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戚恒 《大观周刊》2011,(18):173-174
在我国刑事证人出庭难是一个热门问题,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2条明确提出证人证言是仅次于物证、书证的的重要证据。但是在我国庭审当中证人证言一般以书面形式出现在庭审中,这严重影响证人证言的证明力。文章从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入手分析证人证言的重要性,提出证人出庭作证对于庭审中证人证言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出关于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陈醉 《大观周刊》2011,(31):7-8
证人证言是重要的证据之一,如何审查证人证言的真实性尤为重要。审查证人证言真实性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证人出庭作证,接受控辩审三方的询问和质讧。然而,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于证人作证这一重要制度只作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证人保护制度不健全,证人出庭经济补偿制度也尚不完善,这导致实践证人很少出庭作证.这直接影响着证人证言重要性的发挥.极大的影响了案件的质量,阻碍着庭审方式的改革。美国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在当事人主义的理念主导下.形成了完整而且规范的刑事证人作证制度,如全面的证人保护制度,细致的证人出庭经济补偿制度。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结合中国现状.从而形成我国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相似文献   

3.
杨经纬 《大观周刊》2012,(41):111-111
目前,证人出庭制度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令人担忧,证人不出庭作证导致当事人无法对证人证言进行质证,法官不能在庭上接触证人,从而使当事人的质证、辩论权受到限制和削弱,现代司法的直接言词原则落空,最终影响司法公正、效率价值的实现。因此,完善我国刑事诉讼证人出庭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王彬 《兰台世界》2012,(36):51-52
沈家本的刑事证据法思想内容丰富,文章重点论述其"禁止刑讯"思想,证人作证及证人证言审查判断思想;质证程序与"自由心证"原则思想;他的刑事证据法思想虽然存在一定缺陷,但它对我国刑事证据法的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秦建光 《大观周刊》2012,(27):42-43
同案犯口供的是法定证据中的口供,但是同案犯之间相互的口供能否作为证人证言使用,这关键到只有同案犯的口供能否定罪的问题,本文重在通过对证人证言的形成机理,以及对外国的证人的范围进行阐述,说明在一定的情形下,只有同案口供是可以对案件进行认定的,但是必须对此范围进行严格的限定,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证人出庭作证是诉讼程序中重要的一环,我国民事、刑事立法中也有相应的规定。但诉讼法中的有关规定仍然有一定的缺陷。根据对泗县法院刑一庭和民一庭的调查发现,刑事诉讼中证人几乎有出庭,而民事诉讼的证人则出庭率很高。分析原因,有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本身性质不同的原因,另外刑事诉讼中对于证人的保护以及补偿制度仍然不完善。  相似文献   

7.
王敏 《天津档案》2006,(5):13-14
档案执法监督检查机关在查处违反《档案法》案件中经常要运用各种证据,来证明档案违法行为的违法或犯罪事实,那么,档案违法行为的证据有哪些呢?它大致可分为七种:物证、书证、音像资科、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下面就其各自的特点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依法治国的社会环境中,以法律规范市场经济,保护公民权利、约束公民行为成为人们的共识。诉讼程序重证据,举证责任的一般原则为“谁主张、谁举证”,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从理论上讲,司法公正是相对意义上的公正,打官司主要是比证据。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事实,也是法院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举证不足将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档案以其特有的原始记录性,成为诉讼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证据,最高人民法院《审改规定》第27条关于判断证据效力的规定明确表述:历史档案的证明力高于其他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  相似文献   

9.
张敏 《大观周刊》2012,(32):39-39
证人证言是指证人就自己了解的案件事实向法院所作的陈述。司法理念已经由实质正义向分配正义转变,公正与效率是目前几乎世界各国诉讼程序的价值追求,对于证据制度亦是如此。应该说,大陆与香港地区对公平与效率的追求是一致的,其不同仅仅在于保障制度设计上的不同以及对这些理念的理解与贯彻的不同。通过本文的比较.以期借鉴优点弥补不足,促进我国大陆证据制度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重庆大轰炸证人证言档案具有来源直接、可靠,内容真实、立体等特点,对于丰富重庆大轰炸档案的馆藏数量与结构、还原重庆大轰炸时期的历史事实、构筑有关重庆大轰炸的民族立体记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岩 《兰台内外》2014,(6):63-63
正病例档案,记载了患者在医院中所接受的医疗行为全过程,与其他物证和证人证言相比,具有较高的证明效力,是医疗纠纷中不可缺少的证据。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病历档案中存在的可能会导致医疗纠纷的隐患很多,医疗纠纷事件在全国多地发生,不仅影响医院医疗正常秩序,同时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证人证言作为两种不同的法定证据,在证据来源、证明力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别。在单一被告人的案件中,对两种证据做出区分非常容易,但是在共同犯罪案件中,受被告人数量影响,对于部分被告人陈述的其他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应该如何定性就难免产生争议,进而影响司法的统一性。本文试图就该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司法办案要重证据。写批评报道也要重证据。分析一些新闻官司就不难发现,记者、编辑当被告败诉的原因,主要是所写、编的批评稿件证据不足。由此看来,要使自己的批评报道立于不败之地,也必须学会用全面质量管理的办法来规范自己的采访实践,从第一道环节开始抓紧证据的采集。 目前,我国还没有《新闻法》。适用新闻官司的基本法律依据是《宪法》、《民法通则》、《治安处罚条例》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等法律条文。这些法律条文对新闻诽谤和民事侵权都有若干规定。而在具体的新闻官司审判中,法庭对原告起诉理由和被告报道内容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因此,采写批评报道的同志,一定要有法律意识,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在采访时注意收集好具有法律效力的民事证据——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 如何抓好证据,用好证据呢?笔者认为,在合法的  相似文献   

