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针对地铁区间隧道火灾烟气扩散技术研究难点,利用CFD软件STAR-CCM对郑州地铁一号线某区间隧道进行火灾数值模拟,确定火灾强度为7.5 MW,保证烟气单向扩散临界风速不小于2.0 m/s。实验表明,在隧道火灾发生后,向火源下游逃生的人员应尽量降低自己的高度(比如弯腰前进或匍匐逃离等)沿隧道中线逃离。通过现场试验,将在同种工况下测得的烟气流动状况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运用更可靠的数值模拟方法模拟火灾烟气流动,其研究结果可为研究烟气流动情况和制定疏散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地铁火灾监管在地铁安全运营管理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地铁火灾的发生、发展机理与其它类型火灾相比有很大差异。以武汉市地铁2号线某四层分离岛式站点为研究对象,以FDS火灾模拟软件为技术手段,对该地铁站点发生火灾时的烟气蔓延过程、温度分布以及CO浓度分布规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研究上述分布规律对人员安全疏散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当该地铁站点发生火灾时,CO浓度和温度的变化与火源距离呈正相关,通过及时开启相应的火灾处理排烟风机系统以控制烟气蔓延,此时在风机影响区域的上风CO浓度、 温度偏低,下风侧偏高,其它区域的CO浓度、温度则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3.
以北京某地铁典型站台为研究对象,采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对站台中部起火和端部起火两种情况进行模拟,对热辐射、CO浓度、温度、能见度、烟层高度等值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合现行地铁设计规范,得到站台中部起火时,“火源上方风机排烟,站台风机送风”方式;站台端部起火时,“A、C、E风机排烟,D风机送风”方式下,能确保在站台较大区域内烟气浓度值一定时间内较小,火场热释放速率、温度及CO含量等参数最优,提出了地铁在火灾工况下最优化通风方式.  相似文献   

4.
基于性能化防火设计的研究思路,以A教学楼为例,讨论了教学楼现有疏散设施是否符合火灾场景下人员疏散要求。运用火灾模拟软件PyroSim建立火灾模型,得出影响疏散的温度、能见度、烟气的运动规律,选取最不利因素,确定可用安全疏散时间(ASET)。通过人员疏散软件Pathfinder模拟人员疏散路径,得出所需安全疏散时间(RSET)。研究结果表明,PyroSim与Pathfinder能有效的模拟火灾下人员疏散规律,A教学楼不能满足疏散要求,并提出改进方案以确保疏散安全。  相似文献   

5.
围绕建筑工程性能化防火设计中火灾危险性评估的理论依据,详细介绍了六个方面的建筑物火灾危险性评估因素,即:影响建筑火灾发生几率的因素;影响建筑火灾火场温度的因素;影响建筑火灾燃烧速度的因素;影响建筑火灾蔓延方向的因素;影响建筑火灾烟气量及烟气毒性大小的因素;影响建筑火灾烟气蔓延方向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试屋顶全开启型与屋顶通风窗型两种Venlo式温室在不同设定条件下的温度变化,建立两种温室室内与室外白天温度变化曲线;结合两种温室自然通风条件下通风比变化与强制降温条件下湿帘风机运行状态,进行屋顶全开启型Venlo式温室降温效果的分析。在自然通风降温条件,晴天时屋顶全开启型温室比屋顶通风窗型温室降温更迅速,室温更低,更接近设定温度;阴天时差异不明显,屋顶全开启型温室1 d中室内最高温度高于室外温度0~2.35℃,低于屋顶通风窗型温室1 d中最高温度0~5.25℃;在强制降温开启的条件下,屋顶全开启型温室湿帘风机启动迟,停止早,湿帘风机运行时间要比屋顶通风窗开窗型温室运行时间少1.5 h,能够在不影响降温效果的情况下减少温室降温能耗。屋顶全开启型Venlo式温室大幅增加了温室的开窗通风比,显著提高了Venlo式温室自然通风的降温效果,并减少了温室强制降温的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7.
