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大语文教学要求将“四大名著”推向中考的前台,“四大名著”类试题愈来愈受到各省市命题者的青睐。其命题的类型主要有四类:作者类、人物类、故事类、故事与人物结合类。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语文教学的要求将“四大名著”推向了中考的前台,“四大名著”类试题越来越为中考命题者所青睐。2002年,北京、陕西、吉林、黑龙江、甘肃等省市中考语文试卷都涉及了“四大名著”。“四大名著”类试题命题的类型主要有四类。  相似文献   

3.
解决了判断真假性时易犯错误的两类命题真假性判断的方法.第一类条件是由"或"连结的开语句(命题)或结论是由"或"连结的开语句(命题)的命题.第二类用"或"连结的两个简单命题形成的当两个简单命题真假性不定时的复合命题.判断的方法都是等价转化.  相似文献   

4.
求"二面角"与"点到平面的距离"问题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而这两方面的题目又是很多学生感到头痛的.事实上,这两类问题有着较强的相关性,下面给出这两类问题的一个"统一"求解公式,让你一招通解两类问题.  相似文献   

5.
两类"圆形人物"("喜剧性主角"和"严肃的主角")及其塑造方法;三类"扁形人物"("纯粹气质缺陷者"、"气质品格均有缺陷者"、"品格恶劣者")及其塑造方法;"圆形人物"和"扁形人物"关系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汪克谦 《初中生》2006,(1):58-59
近年来,大语教学要求将“四大名”推向中考的前台,“四大名”类试题愈来愈受到各省市命题的青睐。其命题的类型主要有四类:作类、人物类、故事类、故事与人物结合类。  相似文献   

7.
提起"或",大家并不陌生.生活中,多表示一种"选择关系".在数学上也只是一个小小的逻辑联结词,可以构成逻辑用语,还有何谈?非也,请看: 在数学上,对于命题p和命题q,用"或"可以联结成一个新命题:命题p或命题q.对于这个新命题,只要命题p和命题q都是假命题时,这个新命题"命题p或命题q"才是假命题;只要命题p和命题q中一个为真命题时,这个新命题"命题p或命题q"就是真命题.可以看到,让这个"或"命题是个假命题还真有点难,概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五.这就是数学上的逻辑用语,"或"命题.此时,大家觉得"或"问题比较简单,可它有时很调皮.  相似文献   

8.
一、名著阅读类试题的考查要点 名著阅读类题型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的亮点题型.近几年来,一直是常考常新,在命题实践中不断丰富考查的呈现形式,推进考查的内容,细化考查的要点.从考查的内容看,始终不变的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的范围.主要包括:1.考查积累:阅读文学名著应达到一定的量,特别是对课标规定的名著情节内容熟悉程度的考查:2.考查理解:即对名著人物情节主题等认识和理解的程度;3.考查体验: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并结合体验表达从中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4.考查评价:能联系作品的内容、思想感情及相关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作文命题的渠道很多,结合课文进行命题当是其中重要的一条。1.推想类。这类命题一般结合记叙性诗文进行。有的课文记叙了人物的生活片断,我们可以命题让学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复合命题判断、命题真假的判断、"非P"陈述、复合命题组合和"非P"与否命题解题的实例,对高中数学新教材增加的内容"简易逻辑"在解题中产生的误区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11.
"科学类"文章包括社科类和科技类两大类.近年来,"科学类"文章阅读在高考语文试卷中,从选材上看,命题者对社科类和科技类文章都给予了充分的关注,选材内容广泛;从形式上看,往往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个别试卷有少数主观简答题),考查能力全面."科学类"文章作为现代文阅读中的一部分,由于其关涉着考生对科学的把握,故在高考中占握着重要的位置,2010年全国各地高考将依然会对"科学类"文章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12.
公孙龙"白马非马"论被判为"诡辩论"是历史的一大冤案.公孙龙的<白马论>实际上并不是指向"白马是马"判断命题的.所以,"白马非马"与"白马是马",实际上是两个并行不悖、相互包含的判断命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有关"碳"的科研成果颇多,以这些科研新成果为背景,已命制出许多高质量的信息类试题.从而成为中考化学命题的一个关注点. 例1我国科学家赵宇亮、陈振玲、柴之芳等首次成功合成了富勒烯分子C141.以下有关C141和其他单质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相似文献   

14.
纵观近几年各地市的几何压轴题,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运算能力为核心展开,命题趋势上大致形成两类:一是通过算证"确定性图形",考查学生推理发现单一图形的性质;二是通过观察探究图形的"几何变换",计算(证明)多个图形运动过程中变与不变的关系.这也与《课标》第三学段中图形与几何的内容相吻合,体现了中考命题的一致性原则.下面以2019年莆田市九年级中考质检数学卷第24题为例,探讨对几何压轴题中的"几何变换"与"解确定性图形"的思考,从战略的层面加深对试题的把握.  相似文献   

15.
"旧书"虚实     
"旧书",以裸题作为作文命题,给人以视觉和感官上的冲击.无论是"旧"、"书"还是"旧书",都可视并可以触摸,有质感.这道命题,引发许多人的议论.有人以文化味、书卷气为其量身,又以不可"猜(题)"、"押(题)"为其喝彩.其中数王旭明的"评论"为最"尖刻".  相似文献   

16.
结合案例,分析"语言表述类"化学试题的特征、命题意图、考查功能和教学导向以及答题的主要障碍和原因,提出"突出素养为本,聚焦真实问题,提升思维品质,关注语言表达能力"等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7.
数学命题教学的"温故知新"策略是指按照新旧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来进行命题教学的一种策略.实施数学命题教学的"温故知新"策略的有效途径有3个:数学命题的下位学习可用演绎的方式来进行;数学命题的上位学习可用归纳和概括的方式来进行;数学命题的并列学习可用比较和类比的方式来进行.  相似文献   

18.
解放教师的命题思路,对培养学生的习作积极性尤为重要.好的命题可以使学生始于被动而终于主动,初为配角而成于主角.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使作文命题"活"起来,实现"要我写"向"我要写"的跨越呢?  相似文献   

19.
进入"后典型报道时代",<南方周末>的人物报道对象从单一典型走向多类人物,人物报道视角从等级眼光走向平民眼光,人物报道路径从虚假趋同走向真实独特,对人物的价值判断从二元对立走向多元复杂,人物报道体裁从单调走向丰富.  相似文献   

20.
在高考考场内写出精彩纷呈的文章来,是每个考生梦寐以求的,参加普通高校对口单招的职业类学校考生也不例外.那么本身基础薄弱的职业类学生如何在高考中写出佳作来呢?本文结合江苏对口单招高考题命题的特点,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四透"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