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教学目标:1.使学生懂得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2.学会观察人物外貌的方法:遵循一定顺序仔细观察人物长相、衣着等,在整体观察的基础上捕捉人物最突出的部位。3.会用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根据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或中心思想的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描写。教学重难点: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明确外貌描写是什么,在观察的基础上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描写,掌握并学会运用外貌描写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许三观卖血记》的人物描写有值得探讨、学习的独到之处,全书二十余人都没有直接的外貌描写,但所有人物都能栩栩如生地矗立在读者面前。作者余华大胆而精湛地运用叙述、声音、语气及意会来展示作品人物的外貌,拓展了人物描写的空间,为人物的描写特别是外貌描写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语文》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随文练笔。教学目标:1.通过范文的学习,掌握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来突出人物特点的方法。2.培养想象和创新能力,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该文论述了《围城》中人物肖像描写的三种不同的艺术手法,即通过对人物的肖像直描,展现人物性格的外化形态;通过对人物的性格化动态神情的描绘,映现出人物的肖像神采;侧重对人物肖像的美感描绘,突出人物的外貌神韵。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巧妙地运用了这些肖像描写枝法,成功地塑造了一批生动的三四十年代的知识分子形象,显示出作者在人物肖像描写上的独到匠心。  相似文献   

5.
汉乐府名篇《陌上桑》写了一个采桑女子罗敷巧妙拒绝“使君”调戏的故事,诗中塑造了勤劳美丽、泼辣智慧、不畏权贵、能言善道的古代妇女形象。诗中对主人公罗敷外貌描写的艺术,堪称文学史上人物外貌描写艺术的经典之笔。正面描写———避实就虚运用正面描写刻画人物的外貌一般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的容貌、姿态、神情、服饰的特点加以具体的描摹,给读者以直接、真实、具体的感受。而《陌上桑》中对罗敷外貌的正面刻画独运匠心,用生产器具的精美和衣着装饰的华丽来映衬罗敷的美貌:“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  相似文献   

6.
《琵琶行》与《夜闻歌者》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2):107-108
《琵琶行》与《夜闻歌者》是白居易通过歌声关注妇女命运的两首诗歌,表面上写的是歌女,而实则抒发自己的报国无门,被贬之苦,从而达到感世咏叹的目的。然而两首诗在人物身份、对话方式、演技描写、外貌描写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笔者就从这方面着手来分析这两首诗。  相似文献   

7.
《儒林外史》的人物出场描写十分具有特色,尤其是作者有意讽刺之人。《儒林外史》人物出场描写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形貌、语言、动作,重中之重在形貌。在描写手法上,采用镜头化的语言和第三人称限知视角,呈现出镜头感;通过自上而下的模式化出场方式,凸显读书为上、追慕名利的畸形社会心理;人物衣着与外貌、言行描写之间构成独特的张力,形成反讽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在各类诗篇中刻画出了众多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诗人们塑造人物的方法技巧是多样的。《诗经》刻画人物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等。  相似文献   

9.
归有光的散文中有大量的女性人物形象,在描写这些女性人物时归有光采用了不同的手法。《项脊轩志》中对祖母和老妪的描写侧重于人物语言,《寒花葬志》中对寒花的描写则侧重于外貌与神态的刻画。归有光在他的散文中对女性的描写使用最多的是细节描写,通过记叙人物的生活细节和琐事,详细、生动、真实地展现了一个个鲜活的女性人物形象。此外,侧面描写也是归有光常用的描写手法,通过侧面反映人物形象,让读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那种对亲人的思念。  相似文献   

10.
以"生存论的还原法"直面文本,正读《水浒传》,从全书主旨"失落与救赎"出发,分析由这一主旨决定的小说叙事模式——前七十回描写众多梁山人物如何由"平人"失落为强盗,在描写中鲜活而生动地塑造了为数众多的人物形象,成功地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揭示了社会上的种种矛盾与不平,艺术地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批判;后三十回,通过描写梁山人物自我救赎的过程,对黑暗的现实政治进行了更为冷酷的批判,并揭示了一条重要的人生哲理:人的失落是容易的,要回归平人的生存状态,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实现自我救赎。书中隐含的政治批判、社会批判与人性批判,都是围绕这一主旨展开的。这一主旨体现的是中华文化的忠恕之心。  相似文献   

