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胡三嫚 《高教探索》2012,(1):128-133
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大学生社团参与质量及其人口学差异进行了分析。以665名大学社团成员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提炼并确认了大学生社团参与质量的四维度结构模型:明确参与目标、选择优质社团、实施过程影响与达成预期成果。自编的大学生社团参与质量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社团参与质量在人口学变量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社团中身份不同及在社团活动中投入时间不同的大学生其社团参与质量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网络参与态度是公民对待网络参与的具体反应,而社会信任和主观幸福感是影响网络参与态度的重要因素。基于CGSS2017数据,对反映公民社会信任、主观幸福感与网络参与态度的数据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社会信任对网络参与态度和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社会信任水平越高的公民对待网络参与的态度越积极,主观幸福感越强。主观幸福感对网络参与态度具有显著的反向影响,主观幸福感越强的公民对待网络参与的态度越消极。在影响网络参与态度的同时,主观幸福感会削弱社会信任对公民网络参与态度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强主观幸福感公民对网络参与的不认可、网络参与对公民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异质性以及主观幸福感年龄差异带来的影响,都是导致主观幸福感对网络参与态度产生削弱效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贫困大学生社团参与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浙江F大学参与校级社团的2828名会员进行档案分析,并对其中222名贫困生会员和280名非贫困生会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经济状况的大学生在社团参与人数、性别、年级、专业、任职、类型和参与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社团参与态度上,不同经济状况的大学生在社团参与认知和社团参与情感两个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社团参与行为倾向上,贫困生明显低于非贫困生;不同年级的贫困生在社团参与及各维度上差异显著,在社团参与行为倾向和总体社团参与态度上性别和生源地存在交互作用.最后针对差异分析原因,探讨了促进贫困大学生社团参与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大学生健康焦虑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检验大五人格在其作用机制中的调节效应,在我国新冠疫情的感染暴发期,对国内六所高校的201名大学生进行健康焦虑、主观幸福感和大五人格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健康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焦虑阈值;(2)大学生健康焦虑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3)神经质人格在大学生健康焦虑和主观幸福感之间有显著正向调节效应,外倾性人格在大学生健康焦虑和主观幸福感之间有显著负向调节效应。研究揭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大学生人格在健康焦虑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调节效应。这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特别是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增强大学生应对风险事件能力,提升其主观幸福感提供了学理依据。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能力实证研究:基于社团参与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视角分析其作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路径,并通过对322名高校学生社团成员的问卷调查,运用层级回归分析法,从实证角度考察了大学生社团参与状况(社团参与数量、投入社团时间、在社团中的身份以及社团参与质量)与其就业能力之间的关系,并提炼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6.
丁珂 《职业技术》2010,(6):58-60
目的:探讨高三学生不同群体间的自我概念和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其关系,为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作参考。方法:用自我描述问卷Ⅱ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164名高三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高三学生自我概念的城乡差异显著,文理科学生在学业自我概念上差异显著,应届生和复读生在非学业自我概念上差异显著;科别、是否复读和家庭所在地对主观幸福感均无显著影响。②高三学生的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一般自我概念、数学自我概念、情绪稳定性和诚实可信赖能显著正向预测总体情感指数;与父母关系、情绪稳定性、数学自我概念能显著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结论:高三不同群体的学生在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不同维度存在着显著差异,自我概念和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相关,前者能显著预测后者。  相似文献   

7.
采用控制圈问卷和主观幸福感简易量表对34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发展特点及控制圈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性别和专业在人际控制、社会政治控制、生活满意度和健康感受上差异显著;控制圈的三个维度与正面情绪显著正相关,与负面情绪显著负相关,人际控制与生活满意度、健康感受显著正相关;个人效能和人际控制感对总体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所以,大学生的控制圈影响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8.
