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楚辞》异文零句之蒐集、考校,代不乏人。宋洪兴祖《楚辞补注》(简称《洪补》,中华书局标点本)所征异文,皆唐宋以前《楚辞》版本所存者,至为珍贵;朱熹《楚辞集注》(简称《朱注》,上海古籍社标点本)、钱杲之《离骚集传》(简称《钱传》,上海文瑞楼据光绪三十年南陵徐昌景抚宋本重雕本印行)所存异文,虽多出《洪补》,间有增益,盖亦出自唐宋以前版本而为洪氏所遗者。迨至民初,刘师培氏作《楚辞考异》十七卷(简称《考异》,收于《刘申叔遗书》),广征唐宋以前类书、字书及注疏等所存《楚辞》零句异文,可谓宏且博矣,虽有粗疏之处,而草创之功不可没。姜亮夫《重订屈原赋校注》(简称姜校,此书初版于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重订本1987年为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亦杂征唐宋以前典籍所存《楚辞》零句异文,然悉与《考异》同,盖转录《考异》而未见任何说明,且刘误姜亦误;间有少许增益之事,亦无甚特色。唯姜校又执《文选》六  相似文献   

2.
明代汪瑗撰写《楚辞集解》作为重要的《楚辞》注本之一,对后世楚辞学研究产生很大的影响。考察汪瑗撰写《楚辞集解》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楚辞集注》之不满;二是无失扶抑邪正之意;三是悼念不得志者;四是发前人之所未发。本文试阐述之。  相似文献   

3.
钟嵘《诗品》的版本是研究者一直都关心的问题,经前辈学者不断搜寻、研究积累,至曹旭先生《诗品集注》、《诗品研究》(1994年、1998年分别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下称曹著《集注》、《研  相似文献   

4.
王清原 《图书馆学刊》2006,28(5):F0002-F0002
1989年辽宁省图书馆古籍部在整理没有编目的线装书时,发现一部完整无缺的宋德佑刻本《春秋集注》。该书十一卷,纲领一卷,宋张洽撰。为宋德佑元年(1275)华亭义塾刻本。其书凡八册十二卷,《集注》十一卷,《纲领》一卷。  相似文献   

5.
《楚辞学文库》终于问世了!青灯黄卷,油墨飘香,令我逸兴遄飞,感慨万千。《楚辞学文库》凡四卷,822万字,2002年10月由湖北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在此之前,只有马茂元先生领衔主编的《楚辞研究集成》(以下简称《集成》)五卷。关于  相似文献   

6.
范浚(1102-1151),字茂明,世称香溪先生,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人。他是两宋之交一位独特的儒者和文学家,《宋元学案》视其学"别为一家",明代王祎称其文"自成一家之言"(《王忠文集》卷五《宋景濂文集序》)。他为世人留下了二十二卷的《香溪集》,朱熹取其《心箴》入所纂《孟子集注》,范浚由是知名。《香溪集》的版本流传本来并不复杂,但由于序跋多少不一  相似文献   

7.
朱熹与出版     
曹之 《出版史料》2002,(4):111-114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历任泉州同安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阁修撰等职,有《四书集注》、《楚辞集注》、《诗集传》、《近思录》等著作八十余种。朱熹不仅是宋代著名学者,而且是一位著名的出版家。他刻过“四经”(即《周易》、《尚书》、《诗经》和  相似文献   

8.
何泽棠 《图书馆论坛》2006,26(3):285-288
通过孤本《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现存四卷与通行苏诗百家注的对比,总结以赵次公为代表的早期苏诗注家在总结用典之法、释词、阐释诗意及评论等方面的成就,揭示《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磊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19(2):78-80,68
对西汉至清代研究《楚辞》的重要论著及版本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0.
中华书局本《四书集注》点校精良,为30年来学界权威流行之读本,然其中亦有一二疏漏处,实为各家点校本之通病.本文拟以中华点校本为中心,就该书引文句读、行文句读、人名误漏、校勘疏忽、分节不当诸方面提出30余则疑问,以就教于方家.盖诠解《四书》,虽本无定则,然《集注》之点校,实应以忠实朱子原意为准的,故须参照朱子思想及《语类》等相关论述.至于版本校勘,更须参照宋元以来《集注》注释之本,中华本于此二者似有所忽略.  相似文献   

11.
东汉末王逸所著《楚辞章句》一书,是我国第一次对《楚辞》进行全面系统注释的章句体论著,为后人准确解读《楚辞》作出了有益的尝试。该书在长时间的流传过程中,流布的方式与历史均较为复杂,本文首先将就其流布情况进行简要地分析论述,然后对王逸《章句》一书的流传版本系统情况加以介绍与说明。  相似文献   

