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浓郁的气味     
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她外孙板儿也跟着进了大观园学校。  相似文献   

2.
徐雪华 《学语文》2013,(5):73-74
大观园里有许多动人的少女,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林黛玉和薛宝钗。一个是“天上掉下”的林妹妹,一个是“品格端方,容貌丰美”的宝姐姐,论容貌论学识,她俩平分秋色,各显风光。这时,一个似云朵般明净的少女走进了大观园,她的容貌诗才不在林薛之下,而她的豪情更是独步于大观园,她就是史湘云。  相似文献   

3.
林红玉是荣国府里大管家林之孝的女儿,她身份低微,受人歧视,是怡红院中的一个小丫头,但她敢于追求真挚爱情,形成了大观园中"痴女儿"的形象;她不甘心于自己卑微的命运,敢于和命运抗争,形成了所谓"眼空心大"的形象;她外貌精神与众不同,让大观园怡红院的主人为之惋叹;她时刻做好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准备,因此一但机缘到来就会"因际逢缘攀高枝"。就是这样一个平凡得让人极易忽略的小丫头,作者却给予她不平凡的使命,在《红楼梦》这部辉煌巨著中造就了大观园中群芳竞艳的一点"红"。  相似文献   

4.
《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文中刘姥姥以“闯入者”的身份来到大观园,察言观色、左右逢源。殊不知,她也成为大观园中人眼里的一道“风景”,在被审视中实现取悦他人的价值。这种“看与被看”视角的切换,使得刘姥姥与大观园及园中之人相互映照、彼此成就,留下一段令人唏嘘感叹的故事。本文从“看与被看”视角解读刘姥姥人物形象,引领学生管窥大观园中的人生百态。  相似文献   

5.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伴着哀怨的泣声,宝钗从大观园门口缓缓走来。金钗银饰足显她的富贵,脂粉却掩盖不了她眼角的皱纹。二十年如一日。往昔的青春容貌已不在,那微微闪现的白发便是最好的印证;往日热闹的大观园也是残败不堪,那满地的落  相似文献   

6.
莹莹是个特别敏感的女孩,平时没有什么人招惹她,她只是爱胡思乱想。春天风和日丽,和同学一起出去玩,看着漫山遍野的绿树鲜花,她想起了林黛玉。想着大观园里的落英缤纷,  相似文献   

7.
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见到的尽是稀罕事和稀罕物件,因为她老人家是乡下人,第一次走进这个钟鸣鼎食之家,所见所闻的一切都足以令她咋舌。但对大观园里的小姐丫环们来说,那些东西并没有什么新鲜,因为她们见惯不怪。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像大观园里的小姐丫环,因见的“世面”太多,在很多我们所熟知的事和物面前,也就表现得麻木和漠然。这固然有助于我们建立自信,但也因此失去很多乐趣。因为我们熟知的东西会因不断重复而变得索然无味,这就难怪日常生活在我们眼里总是单调而枯燥的。但是在文学世界里,读者往往就会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第48回中,初进大观园的香菱要学诗,宝钗说她“得陇望蜀”,不肯教她;而林黛玉却一口应允,说教便教,倒也像模像样。  相似文献   

9.
浓郁的气味     
刘姥姥进大观园时,她外孙板儿也跟着进了大观园学校。从乡下来到城里,板儿只高兴了一阵子便高兴不起来了。首先是同学们会笑话他的乡下口音。惜春问板儿:"你为什么把‘为什么’说成‘咋的’,把‘就是’说成‘揍是’?"  相似文献   

10.
<正>大观园里,薛宝钗大概13岁半,比贾宝玉大一点点,贾宝玉13岁,林黛玉12岁,史湘云也是12岁左右。更小的是惜春,小说开始时她只有八九岁。就是这样一群小男孩、小女孩住在大观园里。所以我觉得,大观园是一个青春王国。在传统的封建社会里,人是没有"青春"可言的。古代的中国人不像西方人那样有一个叫作"青春"的东西,比如希腊文化一开始就歌颂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中,可爱又可敬的贾府三小姐贾探春,通过"結海棠诗社"、"协理大观园"、"抄检大观园"以及最终远嫁和亲,成为一个永恒的艺术形象。她的才情、能力以及反击抗争,让我们钦佩和感动。一个鲜活而美丽的生命就永久地定格在了读者的心中。  相似文献   