11.
对于《娜塔莎》一课的教学,教师们大多采用以下教学方式,即:让学生找出对人物的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读一读,合作讨论一下得出娜塔莎直率多情、单纯虚荣的性格特点,学生再读一读,教师讲一讲。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讨论概括流于表面,不够深入文本。因为本文旨在通过《娜塔莎》的对比艺术,让学生去感受娜塔莎的美、托翁笔力的深厚。  相似文献   

12.
《儒林外史》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是我国古代讽刺小说的典范。通过人物的描写,讽刺手法的运用和语言艺术来表现讽刺性,以达到批判科举考试制度,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丑恶的现实,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批判性。  相似文献   

13.
《还乡》这部小说通过对埃格敦荒原长篇写景、人物的外貌与性格的描写以及通过"环境"刻画人物"性格",来展现小说的故事情节,确立了作品的多元对立矛盾冲突,显示了作者高超的写景、叙事技巧和小说雄浑、丰厚、沉郁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14.
《还乡》这部小说通过对埃格敦荒原长篇写景、人物的外貌与性格的描写以及通过"环境"刻画人物"性格",来展现小说的故事情节,确立了作品的多元对立矛盾冲突,显示了作者高超的写景、叙事技巧和小说雄浑、丰厚、沉郁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小说《品质》,很多教师都会介绍课文作者高尔斯华绥获得诺贝尔文学的颁奖词——"描述的卓越艺术",但大多数学生读了课文似乎在这方面并没有多大的感觉。不少教师试图从人物外貌描写为突破口引领学生解读人物的性格特点;而学生又觉得课文中的外貌描写实在太"概念化",不生动。其实,如果我们跳出从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解读小说的习惯性思维,对课文稍加梳理,我们不难发现,《品质》全文主要由八组人物对话构成,前七组是  相似文献   

16.
读过《红楼梦》的人,对其中的人物,一般都会在自己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影象。这种影象并不是外貌和服饰的,而是思想、品质、神态、音调、性格等的特征。这,并不是说《红楼梦》中没有描写人物的外貌和服饰,它是写了一些的,象依照洛神、湘妃、青女、素娥的形貌来写黛玉,依照杨妃的体态来写宝钗等等。然而,这些描写也是为了表现人物的品德、神态和性格。这种影象的深刻程度,以至于使人们长期不能忘  相似文献   

17.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五四”时期的警世之作,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的战斗檄。小说中作不仅善于抓住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的细节进行传神描绘,而且巧妙运用对比,通过对人物外貌、行为、动作、神情、结局的大量对比描写,栩栩如生地展示了主人公孔乙己荒唐可笑的性格和可悲的命运,深刻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批判了旧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群众的冷酷、麻木。  相似文献   

18.
一、在剖析外貌描写中感知美语文课本中写人文章大都以颂扬人物为目的,因而,其外貌描写均是为表现他们的美服务的。在这类课文的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抓住外貌描写进行细致的分析,深入理解人物外貌的特征,感知人物的美。如阅读《我的心事》时,可通过对“小弟弟”外貌剖析,认识其外貌的“朴实美”;阅读《杏儿熟了》时,可启发学生通过对“奶奶”外貌的描述,体会她的“慈祥美”。这样,久而久之,就会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二、在探究行为描写中理解美人物的行为美是其内在美的表现,因此写人的文章,大都通过具体事例中人物的动作反映人物。在…  相似文献   

19.
《金瓶梅》作者在充分掌握杭州“儿尾”方言特点的情况下,非常熟练地、巧妙地运用“儿尾”方言来描写人物。一、用“儿尾”方言来描写人物外貌;二、用“儿尾”方言描写人物穿戴;三、用“儿尾”方言描写人物语言。  相似文献   

20.
在推理小说《无人生还》中,阿加莎·克里斯蒂灵活自如地将多种细节描写手法综合运用,塑造出了多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本文对外貌细节描写、行动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三种细节描写手法在小说《无人生还》人物个性塑造中的运用情况逐一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