12.
东汉末王逸所著《楚辞章句》一书,是我国第一次对《楚辞》进行全面系统注释的章句体论著,为后人准确解读《楚辞》作出了有益的尝试。该书在长时间的流传过程中,流布的方式与历史均较为复杂,本文首先将就其流布情况进行简要地分析论述,然后对王逸《章句》一书的流传版本系统情况加以介绍与说明。  相似文献   

13.
吴若本作为王洙本之后的重要南宋初杜集本,其编次应与王洙本旧次相同。而钱谦益《钱注杜诗》号称承袭吴若本而来,其实暗地里已依据宋人鲁訔编次与黄鹤系年,对吴若本原编次有极大改动,此为文献整理之大忌。《钱注杜诗》向称清人杜集注本的源头性"善本",考察其成书渊源,对衡量《钱注杜诗》版本的真正价值,对了解清人杜集注本对宋人杜集注本的承袭线索,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选集注》是传世唐写本中保存唐人《文选》注释最为完备的资料库,1856年由日本学者涩江全善、森立之《经籍访古志》一书率先著录,1908年前后董康赴日时据《经籍访古志》的记载进行寻访,尚得三十二卷。今本保存于日本数处,其中,金泽文库所藏最夥。其他尚有东洋文库、东京九条公、京都小川氏、佐佐木氏、里见氏等收藏处。今存《文选集注》为残卷,约二十余卷。唐钞《文选集注》是今存诸唐钞本《文选》中保存今已失传的《文选》旧注最多的一部唐写本,宋代刻本中已经消亡的陆善经注、《钞》、綦毋邃注等,在唐钞《文选集注》本均可见到。因此,唐钞《文  相似文献   

15.
宋陈善所撰《扪虱新话》,初名《窗间纪闻》,成书之初以抄本流传,之后迭经旧稿散佚、重新编撰等波折,使得其传世版本各异.在宋代,《扪虱新话》已有不分卷本、八卷本、十五卷本之别.现存版本从内容形式上可归纳为不分类本、分类本两种.本文拟对《扪虱新话》现存的几种版本进行考证,以辨其版本源流.  相似文献   

16.
现藏于日本国会图书馆的宋末元初刘辰翁《须溪校本陶渊明诗集》三卷,文字校勘内容似乎粗疏一点,分量上也少于陶诗评价内容,但对研究刘辰翁诗歌评点特点有较大的作用和意义。现藏于日本国立公文书馆的朝鲜刻本《陶渊明集》为后世陶渊明诗文集注集评本系列中的一种,为研究该系列中相关版本衍变关系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同时通过偏重陶集知识性问题的注解倾向,有助于思考明代李梦阳的复古文学观念。这两种国内不见的陶渊明集版本,提供了未曾见过的诸多文献信息,也是研究陶渊明作品在古代朝鲜、日本传播和接受的重要载体,具有较为重要的版本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清冯集梧注杜牧诗,收入裴延翰编定的《樊川文集》诗四卷、北宋人所编《外集》、《别集》各一卷,另从《全唐诗》等辑录为《樊川诗补遗》、《樊川集未收诗补录》,编为《樊川诗集注》(以下简称"冯注")六卷,并对其中少数篇章的写作时间作了考辨。今人缪钺撰《杜牧年谱》(以下简称"《年谱》"),进一步对杜牧诗歌作了编年和考订。但尚有若干篇目的系年仍未确定。兹对冯注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朱熹一生与书院的关系及对书院教育的重视。通过他对首刻《四书章句集注》,推进儒家学说传播,探讨了朱熹为丰富图书版本藏书建设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楚辞疏》的作者陆时雍,是明代末年思想比较深刻、有一定独立见解的学者和诗论家。他的《楚辞疏》论诗谈艺,多所会心,是明代楚辞学著作中有特色的注本。他的《诗镜》九十卷,也体现了一定的文学思想,是较优秀的诗歌选本;其《总论》对七子、公安派、竟陵派既有所批判,又能肯定其长处,加以吸收,从而提出以"真"、"情"、"韵"为基本要素的诗歌主张,反映了诗在内容、形式和表现上的特质,殊为难得。其《诗镜总论》丁福保收入《历代诗话续编》,复旦大学王运熙、顾易生先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伍《明代卷》(袁震宇、刘明今著)将陆时雍同谢肇淛一起列专节加以论述。该书《绪论》说:  相似文献   

20.
《王状元集百家注编年杜陵诗史》(简称“百家注”)是宋代杜甫诗集注本中最为重要的注本之一,它上承《门类增广十注杜诗》的旧注注文,下启“千家注”系列的主体格局,是追溯注家来源,考察注文消长的重要依据.今存“百家注”卷四至卷五间有缺叶补刻现象.本文对缺叶补刻所据之本进行了推测,并力图归纳“百家注”与《分门集注杜工部诗》(简称“分门注”)的注文关系,从而探讨今后“百家注”的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