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上应用地塞米松致呃逆尚未见报道,笔者遇到1例,报道如下: 患者,男性,58岁,经骨髓穿刺诊断为急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在我科住院治疗。因接受大剂量化疗,骨髓抑制非常严重,遂给予输血支持治疗,在输血前给予地塞米松5mg以预防输血反应,患者出现严重的呃逆,虽给予“胃复安、冬眠灵”等药物,仍不能控制呃逆,给予0.1%普普卡因口服、效果不明显,2d后,呃逆自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东菱迪芙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和经颅多普勒(TCD)改变.方法:80例VBI患者确诊后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综合治疗方法同,均给予西比灵、维生素E口服和维生素C 4g、维生素B6 200mg、脉安定40ml、胞二磷胆碱500mg加于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治疗组除上述用药外,每日加用降纤酶5BU于生理盐水150ml中静脉滴注一次,疗程为5d.观察项目包括起效时间、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CD变化和3个月内复发率.结果:治疗组在起效时间、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CD变化及防止复发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VBI的综合治疗中,加用降纤酶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卡他莫拉(布兰汉)菌(Branhamella catarrhalis,BC)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近年来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有报道在痰菌培养阳性标本中,卡他莫拉菌阳性率达20.97%[1],但由于临床上对卡他莫拉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重视不够,以致在痰培养中发现“口腔正常菌”而未能明确诊断并影响治疗,现将卡他莫拉菌肺炎一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5岁,教师。多年来因慢性咽炎而常自服SMZCO。1995年3月15日因发热、咽痛,临床诊断“上感”而以青霉素钠(800万U/d)及病毒唑(0.2g/d)联合静脉滴注4天,体温未回降,并渐出现咳嗽、咳黄色脓痰伴右侧胸痛。胸片示…  相似文献   

4.
由于个体差异等方面因素,临床上常用药物的过敏反应现象时有报道,现将我科病房穿琥宁注射过敏1例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男性患者34岁,因药物疹合并上呼吸道感染,于2001年2月来我科就诊,当日给予5%葡萄糖300ml加强力宁注射液80ml,加维生素C5.0g.加白霉素0.8g静点。3d后病情明显好转。遵医嘱给予5%葡萄糖300ml,加穿琥宁200mg静点,5min后患者自感胸闷,随之呼吸困难、呛咳、口唇颜面紫绀、心慌,立即给予停药,氧气吸入,静脉注射5%葡萄糖20ml加地塞米松10mg,肌注肾上腺素1mg,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30min后患者病情逐渐缓解,口唇颜面逐渐红润,1h后病情好转而稳定,次日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头孢匹胺钠致严重白细胞降低1例病案报道,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病例回顾。30岁女性患者,胃镜检查为非萎缩性胃炎伴胆汁返流及十二指肠球部炎症,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注射用头孢匹胺钠2g,泮托拉唑80mg及维生素B60.1g,均为每日1次,静脉滴注治疗。结果用药2d后患者反馈头痛难忍,血常规WBC由8.95×10^9·L^-1降为2.5×10^9·L^-1,立即停用头孢匹胺钠,另两药继续3d,头痛缓解,5d后WBC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注射用头孢匹胺钠可致WBC严重降低,临床应密切注意,停止用药后可逐步恢复。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42岁。主因上腹部憋胀不适半年于1997年3月20日来诊。纤维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结合临床考虑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给予西沙必利(西安杨森药厂生产,商品名普瑞博思)5mg×20,5mg/次,一日三次口服。患者治病心切,自行加大剂量服用,首剂口服4片(20mg),一小时后又服4片(20mg),服药后自觉腹部烧灼感,伴双眼部赤热。自以为药物正发挥治疗作用,未予重视。第二日患者又连续服药12片(共60mg),服后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尿频、排尿烧灼感,遂再  相似文献   

7.
[例1](南京市)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科学地节约用水.现有一件刚用洗涤剂洗过的衣服,“拧干”后湿衣服上残留的溶液为100g,其中洗涤剂的质量分数为1%,则湿衣服上残留的洗涤剂质量为____g.现用5700g清水对这件衣服进行漂洗,有以下两种漂洗方法(假设每次“拧干”后湿衣服仍残留100g)溶液;方法一:用5700g清水漂洗,“拧干”后残留在衣服上的洗涤剂质量为(用分数表示)____g;方法二:用5700g清水均匀分成质量相等的三份(每份1900g),分三次漂洗;第1次,用1900g清水漂洗,“拧干”后残留在衣服上的  相似文献   

