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梅  林永红 《东南传播》2012,(12):60-63
长久以来,我国慈善报道作为一个特殊的报道领域一直处于边缘位置。然而实践证明,新闻媒介对慈善的报道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们对慈善的认知和态度。本文针对现阶段中国慈善公信力频亮红灯的现状,以央视对"郭美美事件"的报道为研究样本,通过内容分析,探讨媒体在报道慈善事件时的角色定位以及媒体提升中国慈善公信力的着力点所在。  相似文献   

2.
叶柳  杨击 《新闻大学》2012,(4):64-70
"胡润百富榜"以一种暧昧的外媒中文版的身份,首次在中文媒体语境中以单纯的技术含义指称"富豪"身份;本土的各种中文媒体围绕"胡润百富榜"所展开的报道,反映、呈现也改变着中国社会对待富人阶层的表述和心态;通过"框架理论"视野的内容分析发现,围绕着"胡润百富榜"榜单,媒体关于富人阶层形象的议题主要关涉行业变化、经济变化、对富豪的态度、致富史、生活方式、政策法规、是非困境等七项主题内容;而是一年以来,媒体对"胡润百富榜"的报道重点呈现了这样一种变化模式:即从对富豪的态度,到对创富史的探寻,一直到对经济和行业变化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从来没有哪一顿晚饭会让中国的超级富豪们如此矛盾。9月29日下午举办于北京的一个原本单纯的聚会,因为巴菲特和盖茨的慈善行为变得越来越复杂和沉重。有人郑重其事地“裸捐”,有人低调地婉拒推辞,但更多的中国富豪,则选择了沉默。  相似文献   

4.
《福布斯》撤销慈善榜不是因为制作困难,是因为对中国慈善事业的推动作用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而这跟中国慈善的软环境不无关系在日前发布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中国富豪数量荣登亚洲榜首;而5月7日,《福布斯》中文版宣布将不再制作中国慈善榜单。这两条消息让人不由得产生这样的联想:中国的富豪们成功地改变了《福布斯》富人版图,但仍缺乏古道热肠——是否果真如此?  相似文献   

5.
王瑞 《报刊之友》2014,(3):39-40
当前中国慈善业已步入稳步发展时期,慈善公益项目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本文缘起于对媒体呈现的慈善报道的关注。市场经济浪潮下利益分化严重、人们的价值取向多元,大众媒体对多元慈善的报道给受众的心理及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受众对慈善报道的态度和行为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受众心理出发,了解受众需求,剖析受众接触慈善报道的心理机制,探讨媒体慈善报道带给受众的各种心理效应,从而为进一步完善慈善报道提供相应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6.
我曾在一家公益类报社停留过一年,这家报社给我的最深感受是:一群穷人在热火朝天地搞着中国的慈善事业,而这群人本身未必不需要救济。当一个穷人倾其所有行善时,他的行善成本是巨大的,但他的善举却不一定作用巨大,于是也很难将公益事业做大,更难引起人们的感动与注意。当一个亿万富豪拿出总财富的百分之一来行善时,他一定会引起万众瞩目。这是总量所决出的通常效应。对比“国际惯例”,中国富豪的“慈善成本”是高是低由此一目了然。美国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每年拿出将近一半的利润搞公益事业,中国的富豪其横向之比难以匹敌。这倒充分说明了一个现实行善的形势,即: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富豪要倾尽全力搞公益,  相似文献   

7.
标语“从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良标语,态度生冷横硬,语句粗劣不雅;不良标语,违反民本思想,伤害民众感情。中国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盛产标语口号,而对待不良标语的态度,是这个国家精神自省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8.
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等级社会,在这个社会里礼是社会规范,也是政治统治的重要工具。统治者将社会分为不同范畴等级,其中良贱就是一对范畴。中国封建法律中良贱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对待的态度差别很大,体现了明显的不平等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等级社会,在这个社会里礼是社会规范,也是政治统治的重要工具。统治者将社会分为不同范畴等级,其中良贱就是一对范畴。中国封建法律中良贱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对待的态度差别很大,体现了明显的不平等性。  相似文献   

10.
更正是现代西方传媒新闻生产流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媒诚实可信、负责任的表现。下面是西方一些著名传媒有关更正的相关规范。一、对更正的态度对错误进行更正是新闻报道准确性原则的要求和体现。因此,对待更正的态度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如何对待新闻报道准确性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更正是现代西方传媒新闻生产流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媒诚实可信、负责任的表现。下面是西方一些著名传媒有关更正的相关规范。一、对更正的态度对错误进行更正是新闻报道准确性原则的要求和体现。因此,对待更正的态度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如何对待新闻报道准确性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美国两家有影响的新闻媒体 2 0 0 0年对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两次采访 ,有趣地显示出美国媒体对中国报道的差异。两位采访者都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但动机和方式大不相同。一类比较现实 ,对待中国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 ;另一类则受对中国固有观念的左右 ,未能摆脱以往冷战意识形态的束缚。从中可见两类美国新闻工作者在对待中国以及他们的记者角色上的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13.
新闻榜     
《中国新闻周刊》2005,(4):12-12
李嘉诚:捐出香港富豪历年最大一笔慈善款;李达昌:四川省前副省长被捕;郝海东:因欠债被限制出境?格拉纳:美国虐囚主谋获罪;张新:履新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闻周刊》2012,(25):46-47
日前,《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的颁布,对于推动中国的宗教慈善是一个重要信号。用业内人士的话来说,这个文件解答了"让不让宗教做慈善"的疑问。  相似文献   

15.
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自1985年9月10日第一个教师节以来,今年已经整整30个年头了。新中国建立初期至今,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过坎坷也在快速的发展。一个国家对待穷人的态度,考验一个社会的良知;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就考验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了。教师地位的提高是社会文明程度提升的直接表现。  相似文献   

16.
散财之道     
阿龙 《中国广播》2006,(9):62-63
6月25日世界第二富豪巴菲特宣布,将捐出自己财产的85%。这笔巨额的善款高达370亿美元,媒体纷纷称这是“股神”巴菲特有生之年最大的一笔“投资”。就在巴菲特捐款的前几天,上海一位退休的普通记者俞先生也将自己积攒了一辈子的50万元拿出来,设立了助困慈善基金。一个是西  相似文献   

17.
庞清辉 《中国新闻周刊》2010,(35):32-32,34-36
中国的文化传统从来不缺少慈善的基因,只是中国存在着一个不确定的、含糊的、真假难辨的,同时受到制约的慈善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中国20多年来的改革,就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富豪,但是他们当中许多人总是显得那么的脆弱,他们总是难以将自己的“财富”暴露在阳光之下。随着不少“富豪”的落马,人们发现在这些“富豪”当中,许多财富的来源让大众耐人寻味。在牟其中们、杨斌们、周正毅们一个一个地倒掉后,也难怪许多“富豪”们再也不愿媒体过多地去谈论他们的财富。  相似文献   

19.
道高于德     
一个人若能以对待其他公民的态度对待最高统治者,这就够了。对统治者和国家机器有任何多余的敬意与效忠都会腐蚀权力,削弱公民的自立的人格、自由和尊严……有道之德是君忠民,无道之德才是民忠君。  相似文献   

20.
胡润的故事     
欧美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开始有一个富豪排行榜,刊登在《福布斯》杂志上。随着时光的流逝,《福布斯》的富豪排行榜从开始单纯的财富数字排名到关注富豪们财富的来源、过程、税收以及对社会的贡献等深层次的内容。《福布斯》的读者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感悟。自1999年开始,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