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本对话是一种高效的阅读方式。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引导小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是十分重要的。导读问题是文本对话的"金钥匙",要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与开放性的导读问题,从而使文本对话更深、更广。  相似文献   

2.
对话教学是人教版"英语"教材各单元的核心内容,文本即话本。探讨了有效实施该板块教学的几点措施,即以本为本,构建文本,"境"化文本,开发文本,通过解读语用目标、文化内涵、合理创设对话情境、巧妙开发文本资源等教学策略,更好地实施趣效、双赢的对话教学,落实对话的交际功能、语用目标、人文取向的多元目标。  相似文献   

3.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三维互动过程中,学生与文本对话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阅读教学的有效与否。可见,"生本对话"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与核心。那么,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高效的对话呢?结合具体教学实际谈了几点让"生本对话"走向高效的教学策略:切入话题,让生本对话走向真实;多形式读,让生本对话走向充分、自主;读写结合,让生本对话走广泛、高效;深化生本对话内涵,让生本对话走向更深入。  相似文献   

4.
"对话"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式,"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要展开有效对话关键是平等。"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堂阅读教学只有"尊重"教科书编者、文本,才能展开平等对话,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林志平 《广西教育》2011,(16):48-48
文本对话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根据文本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情境,那么,学生与文本对话一定更精彩。一、启发想象,进入文本意境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相似文献   

6.
学生在学习语文课本时,离不开文本的多元解读。运用多元解读,学生展开与作者的对话、交流,形成思想的碰撞,有融合,有激发,也许还有冲突,或者更有超越时代和社会的新解。然而在现在的多元解读中却出现了类似于朱自清《背影》中父亲违反交通规则这样肤浅、荒谬的认识,而教师却往往为其叫好,这就不免陷入了学生有发现都是可贵,当然都应该肯定的误区。要使多元解读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我们与文本的对话中应该有一个或几个边界。教师若在引导学生对文本多元解读时遵循这些边界,可以让师生与文本的对话更为顺畅地展开,不致迷失语文教学以人为本的本质,从而获得更丰富多彩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话式教学是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接受式教学而出现的一种崭新的课堂教学形式,是“对话的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声”。作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对话教学并不仅仅是指师生双方狭隘的语言交谈,它更强调的是师生双方彼此的精神敞开和交流接纳,通过两者之间对话式的相互作用,以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的写景状物类文本。教学这一类文本,不仅要与文本对话,更需要与作者对话。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收集作者信息、揣摩作者用意、体悟作者情韵,使学生和作者进行对话,从而深入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带来的教学变革之一就是变讲课为对话 ,《语文课程标》指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表明 ,对话将成为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态 ,教学中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造“意义”的过程。这种对话分为两种 :学生与文本教材的对话 ,包括对文本的理解、欣赏与批判 ;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是师生双方敞开心灵、人格对等地进行精神交流 ,实现这种对话 ,它要求教师的 ,不仅要有个性的自我完善——需要民主的精神、平等的作风、悦纳学生的情怀 ,更要有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思辨性阅读,基于文本细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在《项脊轩志》教学中,还原文本将作者和作品放回历史节点,解读会更合理、更深入。以细读为基点,思辨性阅读教学就有了设计的灵感。两个教学环节——"文本还原,探究作品主旨"和"指点方法,建立理性态度",都是基于对思辨性阅读教学的认知。  相似文献   

11.
张海峰 《湖南教育》2005,(18):27-29
自从《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理念后,“对话”作为一种教学形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中。然而,从实际教学现状看,课堂“对话”中出现了忽视文本甚至丢弃文本的倾向。本文试着对文本在“对话”教学中的地位作些探讨。一、前提:潜心文本从教育传播理论来说,学生学习的主要“信息源”就是文本。时下许多阅读教学课,学生往往只读了一两遍课文就开始了师生、生生对话。这时的学生连文本的字音尚未念准,句子尚未读通,更来不及思考,谈得上有什么领悟需要交流呢?师生、生生对话的…  相似文献   

12.
将对话教学引入研究生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对话教学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指出对话教学是研究生教育的必然要求,并从师生关系、教学条件、教学内容和形式及教师的教学技能等方面提出在研究生教育中实施对话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教学建议中提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文拟从与文本对话角度分析阅读教学中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关系 ,并着重探讨以学生为中心与文本对话的三种形式 ,及有效地与文本对话的教学途径 ,使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 ,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对话过程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是师生、文本乃至更多方面、更广泛范畴的对话。这种对话有力地打破了教师的“一言堂”,赋予了学生言说权,极大地拓展了语文教学的思维视野,给语文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在教学实际中经常会出现片面地理解对话理论,出现了一些缺失,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下面就本人两次教学《“精彩极了”“糟糕透了”》一文的细节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5.
曾燕 《现代语文》2010,(3):69-69
近来,随着新的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在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已经能够在备课时学会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学生对话了,但往往忽略了与编者进行对话。而事实上,与教材的编者进行对话,是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如果缺失,很容易造成对文本理解的片面化,课堂教学随意化。举两个典型的例子,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16.
章惠霞 《考试周刊》2013,(72):102-103
本文结合语篇教学的实例,从立足对话文本,创设话题情境;巧用文本插图,预测对话信息;基于学生认知,提取对话语言;丰富语篇内涵,实施对话延伸方面探讨如何实施对话教学。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课堂运用“对话教学”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言,促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对话教学如何在阅读课堂运用?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王建 《黄山学院学报》2009,11(3):139-140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学中的多重对话关系,语文阅读对话教学方兴未艾.在教学实践中就语文对话教学的主体、教学的过程、文本鉴赏的"一元性"与"多元性"以及语文对话教学评价等4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进一步完善语文对话教学.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学中的多重对话关系,语文阅读对话教学方兴未艾。在教学实践中就语文对话教学的主体、教学的过程、文本鉴赏的“一元性”与“多元性”以及语文对话教学评价等4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进一步完善语文对话教学。  相似文献   

20.
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本质性标识。教学对话就是建立在这一原理之上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作为“文本”的教材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相遇,通过两者之间对话式的相互作用,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目的。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作者乃至更多方面、更多范畴的对话。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认真钻研文本,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激扬地呼唤对话,执著地拓展对话,让学生置身于对话的课堂,使学生的思维弹奏出创新的音符,让学生的心笔写出动人的华章。笔者在教学中围绕这一问题积极探索、反复实践,认为以下四个要素对于深入对话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