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何璇 《传媒》2007,(4):61-62
中国计算机协会对于WEB2.0的定义是:"互联网2.0(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现,互联网2.0内在的动力来源是将互联网的主导权交还个人,从而充分挖掘了个人的积极性,广大个人所贡献的智慧和个人联系形成的社群的影响就替代了原来少数人所控制和制造的影响,从而极大解放了个人的创作和贡献潜能,使互联网的创造力上升到了新的量级."  相似文献   

2.
赵亚丽  许继楠 《今传媒》2007,(10):51-54
关于Web2.0,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其中一个有代表性的观点是,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  相似文献   

3.
2004年,O’Reilly公司和MediaLive国际公司之间的头脑风暴产生了Web2.0的概念。2005年,中国互联网界对Web2.0的讨论甚嚣尘上。2006年被视为中国互联网Web2.0的真正爆发期。各种各样的Web2.0应用模式正慢慢地改变着中国网民的生活。但Web2.0究竟是什么?中国互联网协会公布的《2005——2006年度中国Web2.0发展现状与趋势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将其定义为“互联网2.0(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  相似文献   

4.
从Web1.0到Web2.0的跨越,使长期以来受众被动接受网络信息的单线传播方式转变为受众可以参与其中的互动共享传播方式;而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集中控制和主导的互联网体系则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  相似文献   

5.
共有媒体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泳 《现代传播》2007,(5):116-120
本文把各种基于数字技术、集制作者/销售者/消费者于一体、消解了传统的信息中介的媒体系统称为"共有媒体",它具有超文本、多媒体与互动性三大特征.在Web 2.0时代,共有媒体意味着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体系的升级换代,即从原来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能和力量主导的体系.它赋予了媒体公众的视角,媒体的价值不再由控制内容产生,而是来自于培养用户.  相似文献   

6.
Web2.0在高校图书馆应用案例举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新技术的推动和原有技术的新应用,互联网已经进入到了Web2.0时代,Web2.0不只是技术或解决方案,更是一套理念体系。我国图书馆界对Web2.0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文章在概述Web2.0产生的社会背景与Web2.0为图书馆带来的机遇挑战基础上,举要了部分Web2.0在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典型应用案例,最后分别从服务理念、技术等方面分析了Web2.0在我国高校图书馆成功应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国已经正式由Web1.0N代跨入了Web2.0时代。Web1.0指的是网络媒体以自身具有公信力、影响力的平台进行的大众传播,其主要信息的发布者依然是传统媒体的信息发布者,其它以个人作为传播主体依然显得比较弱势,受众对以个人为传播主体的信息接受和信任也略显不足;而Web2.0指的是网络媒体构建起了一个“参与式结构”,  相似文献   

8.
朱宁 《兰台世界》2010,(12):80-80
Web2.0是一个网络平台。一些人把Web2.0看做是WWW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在它出现以前,Web1.0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互联网资源始终控制在少数人手中,网民很少能拥有自己的声音。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2.0通常被定义为Web2.0的理念和技术在图书馆行业中的应用。它既是一种新的服务理念,又是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因特网技术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而且这些技术应用充分强调了以用户为中心、服务的创新和用户的参与。图书馆2.0利用Web2.0的技术和理念为图书馆用户提供按需定制的信息服务,如以因特网为平台,利用集体智慧、用户添加数据、支持社会性网络、  相似文献   

10.
《信息系统工程》2005,(11):22-25
在这个新兴的领域里,搀杂了各色人等。有人希望借助Web2.0实现自己创业的梦想。有人因为没有挖到互联网的第一桶金而耿耿于怀,希望Web2.0能够补偿他们的损失。那些身在Web1.0的企业,则各怀心思。有的希望尽早让Web2.0变成一个泡沫,有的则希望能够搭上这班火车。  相似文献   

