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代图书的贸易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以及一些西方国家的影响.清政府对图书进口的控制主要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而对图书进出口税收的调整或免除,有利于图书进出口贸易.表1.参考文献18.  相似文献   

2.
数字贸易是推动中国和中亚国家经济复苏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建立国际合作竞争优势的关键途径。借助国际竞争力相关指标,基于“熵值法”测算,对比2005年到2019年间中国和中亚国家的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水平,得出中国数字贸易竞争力水平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并对中亚国家长期保持领先地位。基于“钻石模型”选取重要影响因素,对中国和中亚国家分别构建计量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数字贸易竞争力方面,服务贸易出口额、数字贸易依存度、每十人宽带用户数对中国和中亚国家数字贸易竞争力具有正向影响,由于数字贸易人才供求不匹配,导致高等教育入学率对中国和中亚国家产生负向影响。因此,在多层次数字贸易合作平台搭建、共建数字贸易基础设施、数字贸易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有助于推动各国数字贸易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由日本日中近现代史研究会、日本ABC 企划委员会和吉林省档案馆共同编纂的《吉林省档案馆藏七三一部队罪行铁证》一书,10月15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公开发行,同时,在日本也出版了该书的日文版。这是吉林省档案馆收藏的七三一部队罪行档案第一次结集出版。1945年8月,日本战败前夕,为了掩盖其罪行,日本关东军下令焚烧档案罪证。因  相似文献   

4.
国外媒介     
《新闻与写作》2006,(11):51-51
由于日中经济的相互依赖性显著增强,日本业界对更专业的中国产业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为此日本各专业报纸近日相继在上海设立支局。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10月18日,2011年全球百家华文书店中国图书联展日本站启动仪式在东京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公司主办,日本中国书籍恳话会和人民中国杂志社协办,新闻出版总署、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日中友好协会和贸易促进委员会等有关单位派代表出席了该仪式。  相似文献   

6.
日本亚洲调查会和每日新闻社在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结10周年的1988年和日中邦交正常化20周年的1992年,两次与中国有关研究机构合作进行了日中相互印象调查。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了解日本人和中国人彼此抱有什么样的看法,以及这种看法是如何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的。近些年来,日中两国在经济、文化、人员往来等方面的交流有了迅速发展。但交流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障碍。除了政治经济体制、发展水平的不同以外,相互  相似文献   

7.
棉纱布是日军侵华战争重要的战略资源,汪伪棉纱布贸易政策完全是为满足日本帝国主义维持战争的紧迫需要而产生的,其政策内容和手段主要是限制移动、强制收买和控制配给,并突出殖民性、掠夺性和欺骗性的特点,实际上它是日本对华经济统制政策的翻版。汪伪棉纱布贸易政策的推行,在竭力满足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需要的同时,却使中国的民族经济遭到巨大破坏,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10月18日,2011年全球百家华文书店中国图书联展日本站启动仪式在东京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公司主办,日本中国书籍恳话会和人民中国杂志社协办,新闻出版总署、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日中友好协会和贸易促进委员会等有关单位派代表出席了该仪式。  相似文献   

9.
明朝前期,中日贸易在传统的朝贡体制下进行.但在16世纪中期,日本白银的发现引发了明朝民间商人前往日本贸易的热潮.嘉靖倭患虽然刺激了明朝海外贸易政策的变革,但更使初到中国的葡萄牙借此机会垄断了中日贸易.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影响力的增强,人民开始重视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十八大报告中就明确指出,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要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之一,文化不仅要惠及国民,而且要走出国门。在此背景下,作为软实力重要衡量因素的出版交流自然值得关注。中日同属世界经济强国,两国在历史上分享着儒家文化背景,日本一直是我国图书贸易的重要伙伴。新中国成立以来。  相似文献   

11.
张宏伟 《出版科学》2011,19(2):46-51
首先对需求偏好相似理论进行分析和拓展,并将该理论应用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图书版权贸易中,进而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的图书版权贸易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对中国的图书版权贸易结构不仅适用,而且以该理论为基础进行修正后的模型分析可以较好地测度中国图书版权贸易的影响因素、影响程度及影响路径,进而以此为依据提出促进中国图书版权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曰本顽固坚持侵略史观的历史背景骆为龙日本战败50周年已经过去,但是,日本对其过去发动的侵略战争的错误认识仍未改变。从1986年至今10年间,日本内阁的大臣中,由于涉及中国或朝鲜历史的错误发言而受到处分的人竟达六人之多,最早的是中曾根内阁的文部大臣藤尾...  相似文献   

13.
明代海外贸易十分发达,早期的海外贸易以朝贡贸易为主,中后期由于国内经济形势恶化,明政府的海禁政策开始松动,私人香药贸易进入高速发展期。香药贸易对于促进中国和东南亚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葛思贤 《新闻世界》2013,(7):258-260
【摘要】NHK政治题材纪录片是国家对民众进行劝服和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它对日中、日美关系的剖析和解读,或多或少地受到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的影响。在这些纪录片中,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被塑造成威胁的来源,而日美同盟则成为日本在外交和军事上的重要安全保障。“亲美敌中”的框架在这样的叙述方式中被建构起来,影响并塑造着观众对于日中、日美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考察中国与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具有代表性的国家近八年的图书版权贸易的数量及内容,揭示出版权贸易出现的新趋势,探讨了版权贸易所显现的文化处境及其可能存在的转机。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日益推动数字版权贸易的发展,相关数字版权贸易理论研究滞后,难以准确解释新版权贸易现象,并更有效地指导中国在双循环新格局下版权贸易的高质量发展实践。本文聚焦数字技术变革对版权贸易基本理论发展的影响,力图助推中国特色数字版权贸易理论体系的创建。通过对数字版权贸易内涵和特征的概括,提炼出数字版权贸易发展中的重要科学问题,构建数字版权贸易理论体系框架,阐释双循环新格局下中国数字版权贸易理论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在中美出版物与版权贸易中,中方一直是逆差,特别在版权贸易方面,中国引进远远大于输出.由于统计方面的原因,许多出版物进出口数据缺乏,特别是中美之间的统计数据很少,因此,本文有些数据使用了美国有关方面的统计.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产品的竞争力给国际范围内劳动工资的上升带来了压力,但中国的进口也在扩张,为其他国家经济提供了机会。例如:中国在同马来西亚、韩国和泰国的贸易中有大量赤字;自加入世贸以来,中国从日本的进口以年均40~50%的速度在增长。中国的汽车市场正在起飞,但大部分部件却都要进口  相似文献   

19.
一群无耻的日本人选择一个敏感的时刻,在一个以风景秀美、经济发达而著称的中国南部城市公然集体嫖娼,不能不引起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的极大愤慨。 这些日本人的这种扭曲的心态可以上溯到侵华战争期间,日军喜欢玩的比赛是屠杀中国人的“千人斩”游戏——集体杀人,看谁先达到屠杀个人的目标。后来日本虽然战败,  相似文献   

20.
正文化交流过程必然伴随着文化贸易活动,但古代有文字记载的文化贸易活动却付之阙如。文化贸易是随着近代版权保护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而兴起、发展和兴盛起来的。当今社会,文化贸易尤其是知识产权贸易已经和实物贸易、服务贸易一起构成了现代国际贸易的三大支柱。中国的文化贸易实践发展成果极为丰富,但对它的研究却颇为欠缺。目前,大多数文化贸易研究成果关注面较为狭窄,偏于实务方面的梳理与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