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2008年4月25日,OCLC 2007全球信息报告--<网络世界的共享、隐私与信任>中文版发布仪式在清华大学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2.
<正>清华大学图书馆北馆(李文正馆)由著名华人金融家、实业家、印尼力宝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文正先生捐资建设,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设计师、清华大学教授关肇邺先生领衔设计,于2016年年初落成。与图书馆原有建筑连成整体,共同组成清华大学图书馆体系中的总馆,为读者提供温馨且充满吸引力的学习、研  相似文献   

3.
清华大学图书馆新版英文网站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清华大学图书馆新旧版英文网站的比较,着重从系统架构、外观布局、内容管理、功能集成等方面描述了清华大学图书馆新版英文网站的特色与亮点,介绍了清华大学图书馆在构建新版英文网站中所做的创新性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何玉  高瑄  郑小惠 《兰台世界》2012,(25):64-65
2012年适逢清华大学图书馆诞辰100周年。根据清华图书馆相关历史资料记载,在这一百年的历史中,这座图书馆经历了清华学校图书室、清华学校图书馆、国立清华大学图书馆、西南联大图书馆和清华图书部[1]119、国立清华大学图书馆以及解放后的清华大学图书馆等阶段。在这座图书馆的百年历程中,迄今为止,前后共有21人担任过图书馆(室)的负责人,前期称为主任,后期称为馆长。其中既有朱自清、潘光旦等大家学者,也有戴志骞、洪有丰、袁同礼等图书馆界的知名专家。可是,关于其中最早的一  相似文献   

5.
2008年4月25日,OCLC2007全球信息报告——《网络世界的共享、隐私与信任》中文版发布仪式在清华大学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发布会由OCLC北京代表处、清华大学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论坛》、共同组织,应邀出席的有关方面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代表近百人,OCLC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丘东江、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姜爱蓉和《数字图书馆论坛》副社长乔晓东到会作了重要发言,  相似文献   

6.
清华大学图书馆在中国图书馆近代化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利用清华大学图书馆和清华大学保存的第一手资料,对清华大学图书馆初创时期的图书室建立时间、最早的图书室地点、最早的图书室图书、图书室第一任主任黄光、第二任主任戴志骞、图书馆一期建筑工程、"清华学校图书室"改称"清华学校图书馆"的时间等关键问题进行辨析,澄清现有研究中有误或含糊不清的史实、观点和结论。  相似文献   

7.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9,(5):102-108
清华大学图书馆收藏的民国时期文献主要来自历史积累,与清华大学的百年历史息息相关,具有馆藏结构合理,版本样态丰富,馆藏源流渠道广泛等特征;就资源类型而言,清华大学图书馆收藏的民国刊物稀见性强,民国图书签名本多,清华大学学生毕业论文、图书馆史档案、民间契约文书与老照片各具特色。这些民国时期文献是研究清华大学图书馆史、校史以及中国近代教育史的重要史料,逐渐得到研究者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8.
以清华大学图书馆微博为例,对其服务内容、服务效果和特征介绍、分析。认为将微博服务作为一项日常基础工作来开展,在各个环节和细节努力,并坚持下来,是清华大学图书馆微博服务带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清华大学图书馆系统方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清华大学图书馆系统组成清华大学图书馆是学校文献信息服务的重要基地 ,是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必需的重要基础设施。近十年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清华大学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和电子化的步伐不断加快 ,信息服务设施条件获得较大程度的改善 ,电子和网络文献信息资源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图书馆已成为校园网上信息资源最丰富的站点之一。清华大学图书馆向校园网络用户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馆藏书刊目录查询 :包括中外文图书、期刊、音像资料的目录信息查询和图书的网上续借、预约、推荐订购以及网站链接。2 光盘数据库…  相似文献   