8.
比较了跌打丸外敷配合频谱仪与抗炎止痛药治疗棘上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将48例棘上韧带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跌打丸外敷配合频谱仪治疗(n=28),另一组口服抗炎止痛药物治疗,结果显示跌打丸外敷配合频谱仪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优良率为85.7%,且没有明显副作用;而抗炎止痛组总有效率为45%,优良率仅为20%(P〈0.01),表明跌打丸外敷配合频谱仪治疗棘上韧带损伤明显优于抗炎止痛药物.  相似文献   

9.
清华大学电机系四年级学生刘海洋,为了证实“熊的嗅觉敏感,分辨东西能力强”这句话的正确性,在2002年1月29日和2月23日,先后两次把掺有火碱、硫酸的饮料投向北京动物园的黑熊。媒体(网络)对这一事件给予了高度关注。在连篇累牍的报道中有不少细节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0.
头孢匹胺治疗下呼吸道感染7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72例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36例,静脉滴注头孢匹胺1g,每日两次;对照组36例静脉滴注头孢尼西2g,每日一次,两组疗程均为7~14天,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分别是94%和83%,总有效率分别为97%和88%,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头孢匹胺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安全抗菌活性强.在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清华大学电机系四年级学生刘海洋,为了证实“熊的嗅觉敏感,分辨东西能力强”这句话的正确性,在2002年1月29日和2月23日,先后两次把掺有火碱、硫酸的饮料投向北京动物园的黑熊。媒体(网络)对这一事件给予了高度关注。在连篇累牍的报道中有不少细节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2.
地塞米松诱导小鼠腭裂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诱导小鼠腭裂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地塞米松的方法,建立腭裂模型鼠。取孕12.5d、13.5d、14.5d、15.5d、16.5d胚胎头部,石蜡包埋,6μm切片,HE染色,观察腭发育过程腭突的变化。结果:妊娠第11.5d一次性给予地塞米松(Dex)1mL(用量为50mg/Kg)可诱发小鼠产生腭裂。模型组腭突体积瘦小,不能在中线区接触融合,以致不能与腭突上方的鼻中隔接触融合,胎鼠出现腭裂。结论:妊娠第11.5d一次性给予小鼠足量地塞米松,可成功建立腭裂动物模型。为研究腭裂形成原因及分子机制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模型。  相似文献   

13.
<正> 急性脑梗塞是中老年患者多发的一种常见临床疾病,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目前临床上尚无一种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通常采用抗凝疗法、抗血小板疗法与溶栓疗法。近年来,我院应用法国赛诺菲温莎公司生产的低分子量肝素(LMWH),商品名为速避凝给予20例急性脑梗塞病人进行抗凝溶栓治疗,与采用其它抗凝剂治疗进行临床对比,疗效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咪达唑仑于氟哌利多复合芬太尼用于妇科手术区域阻滞麻醉镇静的临床效应.方法:200例拟施剖腹产手术的患者,ASAⅠ~Ⅱ级,年龄18~45岁.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手术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术中A组静脉给予0.05mg/kg咪达唑仑+0.75ug/kg芬太尼(咪达唑仑组)镇静止痛;B组静脉给予0.05mg/kg氟哌利多+0.75μg/kg芬太尼(氟哌利多组)镇静止痛.观察两患者术中镇静的OAA/S评分,记录术中烦躁、知晓等不良反应.结果:A组(咪达唑仑组)有确切的镇静作用,有显著的顺行性遗忘的优点.结论: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用于产科手术区域阻滞麻醉镇静止痛效果好,患者术中无知晓,麻醉过程更顺利.  相似文献   

15.
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核查认定,红寺堡开发区、隆德县相继于9月27日、29日通过了自治区“两基”评估验收。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向红寺堡开发区、隆德县颁发证书、奖牌并给予奖励。这一成绩的取得,标志着两县(区)的教育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也标志着我区的“两基”攻坚工作又一次取得了重要进展。9月25日至27日、28日至29日,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评估验收组分别对红寺堡开发区和隆德县“两基”工作进行了全面评估验收。评估核查认定:红寺堡开发区、隆德县发扬“务实苦干、负重拼搏”的精神,强化政府行为,认真落实职责,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为推进。两…  相似文献   

