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庞新梁 《当代传播》2001,(3):48-48,47
谈到报业媒体的人事管理和经营人才选拔的话题,我便想起了我的湖南老乡、清朝中兴名臣曾国藩,他在这方面的“独到之处”,的确值得后人借鉴。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曾国藩无疑是最有影响和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清史稿·曾国藩传》称他为“汉之诸葛亮,唐之裴度,明之王守仁”,“中兴以来,一人而已”。曾国藩在政治、军事、文学、教育诸方面多有建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曾国藩具有敏锐的人才眼光和强烈的人才意识。他认为:“人才有转移之道”,“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战胜攻取,仍在人不在器”。所以他说:“今日所当讲求,尤在…  相似文献   

2.
“曾国藩档案思想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由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立项,该院刘金元副研究馆员主持,王恬波、王泉初、刘胜初等专家合作,展开了专门研究。其在全国档案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曾国藩重视档案的思想及其根源》、《从曾国藩家府藏书看其档案思想及其影响》和《论曾国藩档案收藏的历史性文献》等文章,引起了诸多学者的高度关注,在档案界产生了广泛影响。曾国藩是湖南省双峰县人,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近年来,国内外掀起了一股曾国藩研究热。有如一石激起千重浪,学术界有关对曾氏的政治、军事、人才、科技、经济等思想的研究,在海…  相似文献   

3.
<正>唐浩明先生的《曾国藩》将曾国藩一生做人做事做官的经历进行了全面深入细致的描写,栩栩如生地为我们刻画了晚清一代名臣形象。其中对曾国藩的用人之术刻画得尤为深入,对读者启示颇多,也为今天的领导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一、人才第一的人力资源之观曾国藩特别讲究人才的重要性,他认  相似文献   

4.
论现代图书馆人性化激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人性化激励是世界图书馆发展趋势,我国图书馆界与国际图书馆接轨,必须加强图书馆人的管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其工作特点都需要实行人性化激励。人性化激励是对馆员身心健康的重视,是尊重人才、信任人才、调动人才的一种新的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5.
巩淑芳 《兰台世界》2012,(22):41-42
曾国藩(1811—1872),"清代三杰"之一,头戴"中兴名臣"的桂冠。他23岁考取秀才,28岁中进士,留京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最后升至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为"文正"。曾国藩的思想和智慧,对几代中国人都产生了影响。梁启超对曾氏倾心推崇,在《曾文正公嘉言钞序》中写道:"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1]序2曾国藩一生从政、治军,收藏是他的最  相似文献   

6.
新书推荐站     
《左手胡雪岩右手曾国藩》王傅雷/著定价:29.80元哈尔滨出版社2009年3月本书上篇《左手胡雪岩》力求从胡雪岩做人心眼、做事心计、交际手腕、人才策略、经商秘诀、"政治智慧"六个视角入手,结合具体事例,揭示胡雪岩富可敌国的奥妙;下篇《右手曾国藩》力求从曾国藩的修身智  相似文献   

7.
"得人才者得天下",已经成为古往今来成大事者的不二法门。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开国皇帝刘邦,平定天下之初,便唱出著名歌辞《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汉高祖刘邦,在其开国征战史上,演绎过许多人才故事,诸如"韩信拜将""韩信点兵""萧何月下追韩信"等等。一部楚汉征战史,几乎就是一部人才争夺和人才制胜的历史。人才对于出版企业的重要性,更不必赘言。出版业是内容产业,内容产业的第一资源就是人  相似文献   

8.
正被称为晚清一代名臣的曾国藩,担任两江总督期间,对两淮盐务进行了整顿。在淮北,他停止饷盐,裁减厘卡,大力推行票盐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对淮南盐务的整顿,则体现了其"寓纲法于票盐"的思想,希冀规复淮南引地,从而增加盐税收入。曾国藩晚年曾数次来扬州。据《清宫扬州御档》相关记载和分析推断,位于今康山街20号的曾公祠,就是当年两淮盐商集资建造——为了祭祀曾国藩,由刚建好一年的盐宗庙改建而成的。曾国藩,字伯函,号涤生。1811年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地主  相似文献   