14.
程露 《大观周刊》2013,(3):16-16
本文通过对警察能否作为证人出庭作证而进行理论和实践分析,并通过国内外的立法和实践的普通做法,对我国司法实践中警察证人的资格和出庭作证提出了相关见解,以及我国建立警察出庭作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新闻单位争发独家新闻。一些匿名消息源已经成为调查性报道、深度报道重要的线索提供者。然而,正因为其“匿名”。一旦遇到新闻侵权官司。在法庭要求提供证人证言的情况下。匿名消息源就理所当然地成为矛盾冲突的焦点。本文立足于当前中国众多涉及匿名消息源的新闻侵权官司,尤其是对两起案例的研究。分析媒体在此类侵权案中屡屡败诉的原因.同时对匿名消息源的保护提出四点司法建议:摒弃实践操作中举证责任不明的现状。明确举证侵权责任的四个要件,将证明责任与主张责任严格区分:对侵权行为的认定明确“基本属实”标准.并将“实际的恶意”纳入我国的法制原则:采用西方国家的“免证特权”。或对有关匿名消息源证据不公开举证;将新闻侵权官司管辖权移至中级人民法院,实行级别管辖。  相似文献   

16.
魏有鑫 《大观周刊》2012,(52):35-36
在国外贿赂犯罪的惩治过程中,通过与行贿人进行辩诉交易,以不起诉、减少起诉罪名或是刑期交易等为代价来换取行贿人有罪供速,或作为指控受贿人犯罪行为的污点证人以达到惩治贿赂犯罪的目的;这种做法对于我国打击贿赂犯罪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但是这种借鉴应建立在中圆国情之上。在肯定辩诉交易的合理性的基础上,制度上应对辩诉交易的范围、参与主体、司法审查等内容作出相应规定。  相似文献   

17.
人们常常在电影、电视中看到这 样的景象:证人在法庭上作证,使罪犯“恶有恶报”。为了使证人免遭罪犯的同伙或后代的报复,警方为证人办了护照,送到一个新的国家。 实际上,证人作证后的秘密生涯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请看黛微一家——一个美国证人家庭隐姓埋名、改头换面后的生活经历。  相似文献   

18.
赵金  李立景 《青年记者》2006,(15):52-54
赵:李博士,您好!很高兴和您一起探讨关于新闻信源隐匿权的法律问题。 世界各国的法律和新闻职业伦理规范,普遍规定了司法上的消息来源拒证特权和记的消息来源保密义务,这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前是就记的职业伦理义务而言的,后是相对于司法程序是一般证人的作证义务来说的。  相似文献   

19.
日本右翼人士松村俊夫在其所著《南京大屠杀大疑问》一书中,声称拉贝、马吉等欧美侨民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证言带有“偏见”.本文对此观点依据史料从多方面加以分析,指出欧美侨民对日军暴行并未夸大其辞,对中国军民并未偏听偏信,而松村俊夫其论点论述错误,不符合历史事实,其学术研究态度不严肃,不尊重历史.松村俊夫否定欧美侨民证言,是为了否定南京大屠杀史实,然而他否定欧美侨民证言之观点荒谬,正从一个方面说明了他否定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之观点荒谬.  相似文献   

20.
陈建  孔庆波  王春城 《大观周刊》2012,(25):49-49,9
在侦破杀人命案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一批杀人命案不能及时侦破,最终形成积案、死案,这些案件往往都具有侦玻周期长、现场痕迹物证少、证人证言不充分、犯罪嫌疑人条件模糊、侦查方向和范围不确定、案件审讯难度大案件查证困难等特点,致使整个案件进入侦查死向,侦查工作很难取得有效突破.如何攻克这些命案积案.是当前刑侦部门面对和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侦查人员在侦破过程中,首先要充分了解命案积案形成的一般原因.从而对每一起命案积案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然后通过坚定破案信念、更新侦查观念、拓宽侦查思维、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和刑事情报信息办案系统.多角度、多层次采取侦查措拖才能及时侦破此类命案积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