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青泉 《今传媒》2010,(11):82-83
"大场",一个上海不起眼的小地名出现在张爱玲的小说中,究竟意味着什么?张爱玲的小说并非只是十里洋场的情缘传奇,风花雪月的背后是乱世苍凉的深刻体验。战争的大背景笼罩了她的一生,这种战争情境下的独特表达成为张爱玲的书写策略,战时体验的巧妙转化也让我们看到了她创作的灵魂,而这一切往往会被有意无意地忽略。  相似文献   

2.
孙思习 《图书馆建设》2004,(1):109-109,112
以一种感性的眼光,用比较别致的富有张力和弹性的语言,描述了生活中的张爱玲、创作中的张爱玲、爱情中的张爱玲,以及她作品的特色、语言的特色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靳武稳 《大观周刊》2012,(52):93-94
张爱玲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现代女作家,她的小说多以悲剧爱情和婚姻故事为题材,用苍凉的语言和独特的意象渲染悲凉的小说氛围,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本文就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的成因从她的家庭变故和婚姻感情、所处的时代背景的影响这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张爱玲及其作品开始逐渐重新被人们认识,她的旧作已多次再版。张爱玲曾说:“等我的书出版了,我要走到每一个报摊上去看看,我要我最喜欢的蓝绿色的封面给报摊上开一扇夜蓝的小窗户,人们可以在窗口看月亮、看热闹。”张爱玲多才多艺,她自己设计或认可的封面,实际上是对作品的象征隐喻,是开启作品隐秘的钥匙。《传奇》经张爱玲之手有三个版本,封面设计一次比一次精美,一次比一次意境深远。初版《传奇》(上海杂志社,1944年8月15日),封面设计简单粗糙,没有图饰,两个隶体大字“传奇”占了四分之一的空间,异常醒目,左下角是四个小的隶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的作品在几十年中.不断地被改编成戏剧、电影、电视剧.其中不乏大师却鲜有成功。有多少人能穿透张爱玲的聪明?了解她要聪明,又要批判聪明.感受到聪明给她带来虚荣.及虚荣给她造成的矛盾和痛苦[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闲读偶记     
张爱玲:《私语》张爱玲被中国现代文学史忽视了多年.新时期以来,她的部分作品一经重印,立即给新一代的读者带来一个惊喜.她是个十分独特的作家.她反映的生活,她对她反映的生活的理解和评判,她作品中的情调和韵味,还有她那既老到圆熟而又清新活泼的语言,都是独特的,在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中,卓然自成一家.她为人为文,都极富个性,和谁都不近乎,  相似文献   

7.
路芳 《新闻传播》2010,(4):113-114
自从张爱玲如沉沙折戟被人们从历史的长河中捞起,短短的几十年来,她异常光辉的文采照亮了整个文坛。两岸三地的媒体对她关爱有加,大批的追随者称自己为"张迷",而她身上被人们加注了太多的传奇性和神秘感,大众传媒对她作品的宣传也不过是各取所需。我们必须承认,张爱玲在大陆的走红的确是有大众传媒的一份功劳,但到底它们是拯救了张爱玲,还是伤害了张爱玲?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是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现代女作家,又是个彻底的悲情主义者,其作品弥漫着浓厚的悲情色彩。她以一种近乎冷酷的笔触叙述一个个洋场悲凉的“传奇”,营造了一个阴气森然的世界。人性的自私、卑琐、冷漠、虚伪、扭曲、变态,在其笔下一览无遗;情爱的虚假、无爱的婚姻、生命的残酷与脆弱,在其作品中处处可见。她的整个创作渗透着一种悲凉的气息。  相似文献   

9.
论文参考张爱玲作品文本内容以及相关评论文章,特别是与张爱玲有关的已经出版的书信集和说明文字,从中梳理出张爱玲的阅读体系和藏书观点以及张爱玲和图书馆之间的种种联系:她在写作及治学过程中利用图书馆的情况,她是如何利用图书馆以及利用图书馆做了哪些工作,她对图书馆的看法和感受,图书馆在研究张爱玲的热潮中所起到的作用等等。  相似文献   

10.
当时的月亮     
隔着30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倘是隔着60、70年,当红尘中世事灰飞烟灭后,华丽转身,满目的苍凉岂不叫人心悸? 所以张爱玲静候着死亡,潇洒离去,她必可知她的离去使近年愈演愈热的张爱玲达到顶点,然而她无意于知晓在人群中产生的骚动。于她,不过是一阵无意义的喧嚣,她将华美的文章与宿命的一生由着他们去拆解,去争论,去玩味,而她独自一人,悄然离席。我迷恋由张爱玲的叙述和宛妙的文字而得的阅读的快感,然而我不惮于承认对她一生的传奇却更感兴趣。你可以  相似文献   

