。今年已有82岁,体弱多病,行走不便。因此,我向公安部门申请,办好入境台湾手续,于今年九月中旬,前往台湾看望六哥,在台湾住了十多天,观看台湾之现状感慨甚多,现将所见所闻之事,纪实如下:  相似文献   

12.
港澳台之窗     
台湾正式废止出版法 1月11日上午,台湾“立法院”在无疑义的情况下,一致通过了《出版法》废止案。台湾出版法至此寿终正寝。 为使读者进一步了解台湾废止出版法的有关情况,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一位研究台湾出版业的专家。 问:台湾为何要废止出版法?  相似文献   

13.
何绵山先生撰写的《闽台文化探略》,已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此书进一步开拓了闽台文化研究的领域,高度浓缩了闽台文化精华,对闽台文化的各自特点做了可贵的探索。全书分为上、下篇,上篇为“福建篇”,下篇为“台湾篇”。“福建篇”内容包括福建的自然地理与历史文化、近代教会学校与福建女性、研究保护妈祖文化的意义、福建的书院教育、福建的金石、福建的古代书画等。“台湾篇”内容包括台湾的自然与历史、台湾文化的多元性、台湾当代佛教、台湾民俗活动的频繁性、台湾民俗博物馆、台湾的美术等。作者对闽台文化的诸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评析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裴理 《大观周刊》2012,(31):26-26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在元、明时期,中央政府就在澎湖设置巡检司,并驻兵设防。明朝天启元年(1621),台湾被荷兰殖民者侵占,后被郑成功收回。1683年,清王朝统一了台湾。郑氏集团对台湾经营了二十余年,先后经历了抗清复明、收复台湾、三藩助叛、偏安顽抗等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台湾郑氏集团与清王朝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性质也由反抗外族侵略的正义性逐渐转到了成为地方割据、阻碍国家统一的性质上来。  相似文献   

15.
为推进海峡两岸档案事业合作与发展,2014年6月10日至17日江苏省档案学会考察团一行4人,由江苏省档案局局长谢波带队,赴台湾进行学习考察. 考察团先后参访了台北、台中、高雄、台东等城市,对台湾档案管理局、台北市内湖区户政事务所户籍档案室、台湾文献馆、台湾电影资料馆、台湾营建研究院以及孙中山纪念馆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与台湾同行亲切座谈.  相似文献   

16.
日本据台时期,厦门佛教界与台湾佛教界互动频繁,如:厦门僧人前往台湾弘法布教,台湾僧人前往厦门活动到厦门闽南佛学院就读,同时,台湾佛教刊物发表了大量有关厦门佛教的文章和信息。厦台两地佛教界的交流与互动,对于台湾僧人素质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密切了厦台僧侣的关系,加深了厦台的佛教亲缘。  相似文献   

17.
《出版参考》2012,(19):42
正台湾数字出版联盟6月30日发表"台湾数字阅读行为调查研究",研究显示,台湾商业理财与文学小说并列最受欢迎的电子书,逾九成读者,每次读电子书的时间超过十五分钟,而非只利用零碎时间阅读。台湾数字出版联盟理事长何飞鹏指出,台湾卖出逾百万台iPad,创造出了新的电子书市场,电子书已到了快速增长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18.
《出版参考》2010,(14):36-36
近几年大陆小说在台湾的市场逐渐扩大,成了消费者在本土小说及翻译小说外的新选择,其中又以台湾缺少的盗墓、考古题材的小说最受欢迎,新颖独特的题材成了台湾出版社引进的重点,未来台湾也希望多与大陆出版社交流。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翻开书,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台湾味道,有日月潭、阿里山、太鲁阁的绝美风景,也有充满了时尚和创意的潮流商圈,更爱的是那充满了台湾风情的各色小吃。这本《台湾自助游》,几乎包含了到台湾吃喝玩乐的所有信息,日前已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20.
今年上半年,笔者作为一名新闻传播专业的交换生在台湾呆了半年。在这半年期间,笔者进入台湾媒体实习,了解了台湾媒体现状以及台湾新闻学子的实习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