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的中考和初中物理竞赛不同程度的体现了对学生的能力考查,比如实验操作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问题探究能力等、这类题开放性、综合性、难度大、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新课标改革的要求,下面以第十五届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初二组)复赛试题来说明:  相似文献   

2.
闫建 《物理教师》2003,24(10):31-31
第13届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复赛(A)卷第四大题第2小题是这样:如果老师在实验桌上只给你一架托盘天平,不配给砝码,另有两只质量相同的烧杯,一只量筒,适量的水,你能否用它们来测定一种待测液体的密度.为了提高实验的精确度和节省时间,还允许你添置一件实验器材(不是砝码),请写出添置的器材名称,实验步骤和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 原解:添置器材:滴管.实验步骤:(1)调节天平平  相似文献   

3.
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以下简称物理竞赛)是对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测试.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辅导学生的物理竞赛,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近来中考或物理竞赛试题中出现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推理和归纳等方面能力,要求学生必须有熟练的基础知识,能组合实验器材,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003年河北省初中物理知识竞赛试题中有这样一道实验设计题。  相似文献   

5.
解答开放题,需要一定的知识、经验积累.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做有心人,注意观察和探究,解题时,要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并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进行正确解答.例1(2002年·扬州市)在初中物理实验中,常常用长方体木块作为实验器材来研究一些问题,现在请你以长方体木块作为实验器材之一,可以适当添加其他辅助器材,设计三个实验来研究或说明相关的物理问题.(力、热、声、光、电均可)解答设计方案如下:设计一:添加的主要器材:弹簧测力计、细线.主要实验过程:用细线将木块挂在弹簧测力计钩上,木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有…  相似文献   

6.
贵刊 2 0 0 1年第 6期初中教学园地栏目刊登许亮老师“巧用雪碧瓶做物理实验”一文 ,文中介绍了以废旧雪碧瓶为器材来演示初中物理中的 6个演示实验 .实验器材易得 ,实验现象明显 .教师可在课堂上演示 ,学生也可在课外亲手操作 .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消除物理难学的心理障碍 ,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但该文在介绍用雪碧瓶演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的关系”时说 :“小孔的位置越靠近瓶底 (即小孔的位置越低 ) ,水柱喷得越远 ,这一现象有力说明了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学生也会对此…  相似文献   

7.
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以下简称物理竞赛)是对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测试。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辅导学生的物理竞赛,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九年义务制物理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三种能力: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在初中物理实验中最能体现,也最能提高。教学实践证明,注重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通过以“物”说“理”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循循善诱培养学生分辨问题的能力,是行之有效的途径。“测定物质的密度”在初中物理中是一个重要实验,其特点是:物理概念性强,涉及的知识面广,可供选用的器材较多,实验方法的灵活性也大,历届中考命题也常用这部分内容来考察学生的能力。因此,以这部分内容的复习  相似文献   

9.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2011年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做的20个实验之一,也是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的学习重点与难点。做好该探究实验,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与掌握凸透镜成像的有关知识,还能使学生在"实验—分析—归纳"的体验中培养互助共享的合作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科学品质,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一、传统实验器材的不足目前,大部分学校实验室配备的实验器材如图1  相似文献   

10.
常熟市举行了一次初中学生物理实验竞赛。这次竞赛指导思想明确,内容全面,注重双基,联系实际。主要考查学生使用基本仪器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的能力。考题既有思考性,又有趣味性.能结合初中学生特点启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从而,推动了这个市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整个竞赛分三段进行,现将竞赛内容介绍于下:一是学生实验。题目是测定塑料管的密度,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因为测量物质的密度是规定的学生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