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从八个方面概括了新时期社会主义公民应当具备的综合素质。“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那就是强调了社会主义道德核心;将社会主义公民的外在行为规范提升为内在的精神需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具有民主素质的公民的根本支撑,而具有民主素质的公民的获得倚赖“公民教育”。为此,作为承担公民教育重责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进行创新,必须树立“公民教育”的理念,强调“民主教育”的内容,运用“民主实践”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该学区把提高学生法律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将法制教育引入课堂。学区把法制课纳入课程计划,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从“在家做个守规的好孩子、在校做个守纪的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守法的好公民”三个方面对学生开展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所以,就从如何“一题多解”和“一题多问”两个方面阐述一下数学对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翻翻上海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编的全日制九年制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培养目标栏内发现有这么一段话:“对学生进行德、智,体诸方面的教育,使他们成为有良好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公民。”哦,我猛然醒悟,我们现在进行的是公民教育呀!说得全面些,那就是公民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6.
“数学文化”做为一门学科(或素质)有它自己的发展规律和结构,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它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对它的认识、了解和掌握是现代公民必备的文化素质。本文从5个方面阐述了“数学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公民的素质,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提高公民素质打基础。作为中小学基础学科的语文,对形成和发展中小学生的素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如何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困扰中挣脱出来,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如何将语文教学纳入素质教育轨道?我认为必须解决好几个问题。首先,必须致力于构建语文教学的目标体系。“素质”包括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包含着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素  相似文献   

8.
党中央在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普通中学是基础教育,应该把培育“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两个素质”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那么,普通中学怎样才能促进一代人素质的提高呢?关键在于深入开展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赋予普通中学以新的生机和活力。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国公民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与公民素质相关的一些社会问题却日益突出。为了全面提高公民素质,作为公民教育主战场的学校公民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国家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学校公民教育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小学作为公民素质塑造的起始阶段,肩负着公民教育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0.
我国“富二代”素质教育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新兴的富裕阶层,“富二代”引起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其在公众舆论中多以负面形象出现。“富二代”自身存在的素质问题集中体现在公民意识淡漠、人文素养欠缺、管理素质堪忧、法律意识不足等方面,其原因既有社会因素也有自身内在原因。加快相关制度的构建完善、探索合理有效的继续培训教育机制和“富一代”“富二代”自身的完善强化将是解决“富二代”素质缺陷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