11.
针对Web2.0网站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文章引入了新型的BI理念,目的是促进web2.0网站的开发。文章首先以图解的方式对BI做了概述。并阐述它在互联网时代中的作用,同时列举了目前Web2.0网站遇到的种种问题。接着,本文着重对数据仓库、数据挖掘、联机分析处理这三项技术在网站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针对每一项技术列举了相应的案例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总结了引入BI理念到Web2.0网站开发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Web2.0下的网络广告投放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eb2.0是相对Web1.0(2003年以前的互联网模式1的新一代互联网应用的统称.是一次从核心内容到外部应用的革命。随着Web1.0向Web2.0的升级,广告主在广告投放上有了更多选择.投放策略也应随之变化。  相似文献   

13.
Library2.0是Web2.0技术/理念应用于图书馆所延伸出来的一种新的服务理念,该理念首先发端于图资博客圈内.文章总结、分析了各位图资博客的观点,阐述了Library2.0/Web2.0的基本理念及如何构建Library 2.0的基本思想,并对2.0时代的图书馆精神作了一个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4.
第一代互联网——Web1.0类似传统媒体,由软件技术提供平台、精英主导策划内容、专人采集生产内容、用户浏览获取信息。Web2.0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网站从单纯的“阅读式互联网”向“可写可读互联网”发展。  相似文献   

15.
Web 2.0时代对编辑活动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b2.0时代的到来使普通民众有了作为网络传播者的可能,在网络上他们成为传播活动的主体,这种传播者的泛化给传统编辑理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1.Web2.0的特点Web2.0是相对于Web1.0(2003年以前的互联网模式)的新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它代表着互联网发展的新理念,其核心是网络的智能化和社会化。具体来说,从模式上是单纯的“读”向“写”、“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迈进;从基本构成单元上,是由“网页”向“发表/记录的信息”发展;从工具上,是由互联网浏览器向各类浏览器、RSS阅读器发展;在运行机制上,…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竞争情报信息搜集越来越向网络信息资源转移。Web2.0相关技术的应用和Web2.0网站的相继出现给竞争情报信息搜集工作带来新的环境。文章主要从Web2.0的基础理论对竞争情报信息搜集的影响和Web2.0核心技术在竞争情报信息搜集中的应用两个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以期对现实情报信息搜集工作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Web2.0技术推动政府进入政府2.0时代,创新了政府的服务方式和服务理念,提高了政府与社会互动交流的能力.本文阐述了Web2.0技术的主要形式和基本理念,以及Web2.0技术在政府网站建设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8.
Web2.0时代的网络新闻传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互联网由于与生俱来的在传播新闻信息上的优势,因此在应用之初就在新闻传播领域崭露头角,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互联网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更大的空间,新闻媒体开始在网络上进行传播,并成为网络新闻的主要信息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将网络定义为“第四媒体”,充分肯定了互联网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重要地位。2004年10月,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全球第一次Web2.0大会上提出了Web2.0的概念,Web2.0以个性化、去中心化和信息自主权为主要特征,使原本散布在社会各个角落的、被忽视遗忘的大众智慧的价值“碎片”有效聚合和利用起来,从而翻开了一个新的传播时代的序幕。  相似文献   

19.
2003年以来,网络传播由Web1.0时代过渡到Web2.0时代,由用户单纯浏览网页的一点对多点模式过渡到让用户参与创造内容的多点对多点模式,即全民DIY。不少学者对于Web2.0时代可能带来的新闻传播权和话语权的回归表现得欢欣鼓舞,有学者称Web2.0时代最大的改变是“全民出版”、“全民共享”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20.
黄敏  都平平 《图书与情报》2011,(1):66-69,103
我国图书馆事业正处于由传统Lib1.0向Web2.0环境下的Lib2.0发展的关键时期,网络个人数字图书馆作为Lib2.0读者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基于当前国内典型的网络个人数字图书馆站点Alexa网站的排名及流量统计数据分析,探讨了我国网络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促进网络个人数字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几点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用户对网络个人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及服务理念的认知程度普遍偏低是造成其难以拥有大量忠诚、稳定用户并限制其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广泛宣传,增加反向链接数量;不断完善服务平台,满足主流用户需求;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鼓励用户参与贡献成为促进网络个人数字图书馆事业快速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