9.
曾国藩被称之为"千古完人"等,在近代历史上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曾国藩之所以成为影响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人物,取得政治、军事方面的诸多成就,和其拥有良好的修身道德品质具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建设,必须重视"人"这个最根本的因素.尊重人才、用好人才是图书馆管理的根本问题.运用系统思想分析图书馆的管理活动,就是将其看成管理者、被管理者和管理环境诸多要素组成的系统.系统的生命力在于不只具备各子系统原有的功能,而且还会通过有效的框架组合创造出新的功能.而这些都要有"人",需要管理者协调人们去实施.  相似文献   

11.
曾国藩被称之为“千古完人”等,在近代历史上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曾国藩之所以成为影响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人物,取得政治、军事方面的诸多成就,和其拥有良好的修身道德品质具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2.
裴喜英 《出版广角》2021,(10):80-82
当前,我国古籍出版仍面临许多问题,如古籍受众较窄、经济效益较差、图书流通版本内容质量良莠不齐等.而岳麓书社根据曾国藩所留文本编纂而成的《曾国藩全集》在如今的图书市场却依然畅销,在大众层面具有深远的影响.文章从我国古籍出版的发展现状出发,以岳麓书社《曾国藩全集》的成功出版为例,对古籍出版的转型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改革,大力培养各类人才,加快人才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4.
《一个被放弃的选择:梁启超调适思想之研究》黄克武著,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大陆简体版已于2006年由新星出版社推出近代中国对同时代读书人影响最大,所谓开一代风气者有三人,即曾国藩、梁启超和胡适。古有所谓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说。在杜佑看来,立德目标太高,常人难以企及;而“立功遂行当代”,“立言见志后学”。从旧的传统立场看,曾国藩或许兼具三不朽(唯因杀人太多而德终有亏)。论事功,三人呈递减之势,除个人的因素外,也提示出时代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曾国藩军事伦理思想在我国军事思想上占有一席之地,是近代军事思想的闪光点。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曾国藩军事伦理思想中以利国利民为核心的军人价值观、以"勤恕廉明"为纲领的将帅武德,以期望能对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王雪 《陕西档案》2014,(6):58-58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他的著作和思想影响深远。曾国藩所著所言,大多源自四书五经、经史杂说等各类典藉,《吃透曾国藩》则化繁为简,只选取曾国藩格言中200句经典,以专著理论为基础,以各家学说为延伸,加以独有的观点,让读者看到一个不同的曾氏理论。  相似文献   

17.
人们都知道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可很少有人知道孙中山对于语法也有极为高深的造诣。孙中山在《行易知难(心理建设)》一文中,讲过曾国藩的一个故事:“如曾国藩者,晚清之宿学文豪也,彼之与人论文,有‘春风风人,夏雨雨人,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入其门而无人门焉者,入其闺而无人闺焉者’。”这里的“风风”、“雨雨”、“衣衣”、“食食”、“门门”、“闺闺”,都是叠用字,对于这些叠用字在句子中的词性、作用,这位大名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鸦片战争打开国门,基督教会陆续派人来华传教,这与向来信奉佛教、道教的中国人产生抵触,影响最大的当推发生于同治九年(1870)的天津教案,此案令晚清重臣曾国藩名誉受损。长期以来我们接受这样的教育——西方传教士到中国传播"福音"是一种文化侵略,在这样的语境下往往全盘否定基督教会的有益作为。然而考查历史不难发现,教会与当  相似文献   

19.
研究所承担了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与新闻出版总署的"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的主题讲坛工作.最近一次邀请的嘉宾是湘人唐浩明先生也.唐是如今国内外研究曾国藩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20.
作为清末"中兴名臣"之首的曾国藩,不仅是当时的名臣和政治家,还是个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曾国藩家书》一直作为家教范本在流传,曾国藩的家教使得他的后人都成为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