16.
平痛新是临床常用的镇痛药,1997年4月我们遇到一例病人肌注平痛新后出现过敏反应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47岁,1996年12月在北京肿瘤医院确诊为“中心性肺癌”,因不能施行手术,1997年3月来我院住院给予化学药物治疗。化疗一个疗程后,因药物副作用而引起腿部肌肉疼痛难忍,给予平痛新20mg肌注止痛,10分钟后患者出现面包苍白,出大汗,头晕,胸部憋闷,气促,心慌,恶心欲吐,烦躁不安。检查:心率140次/min,呼吸30次/min,血压11/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硫酸镁治疗胎儿宫内生长迟缓 (IUGR)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4 5例IUGR孕妇随机分为治疗 1组、治疗 2组、未治疗组各 15例 ,并以同期分娩的 15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治疗 1组用复方氨基酸 2 5 0ml、10 %葡萄糖 5 0 0ml+辅酶A10 0U、三磷酸腺苷 4 0mg、维生素C 2g ,静脉滴注 ,每日 1次共 10d ,口服硫酸锌 2片 ,一日三次 ;治疗 2组在治疗 1组的基础上再加 10 %葡萄糖 5 0 0ml+2 5 %硫酸镁 2 0ml,静脉滴注 ,4h内均匀滴完 ,每日 1次共 10d。结果 :新生儿体重比较 ,治疗 2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胎盘的重量比较 ,对照组均重于IUGR各组 ,治疗 2组重于未治疗组和治疗 1组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结论 :硫酸镁治疗IUGR能明显改善子宫胎盘血流灌注 ,促进胎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52岁,主因胸闷、呼吸费力、吞咽困难、双眼睑下垂、抬头无力20d。于2000.6.8日入院,入院以后经肌注“新斯的明1mg、阿托品0.5mg”20min后。症状缓解,诊断为“重症肌无力”给予口服溴化吡啶斯的明60mg,8h一次,阿托品0.3mg,8h一次,强的松50mg/d及静点能量合剂,间断肌注新斯的明0.5rag。于6月12日晚在颈部、躯干及大腿伸侧出现斑丘疹并融合成片,奇痒难忍,立即给予扑尔敏8mg口服,痒感好转。6月13日停用能量合剂组,并给予苯海拉明20mg肌注日二次、息斯敏10mg日一次口服,继续口服“阿托品及溴化吡啶斯的明”,于6月14日皮疹更加明显,同时患者出现低热,体温波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静脉和口服地塞米松方案于紫杉醇化疗前预处理的疗效,探索最佳紫杉醇药物预处理方法.方法:收集我科2011年1月~2012年1月初次使用紫杉醇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57例,并随机分为两组.甲组(静脉组):紫杉醇化疗前30min给予0.9%的氯化钠注射液冲管,地塞米松20mg静脉滴注入壶,再肌肉注射苯海拉明20mg,静脉注射西咪替定300mg后,予紫杉醇270mg,静滴,d1,联合铂类药物同时使用止吐药物,每21天重复(80例);乙组(口服组):紫杉醇化疗前12小时、6小时各给予地塞米松20mg口服,再肌肉注射苯海拉明20 mg,静脉注射西咪替定300mg,予紫杉醇270mg,静滴,d1,联合铂类药物同时使用止吐药物,每21天重复(77例);结果:甲组1.25%(1/80);乙组3.89%(3/77),其中一例过敏患者再次静脉给予地塞米松20 mg后继续化疗未再发生过敏现象.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我科紫杉醇化疗前预防过敏反应静脉用药方案的患者过敏反应发生率低于口服用药方案,预防效果与口服给药方案相似,而且具有简单、易被患者接受的优点,即使发生过敏反应,经处理使用化疗前静脉给药方案仍可以使紫杉醇治疗得以继续.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5岁。主因发热5天,加重伴咳嗽,咯血3天入院,曾在当地医院胸透考虑为“肺炎”给青霉素抗炎治疗无好转,而来我院,入院查体:T37.4℃,P100次/分,Bp24.5/14.0kPa,神志清,精神差,贫血貌,呼吸稍促,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中小水泡音,以右侧明显,心率100次/分,律齐、有力、腹软、肝脾不大,移动性浊音阴性,双肾区叩击痛阳性,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患者1月前曾因眼睑及双下肢浮肿 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肾炎”,给予中药治疗,病情迁延不愈。辅助检查:血常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