调查与考察北京市流动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流动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在各指标上均低于城市儿童,且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教育资源指数显著正向预测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显著负向预测内、外化问题行为;师生关系满意度显著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和自尊,显著负向预测内化问题行为;师生冲突性显著正向预测外化问题行为,显著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师生支持性显著正向预测自尊;学习效能感显著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和自尊;学习自信心显著正向预测自尊,显著负向预测内、外化问题行为;学习兴趣可显著负向预测外化问题行为。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与考察北京市流动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表明:流动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在各指标上均低于城市儿童,且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教育资源指数显著正向预测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显著负向预测内、外化问题行为;师生关系满意度显著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和自尊,显著负向预测内化问题行为;师生冲突性显著正向预测外化问题行为,显著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师生支持性显著正向预测自尊;学习效能感显著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和自尊;学习自信心显著正向预测自尊,显著负向预测内、外化问题行为;学习兴趣可显著负向预测外化问题行为.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实证调查的方法,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状况。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水平较高,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则均处于中等水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SCL-90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生活满意度和负性情感以及生活满意度的各因子与SCL-90及其各因子也均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主观幸福感水平可作为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预测源,同样心理健康水平也可预测被试者的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物量表(CSOCSS)、大五人格问卷(BFL)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S),随机抽取福建地区六所高校100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探讨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物与大五人格、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显示:(1)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物与神经质、开放性呈显著正相关,与责任心呈显著负相关;(2)神经质和网购后的负面情绪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而外倾性和责任心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3)网络强迫性购物在神经质、责任心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结果说明在神经质和责任心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网络强迫性购物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运用反应/不反应联想任务(GNAT)和量表法对66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在确认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结构的基础上,从内隐社会认知的角度出发,探讨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模型。结果发现:(1)自尊结构是双重的,存在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两种成分;(2)主观幸福感结构也是双重的,存在外显主观幸福感和内隐主观幸福感两种成分;(3)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最佳预测模型是:外显自尊预测外显主观幸福感,内隐自尊预测内隐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主观幸福感显著正相关;大学生高时间管理倾向者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低时间管理倾向者;大学生时间效能感对其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374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核心自我评价(神经质维度例外)和主观幸福感的各因素之间显著正相关;2.大学生的领悟社会支持、核心自我评价对其主观幸福感及其各因素具有显著预测作用;3.核心自我评价是领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部分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不同来源社会支持与听障青少年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及亲社会行为的中介作用和自我接纳的调节作用,采用社会支持量表、自我接纳量表、亲社会行为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积极/消极情感量表对359名听障青少年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均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听障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且家庭支持的预测作用更强;(2)亲社会行为分别在家庭支持、朋友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3)听障青少年自我接纳可以调节中介模型中朋友支持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即相对于高自我接纳个体来说,朋友支持可以显著正向预测低自我接纳听障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本研究揭示了不同来源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机制,为促进听障青少年社会参与和融入、提升其主观幸福感提供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探讨大学生依恋风格、心理卷入与其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在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和心理卷入均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依恋风格和心理卷入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着交互影响;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心理卷入等能有效预测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时间管理倾向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时间管理倾向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采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和幸福感指数量表(Index of Well-Being)对118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测量。结果:①时间管理倾向上只有时间监控感中的计划、反馈性两个子维度及时间效能感中的时间管理效能子维度在性别上差异显著(P〈0.05),其他子维度及幸福感指数不存在性别差异。②时间管理倾向与主观幸福感在年级方面无显著差异。③高、低时间管理倾向者在主观幸福感上差异极其显著(P〈0.01)。④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⑤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感、时间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回归效应。结论: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主观幸福感有着密切的联系,前者对后者有很强的预测和解释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420名中职生为对象,考察其主观幸福感,以及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因素。运用回归分析等统计处理数据。结果发现:(1)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与主观幸福感及其各因子有显著相关,客观支持无显著相关;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具有预测主观幸福感及各因子作用。(2)中职生的同学关系和学习负担与主观幸福感及其各因子具有显著相关,其中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秩序和纪律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学习负担、竞争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同学关系可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竞争可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大学生角色认同问卷,对521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目的是为了探讨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角色认同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角色认同存在高相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角色认同的不同维度在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角色认同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因此,角色认同,是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河西学院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6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论:1.年级在主观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性别在主观幸福感上存在显著差异,专业在主观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上不存在差异;2.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和自我效能感之间都存在显著相关;3.主观幸福感中的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松弛和紧张维度对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