利用FDS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不同走廊宽度的三组全尺寸高校宿舍标准层模型,对其进行火灾动态模拟,主要测量了火灾过程中的烟气温度、CO浓度、能见度、烟气层的高度和烟气中CO2浓度等参数,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火灾发生后,烟气在短时间内开始聚集,迅速向走道两端开始蔓延,出现在走道两端烟气中各参数值高于中间区域的现象;不同走廊宽度对烟气层高、CO2浓度的影响不大;在能见度和温度方面,走廊越宽,能见度越大,烟气温度越低;在CO浓度方面,在相同高度处,走廊越宽,CO浓度反而越大.综合这些因素,在新建宿舍时,建议走廊宽度选取为1.8m.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超宽断面沉管隧道侧壁集中排烟模式的排烟效率。创新点:验证了辅助排烟管道的必要性,并对比了两种不同开口的排烟管道的效率。方法:1.选取深圳-中山沉管隧道为应用实例,对其进行基于火灾动力学模拟器(FDS)的数值模拟;2.在模型中,在不改变沉管主体的混凝土结构以及无纵向风的条件下,采用辅助排烟管道,研究其排烟效率;3.对比两种不同开口的排烟管道的排烟效率。结论:1.在无纵向风的情况下,采用辅助排烟管道可使排烟效率从73%提高到98%;2.当相邻的两个辅助排烟管道之间发生50MW火灾且纵向风速为2m/s时,打开两个辅助排烟管道可使排烟效率达88%以上,保证了安全的疏散通道;3.在超宽的沉管隧道中,增加辅助排烟管道并结合合理的纵向风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地铁站厅层商场人员能否安全疏散是地铁站设计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部分商场内狭长的地下通道超过了国家相关规范允许值。文章依据性能化设计的思想。以某地铁站厅层商场为例,分析了站厅层人员疏散过程,利用火灾场模拟软件FDS和疏散模拟软件BuildingExodus对烟气运动和人员逃生进行模拟,对超长疏散通道内人员疏散的安全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以某顶部竖井自然通风隧道为原型,自主研发了110缩比例隧道模型实验平台,开展多竖井隧道自然通风排烟实验,观察不同顶部竖井设计工况的排烟效果,并测量烟气逆流距离、纵向温度分布、顶棚附近烟气最高温度、烟气纵向扩散速率和烟气的沉降速率,为顶部竖井的优化分析提供数据支持。教学实践表明,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实验工况,既减少了实验工作量,又保证了实验结果的有效性,同时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顶部竖井自然通风排烟的基本原理,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探索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Wave motion in subway or tunnel fire is an intrinsic property of smoke.As the pressure of smoke changes with mass of certain power,a kind of linear wave equation for smoke can be derived from the conservation equations of its mass and momentum,under nearly homogeneous zone assumption.The smoke movement of 4 subway fires was simulated with Airpak.By fitting the pressure-mass functions to the simulated data,wave equations of the smoke were derived,and wave motions of smoke were thus validated.It can be seen that smoke wave is a kind of mass wave,whose velocity i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smoke mass,and wave of a bigger fire propagates slower.  相似文献   

12.
Indoor air quality and thermal comfort are important features of indoor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a numerical simulation based on the k-ε model of CFD is used to analyze factors such as loading, exterior-protected construction, blowing-in rate tha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emperature field and airflow field of the displacement ventilation system. Exterior-protected construction has little influence on indoor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displacement ventilation systems and the influence is limited only in a small area near the external wall when the indoor heat source is the main cooling load. The height of a room has little influence on indoor temperature field, and the temperature gradient of active region is basically unchanged. In the system combined with a displacement ventilation system and a cooling system, the height also has little influence. When the cooling load is high,the indoor heat source creates a strong convective plume, which will make the average indoor air age lower, the ventilation efficiency higher and the elimination of pollutant easier. Air supply rat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isplacement ventilation systems. The increase of air supply rate that can be realized by increasing the air supply velocity and enlarging the area of air inlet will increase the mass capability of the system and diminish the vertical temperature gradient. From the comparison between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is simulation are creditable.  相似文献   

13.
