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本轮课改倡导并力行在特定情境中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刘德润、张宏宇同志敏锐地抓住这一课改核心要旨与趋势性方向,将首次为我们系统展现情境感悟化教学的独特魅力。情境感悟化教学从学科实际出发,用典型事例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与体验感悟,激起师生情感共鸣。本刊特别策划思想品德情境感悟化教学系列文章,分期陆续从四个方面向读者介绍情境感悟化教学,以引发广大教师对此深入探究,开创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新路径、新天地、新愿景。  相似文献   

2.
<正>思想品德情境感悟化教学历经数年探索实践,对提高课程效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它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遵循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通过深入学习、研究国内外相关学科教学,我们发现思想品德情境感悟化教学的情境内容确定、创设和课堂呈现方式及体验感悟形式尚有很大的深化与发展空间。一、教学情境内容的深化与发展趋向思想品德情境感悟化教学的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创设影音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兴趣;创设对比教学情境,可以渗透道德教育,使学生在对比辨析中深入思考,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创设参与教学情境,可以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体验感悟,实现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4.
雷丽 《学周刊C版》2023,(17):166-168
情境教学是聋校数学课堂的教学常态。主题情境探究教学是常规情境教学的“升级版”,但现阶段存在主题情境“浅层化”和探究教学“低效化”的问题。根据聋校数学新课标要求,在基本素养的视域与以学生为本思想的引领下,主题情境探究教学实践的设计路径如下:从学生已有的成长经验中挖掘情境;从教材内容的深度学习中感悟情境;从知识应用的生活延伸中体验情境。  相似文献   

5.
<正>【写在前面】本教学实录于2015年11月17日,在河北省衡水市举行的市级思想品德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一等奖。该课始终围绕"艰苦奋斗"主题进行简约化设计,重在引导学生感悟、探究与践行。通过"创设情境激情导入一引经据典整体感悟一你争我辩层层深入一继往开来重在践行一布置作业情感升华"五个环节,使学生真正感悟艰苦奋斗精神代代相传,并立志以实际行动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师:首先请同学们听一首歌曲,在听的过程中猜  相似文献   

6.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程(以下简称思品课)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本文主要从教师教学魅力、情境化教学、实践活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等方面探究激发思品课学习动机的策略,让学生喜欢上思品课、力求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1.融入优化的教学情境思想品德课教学首先要创设一种优化的教学情境。情境对学生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因为它合乎学生的心灵世界。情境教学能够让思想品德课堂进发出生动活泼、充满文化情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投入其中,与之产生"交互作用"的生命冲动,并在生命冲动中发现自我,感受自我。让学生在这种充满生活活力和张力的学习情境中学习,在感受、探究、体验、发现、感悟和表达的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实施以来,情境教学已逐渐为广大思想品德教师所采用,预设情境——展开情境——生成情境——升华情境,正成为思想品德课堂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课堂上,师生在情境中一起体验、探究、思考、感悟,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求知乐趣,激活了课堂机制,提高了教学效率。但也不可否认,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因对情境的创设不当而步入误区,严重影响情境教学的健康发展。一线教师也在探索和思考,到底什么样的情境是有效的,且为学生所乐于接受的呢?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笔者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深深感到本科目教学正面临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挑战,传统的、被动的灌输式教学已然退出了时代舞台,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突破传统束缚,创设多姿的情境,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自主探究。在实现课程改革新目标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提高品德修养。  相似文献   

10.
李立明 《教师》2011,(33):94-94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程(以下简称思品课)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本文主要从教师教学魅力、情境化教学、实践活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等方面探究激发思品课学习动机的策略,让学生喜欢上思品课、力求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通过设计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构建知识,感悟人生,提升道德水平。活动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呼唤,是以人为本的要求,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思想品德活动教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活动设计直奔主题,学生全员全程参与,活动方式灵活多样,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重在引导学生的行为。思想品德活动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活动方式,主要有情境创设和实践探究等。  相似文献   

12.
厉波 《山东教育》2009,(10):35-36
“内容活动化,话动内容化”是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的理念之一。根据这一理念,在实践新课程过程中我明确提出了“让活动贯穿课堂”的教学要求。活动化教学就是要打破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固有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生活逻辑为主线、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以互动为手段、以问题探究为基本形式”的新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升华。现将对这一模式实施中的认识及思考总结如下,与广大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与深入,情境教学法越来越受到重视。结合教学实际,阐述《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几种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应用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方法主要是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生的快乐情感;创设信息化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创设辩论情境,促进学生思考;创设表演情境,促进学生感悟;创设生活情境,促进学生体验。  相似文献   

14.
新《思想品德》教材把有关教学内容活动化,教材处处有活动,时时有活动,为在教学中实现师生互动,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及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在新旧课程体系转轨过程中,在新《思想品德》教材具体教学实施中,出现了部分教师过分刻意追求“课堂效果”,制造课堂热闹气氛的现象。有的老师精心设计各种活动场面,让学生时而分组、时而讨论、时而提问和回答问题,学生举手踊跃,发  相似文献   

15.
蒙爱利 《广西教育》2013,(22):29-30
"教育回归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模拟、再现和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参与—体验—感悟"的过程,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此,笔者提出以下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正>情境理论认为,最有效的学习产生于意义情境。《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指出:"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然而,有的教学看似情境丰富,师生互动与学生活动充分,课堂气氛热烈,但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这引发了笔者对思想品德教学创设高效情境问题的思考。我认为,思想品德教学高效情境不是刻意追求标新立异,若无需要,切勿增添,要避免为情境而创设情境的趋向。高效  相似文献   

17.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颁布,对思想品德教学和考试评价产生了巨大影响。2017年山东省各地市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考试站在落实立德树人的高度,从学生生活中选取典型素材以设计情境,引导学生调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库存",按照预设指令感悟、探究、思考与表达,侧重检测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性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王爱忠同志以此学科优质资源为依托,总结、归纳山东省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命制规律,强化课程导向,聚焦核心素养,为新时期道德与法治教学及备考提供了有益借鉴,指明了前行方向。  相似文献   

18.
根据课程性质和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从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理解、依据和教学尝试三个方面探讨了初中思想品德课必须贴近生活、回归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社会热点、自身经历和体验等问题反思中自主探究,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强烈愿望。通过探究活动以更加积极的生活态度去观察生活、再现生活、感悟生活、体验生活,进而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活,达到知行统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三个部分论述了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一是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新知识的欲望;二是创设探究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感悟和探究,得到主动的发展;三是创设巩固新知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初中政治教学重点在于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而生命化教学则要始终贯穿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结合生活实际,在现实生活中引导学生感悟生命;教师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以第一人称身份真切地感悟生命;另外,生命化教学更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使得学生在快乐学习的同时,感悟生命的真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