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实际上在档案信息资源的构建,特别是数字档案资源的构建过程中已经直接影响了后期的开发利用效果,因此我们必须全面审视档案资源的整个管理过程,只有档案管理人员从档案信息资源的构建、信息资源的开发、信息资源的提供利用各个方面及管理过程入手,以现代管理理论及信息技术为依托,以创新思维来辨析其本质才能做好航空企事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吴亮芳 《传媒》2016,(4):84-86
数字出版内容资源开发过程模式着重于描述开发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抽象关系,为内容资源的有效开发提供参考性的指导方略.本文通过分析数字出版内容资源开发过程的具体环节、主体范围及内容资源的变化情况,构建了其开发过程模式.  相似文献   

3.
利用数字化资源能大大提高古籍整理效率。笔者在整理北宋文彦博的作品集《文潞公集》的过程中,在版本考证、辑佚、校勘、注释四个方面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提高了古籍整理的效率和精确度。并就利用数字化资源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学界对文化资源及产业资源的研究不断深入,本文立足中国文化资源转换率偏低的现实背景,从必要性、基本要求、转化条件、过程及意义等方面,对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资源转化的问题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在研究转化过程中,构建了相关流程图,从四个阶段切入,详细说明了转化步骤,旨在为实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从信息流程这一视角出发,简要探讨了数字图书馆的构建过程,即信息资源采集、信息资源存储、信息资源组织以及信息资源服务,最后提出了一个数字图书馆的简单结构体系图.  相似文献   

6.
李彦丽 《图书馆学刊》2010,32(1):60-61,82
分析了山西省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的现状,指出了特色资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进一步加强特色资源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阐释了档案用户与档案信息资源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档案用户信息采纳行为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认为档案用户在档案信息的查找和利用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接受档案机构提供的档案资源,而是档案用户主动、有目的地分析、评价、选择、接受和利用档案信息的过程,这一过程缘起于档案用户的档案需求,并且这一过程受到档案用户方面的档案意识、知识结构与认知能力以及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服务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数字视频资源自主建设,不仅要在资源的题材、内容、艺术形式上下功夫,也要重视资源建设过程中各环节技术问题的处理,并对资源实施有序、合理、安全地管理.本文结合南京图书馆视频资源自主建设的实践,论述了图书馆数字视频资源自主建设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张丽霞  吕芳 《图书馆学刊》2011,33(3):41-42,50
为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对沿用几十年的图书分类法进行了转换,即由《科图法》向《中图法》转换。反思其转换过程,有助于图书馆资源建设。从两个层面、多个角度阐明分类法转换工作是一个资源整合、资源研究、资源评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开放性资源具有免费获取、无版权问题及可信度高等特点,是在线信息素质教育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文章概述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中开放性资源的定义、采集的必要性和采集的原则,从开放式课程资源、信息意识教育资源、信息能力教育资源、信息能力评价标准资源四个方面重点介绍了开放性资源的采集途径,并且对采集过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科学标本资源是科技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标本资源分为八大类:植物种质资源、动物种质资源、微 生物菌种资源、人类遗传资源、生物标本资源、岩矿化石标本资源、实验材料资源及标准物质。本文在国家科技资源 共享平台建设和科技基础性工作项目数据汇交过程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研究科学标本的汇交要素、基础性资料元 数据标准,以及标本资源在名称标识、归类编码、原产地、来源、特征特性、图像、保存收藏信息、共享信息等8个方 面的共性描述规范。进一步以“中国古人类遗址”为例,通过数据表设计、原始数据分析与导入、元数据编写和数据文 档整理对标本数据进行整编,并探讨了标本数据库的应用前景,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执行过程中产生科学标本资源的 汇交、数据集成与共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商务印书馆历史出版资源--<东方杂志>的数字出版实践为例,分析了变历史出版资源为数字出版产品的整个过程,包括设计、开发、实施等,探索历史出版资源的数字出版及应用,寻找历史出版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模式.  相似文献   

13.
界定了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及其配置模式的概念,分析了数字信息资源在图书馆中的地位和配置过程,以及当前数字信息资源配置研究现状,指出了数字信息资源在高校图书馆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效益分析的实证中归纳和提出了数字信息资源的两种配置模式,并对其模式的不足提出几种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制定一个完整、独立的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规范离不开对其进行系统性研究。从信息资源建设各业务环节、信息资源建设工作与公共图书馆要素之间、信息资源建设工作与用户服务、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规范与图书馆其他规范四个方面阐述了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规范的系统性,并分析了在制定规范过程中所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网络和文献信息资源的比较及其微观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载体形式、存储技术及运动过程等方面比较了网络和文献信息资源的不同特征,分析了两类信息资源联系和转化的条件,提出了两类信息资源在网络环境下微观配置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文章在论述高校数字资源概念和优势的基础上,阐述了高校数字资源建设现状,分析了高校数字资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探讨了高校数字资源建设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数字资源质量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文章阐述了信息资源数字化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分析了影响和制约数字资源质量的各种相关因素,讨论了数字资源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提出通过建立质量控制机制、规范建设标准、提高人员素质、加快技术方法研究等措施,有效控制数字资源质量,营造绿色数字化信息环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分析现有数字档案资源检索问题的基础上,从档案资源收集、整合以及用户体验等角度探讨了数字档案资源跨媒体语义检索的现实意义,进而根据Linked Data和多媒体检索技术,从理论上设计了数字档案资源跨媒体语义检索实现功能框架和过程框架,最后对数字档案资源跨媒体语义检索实现所涉及的理论与技术创新、标准完善与执行、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多媒体档案资源建设等关键问题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贾琼  王萍 《图书情报工作》2021,65(10):105-112
[目的/意义] 应用关联数据技术进行历史档案资源聚合,以发掘资源数据的潜在关联,发现新知识并实现价值增值,进而优化知识服务。[方法/过程] 梳理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和聚合的相关研究,从资源聚合的目标、原则、流程和层级关系等方面构建历史档案资源聚合框架,并采用"经史子集"实例分析资源聚合过程。[结果/结论] 构建了关联数据视角下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理论指导框架和检索服务平台,为历史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从理论到实践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0.
信息资源构建与管理是实施信息网格应用的重要基础,如何组织网格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并对其进行管理,实现信息资源的分布式存储、有效集成与透明访问,是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网络、数字图书馆和数据网格的信息资源构建与管理机制,探讨了信息网格信息资源构建与管理机制.信息网格资源的分布、异构、海量、自治特性,决定了信息网格信息资源建设必然采用分布式的资源节点构建异构信息资源集成机制.资源构建包括资源节点的构建,描述信息资源的元数据的构建,以及部署和操作元数据的Web服务资源的构建.根据这个机制,文章介绍了数字图书馆信息网格信息资源的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