分析液氮冻结的现场实施情况,结合工程背景资料建立数值分析模型,通过计算分析并与现场实测成果验证,系统研究液氮冻结过程中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温度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液氮冻结通过沸腾吸热与对流换热方式达到降温冻结的效果,相较于盐水循环冻结方式,液氮冻结效率高,周期短;但其冻结温度场分布不均匀,在竖直方向上存在较大温差,温度最低区域分布在液氮沸腾区范围,而水平方向上分布较为均匀;温度场中低温区域并不在两排冻结管之间均匀发展,冻结区域向连续墙方向发展的速度比土体方向发展速度快。基于研究成果,提出了液氮冻结加固设计、施工的优化建议,为今后液氮冻结工程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参数化防火设计方法和技术,从“分”与“合” 的角度探讨了防火规范编制与实际设计流程的矛盾,确定了按照正向设计逻辑将离散的规范条文组织为完整、标准化的设计算法和设计工具的研究思路。对防火规范和其他专项建筑规范中相关条文和设计参数进行系统性梳理,将设计流程总结为建筑定性、疏散宽度计算和疏散宽度校核与设计3 个部分,进而建立整体设计逻辑模型。基于计算性设计思维的技术和方法,总结了从设计规范的自然语言向算法的程序语言转化的一般方法,提出了符合实际设计流程和习惯的参数化设计算法,从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对参数化设计工具和方法在民用建筑防火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目前,电气防火系统一般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火栓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火卷帘门控制系统、防排烟系统、应急照明设备、疏散指示标志等几个独立系统分别实现的。由这样势必会带来集成度低、配线复杂、可靠性差的缺点,影响了电气防火系统的功能。文章在民用建筑电气防火装置应具有的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基于AT89S51单片机实现火灾探测、消防设备自动控制、供电电源自动转换、语音提示等,并能通过无线通信将重要部位的温度等信息传递给消防控制室。文章提出的设计方案可以大大提高民用建筑电气防火智能控制装置的集成程度和智能化程度。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热脉冲传感器脉冲信号与沉积物-水界面通量之间的传热问题,并通过优化程序,提出了用热脉冲测定计算界面通量J的新方法.此分析方法只需3个实验参数,即x0,λ和(pc)l就可利用热脉冲测定数据计算出沉积物-水界面通量J.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热脉冲顶点温度到达时间与水流速度呈曲线关系;沉积物-水界面通量和热源上下游温升比值的自然对数之间存在一种简单的线性关系.这种简单的线性关系,有利于热脉冲型传感器在土壤-水界面通量测定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表面形貌减阻效果的水洞试验结果可以模拟和预测自由边界的结果、使水洞试验中验证过的有效减阻措施可以成功运用到无限场的情况,该文采用当今最流行的数值模拟方法,基于FLUENT软件对有水洞壁的模型试验和自由边界的无限场模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水洞试验的阻塞比不得超过25%,否则在水洞试验中验证的有效减阻措施将无法应用到自由边界的无限场。在水洞试验阻塞比的有效范围内,随着阻塞比的增大或来流速度的增大,表面摩擦系数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8.
通过3D打印建立阵列式三维CPC簇测量模型,结合CCD相机对其出口能流密度分布性能进行实验验证。在此基础上,交叉使用ProE和TracePro软件技术,对单碟与理想CPC、单个阵列式CPC、阵列式三维CPC簇3种两级聚集器的太阳能聚集传输特性进行模拟对比,结果表明:当容差角取2°,高度方向4等分时,阵列式三维CPC与单碟两级聚集器具有最优的综合性能和较高的传输效率三维CPC簇降低了CPC的高度,对入射的太阳光干扰作用小,能保证聚集能流集中在吸热器侧壁底部以及底面上。结论为三维复合抛物曲面聚集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