10.
2012年11月2日上午,清华大学图书馆建馆100周年庆典在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举行.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鲁炜,校长陈吉宁,副校长谢维和、程建平出席庆典活动.陈吉宁高度评价了清华大学图书馆百年来为学校发展做出的贡献,指出大学是传播和创新知识的场所,一所好的学校,一定有值得骄傲的图书馆.一代代清华师生在图书馆汲取知识的力量,坚定真理的追求,陶冶了深厚的科学文化修养和独特的内在精神气质,积淀了"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留下了一段段脍炙人口的佳话.清华大学图书馆不但是人们眼中百年清华的重要标志,而且已经成为广大清华人心中的精神家园.希望图书馆认真总结百年历程特别是新时期发展经验,围绕师生需要和社会需求,把握知识创新和图书信息服务的未来趋势,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推进研究型、数字化、开放式图书馆建设,努力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国际化水平,为提升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引领社会风尚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早期清华图书馆曾几易其名.在近年来出版的一些相关书籍中,对此问题的记载,与早期文字档案材料记载出入甚大,异议颇多.笔者通过认真研究认为,清华图书馆最早建于1912年,称"清华学校图书室",1916年暑假以后,改称"清华学校图书馆",1928年改称"国立清华大学图书馆",1929年1月开始,图书馆对外往来文书,正式使用"国立清华大学图书馆"印章.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电子化、网络化环境下的采访工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结合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实际,论述了在电子化、网络化环境下,图书馆采访工作的职能转换,及资源、人员、作业技术的管理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清华大学图书馆系统方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清华大学图书馆系统组成 清华大学图书馆是学校文献信息服务的重要基地,是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必需的重要基础设施。近十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清华大学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和电子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信息服务用设施条件获得较大程度的改善,电子和网络文献信息资源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图书馆已成为校园网上信息资源最丰富的站点之一。 清华大学图书馆向校园网络用户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1馆藏书刊目录查询:包括中外文图书、期刊、音像资料的目录信息查询,和图书的网上续借、预约、推荐订购以及网站链接。1.2…  相似文献   

14.
清华大学图书馆捐赠管理及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清华大学图书馆捐赠管理及服务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提出整个系统的技术架构,并对该系统关键功能模块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5.
在西南联大时期,清华大学图书馆以一种独特的形态延续着,即清华图书部。它在战争年代,具有独特的价值与历史合理性,不仅为西南联大图书馆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而且为战后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复建积蓄了力量。  相似文献   

16.
学生读者深度参与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创新,有利于促进图书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直接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实践,图书馆因此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基地.该文全面介绍学生深度参与清华大学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创新的案例,探讨相关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馆际互借网络数据库服务和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传统的馆际互借模式已无法适应信息时代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的要求。清华大学图书馆结合多年来在馆际互借工作中积累的实践经验,利用互联网络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开发出基于Web的“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际互借数据库服务和管理系统”。该系统的使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馆际互借工作的效率、质量和服务水平,而且使其更加规范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基于Web2.0理念的清华大学图书馆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对Web2.0和现代图书馆发展理念的认识,以及清华大学图书馆基于Web2.0理念在应用RSS,Ajax,libX技术以及OPAC创新应用和SFX扩展应用方面的实践.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以“保钓、统运”文献作为主题特色资源收藏的机构,在收藏数量与种类上领先的当属两岸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清华大学图书馆收藏的“保钓、统运”特色文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史料价值高.这批文献主要由印刷型文献、视听型文献以及实物资料等三种类型构成,其中“保钓、统运”刊物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影响最大,呈现出分布地域广,出版持续时间长;内容主题丰富,热点文章相互转载多;刊物文章多用笔名,作者自我保护意识强;刊物制作多集体完成,同期刻印笔迹各不相同;刊物受众华人为主,出版语言多为中文等特点.这批文献正在获得相关领域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实时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在图书馆服务中发挥着积极且重要的作用。清华大学图书馆基于开源软件A.L.I.C.E.开发出实时智能聊天机器人"小图",提供参考咨询、图书搜索、自我学习等多种服务,并将其推广至社交网络,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