12.
伴着哀怨的泣声,宝钗从大观园门口缓缓走来。金钗银饰足显她的富贵,脂粉却掩盖不了她眼角的皱纹、心中的憔悴。尽管逝者如斯夫,但她不该这样,我印象中的她怎么老成这么一副模样了? 当我阅读《红楼梦》时,我的心被薛宝钗这个角色填满了,上面的一幕不断地从我脑中闪过。这本不该是她的结局,这个动人的姑娘,若放在皇宫禁苑,她可以是位母仪天下的至尊女性;若下嫁了白衣秀士,她准能相夫教子,让他们出将入相……可惜了,她进入了大观园——很多人艳羡很多人无奈的地方。尽管如此,薛宝钗的人格魅力还是完全地层现了出来,并在不知不觉中对林黛玉的婚姻构成了威胁。但这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大观园里,才女不在少数。单就语言才华而言,王熙凤可算相当突出的一位。她的精彩表演很值得我们语教师思考。  相似文献   

14.
作者以同情和钦佩的心情,赞扬了在《红楼梦》大观园中备受压迫而又不断反抗的女奴——晴雯。她身为奴婢,但她有思想、有感情、有意志,从不听从主子的奴役、不任由主子的践踏,处处维护着人的尊严。文章以晴雯和大观园里的奴婢作比,尤其是与袭人作比较,显示了晴雯具有不同于其他女奴的特点:聪明、勇散、正直、坦率、倔强、自尊、自重。由于封建势力的压迫,晴雯死于封建专制的压力下,她的死,是对封建专制势力的控诉。  相似文献   

15.
说晴雯     
《红楼梦》里众多的女子中,晴雯大约是最叛逆的一个。鸳鸯女可以誓绝鸳鸯侣,说出“我这一辈子莫说是‘宝玉’,便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的话来,贾母是她的靠山,离了贾母她一日也不成。林黛玉可以不要别人捡剩了的宫花,她是贾母最疼爱的女儿的遗孤,是贾母当嫡亲孙女养的小姐。探春可以给抄捡大观园的王善保家的一记响亮的耳光,那因为她是三小姐。可是晴雯呢?论出身,她是赖嬷嬷孝敬给贾母的丫头,可以说是人下人,奴才的奴才,大观园里,没有谁比这更低了的吧。可她照样不齿于袭人与宝玉的暧昧关系,嘲笑…  相似文献   

16.
晴雯是红楼梦大观园内最具有反抗精神和鲜明个性的丫鬟,她容貌美丽,心灵手巧,性格刚烈,从不奴颜婢膝、自轻自贱。晴雯的叛逆性格是造成她悲剧命运的直接原因,黑暗的封建制度和"礼"性的封建意识则是造成悲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黄后颖 《文教资料》2012,(25):16-17
晴雯是大观园中的一朵奇葩,她美丽,善良,疾恶如仇,坦率真诚,争取平等,具有反抗精神,体现了人性的光辉,本文浅谈了晴雯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8.
经典巨著《红楼梦》结构庞大,全面展现了贾府由盛而衰的过程,刘姥姥是其中一个独特的叙事视角。她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对这个豪门贵族进行观察与窥视,丰富了读者的阅读视野。尤其第二次进大观园时,作为乡野中人的刘姥姥不仅得以游园,荡舟,宴饮,品茶,而且还以自己的诙谐演出带来了大观园的欢声笑语,是一种典型的狂欢化叙事。  相似文献   

19.
大观园里,探春可以说是除宝黛之外,才情比较高的一个。论才干,曾与宝钗协理荣国府,能力不比凤姐差。书中把她比作一朵玫瑰花,又红又香,但是有刺。凤姐在对待贾府三个带"春"字的女孩中,对她最怵,连宝钗也认为她是  相似文献   

20.
贾母的贴身丫头鸳鸯是个尽职的婢女,又是个烈性的姑娘,大老爷贾赦硬要将她“收房” 她誓死不从,因为她深谙当侍妾的苦衷;大观园亦非“琼阁仙苑”,她无法在这大鱼吃小鱼的污水池中淴浴;她企盼成为寻常人家的妻子,又苦于无人作主,更不可能冲破这封建樊笼。待到她命运的“守护神”贾母去世,她只能以“殉主”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