11.
张爱玲在四十年代后期开始主要为"文华"电影公司进行电影剧本的写作,正是她的介入开创了"文华"电影创作的成功范式——"都市生活喜剧"样式。一直以来,中国电影史上对她的探讨显得过于凋零。今天在重写电影史的时期,重新认识张爱玲在电影创作中的影响也日益显得必要了。本文着重从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入手,探讨张爱玲如何将她的人生体验、生命意识彰显在她的"去父"文本之中。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的作品是一扇阅读“沪港都市社会,尤其是其中的洋场社会的窗口”。%张爱玲的作品中,有大量关于广告的描写。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张爱玲文集》所收录的93篇(部)作品中,涉及广告描写的作品有44篇(部),占作品总数的47.4%;在全部作品中,使用广告的频率为162次。②透过张爱玲的作品,  相似文献   

13.
<正>很小的时候,看着识图卡片牙牙学语,妈妈告诉我:中国最大的城市叫作"上海"。印象中的上海是个霓虹灯闪烁的国际化大都市,太多的人想在这里寻一方立足之地,又有太多的人只能叹息着离去。可在细腻敏感又多情的作家眼里,上海又有着另外一张面孔:她是张爱玲笔下那个"暧昧不明"的城市,是王安忆书里那繁华而又苍凉的印记,是十里洋场的纸醉金迷。  相似文献   

14.
看过《小团圆》,我第一件事就是去重看“张爱玲年表”。1948直至1954,一片空白,她没有发表任何一篇作品;下一个空白,是1955到1958;然后三年两载,偶尔一篇半篇……我一直以为这是“我将自此萎谢了”——为失爱而放弃写作。直到《小团圆》的问世,我明白了:战后,没人肯发表她的作品了。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40年代初在上海滩脱颖而出.那时还不到20岁.文章写得那么淡雅清丽,一上来就红遍了东南半壁.我认识她,但无深交.她是贵族后代,又和日伪上层人物事有来往,恃才傲物,性情怪僻,是个冰冷冰冷的女人,不大好接近.1952年,张爱玲去了香港,从此再未见过。对他后来的情况和她的第二次结婚,我可说一无所知,放本文只写写1945年胜利前的她。写张爱玲的文艺不少了,这里只从几个侧面,说说她最走红时的点滴,作为补白而已。一、旷世才女张爱玲自己说过,她血管里流的是贵族的血,此话不假。她是清末大臣张凤给的孙女。张佩组是李鸿章…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家。20世纪40年代,张爱玲的散文与小说如火如荼地在文苑竞相开放,一起构成了当时上海文坛最美的收获。张爱玲深得散文之真味,写个人悲欢,议人生感悟,叙朋友深情,皆能如实细写,字字传情。其散文风格华丽苍凉,语言运用十分精致和讲究,自成一体,被誉为“张爱玲句式”,深得后人景仰和效仿。  相似文献   

17.
书架     
《出版广角》2011,(1):71-74
文学艺术《异乡记》●作者:张爱玲●版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版●定价:20.00元●提要:《异乡记》为张爱玲当年从上海到温州寻访胡兰成时写下的所见所闻。书中记载了张爱玲在农村过年、看见杀猪、农民生活等细节,书中文字更成为她日后创作《倾城之恋》、《秧歌》、《怨女》,甚至是《小团圆》等作品的灵感来源。  相似文献   

18.
著名女作家张爱玲9月8日被发现在美国洛杉矶独居寓所逝世,享年75岁。 张爱玲是清朝重臣李鸿章的曾外孙女,河北丰润人,1920年9月30日生于上海,香港大学肄业。她曾以梁京笔名在上海《亦报》写小说,《倾城之恋》是她的早年成名作。她的许多作品如《秧歌》、《流言》、《怨女》、《半生缘》、《惘然记》等,以及翻  相似文献   

19.
一 刚到美国几个月的上海女作家张爱玲,已经充分感受到了在异国生存的艰难.她只得求助于基金会.1956年2月13日这一天,她填写了一份申请书,是寄给麦克道威尔文艺营的.其中写道:  相似文献   

20.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4,(11):68-68
★《同学少年都不贱》 作者:张爱玲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4年3月 定价:20元 本书除了张爱玲未发表的 小说遗稿《同学少年都不贱》 外,还收入了她的四篇译作。 这是一部仅两万字未完成的小 说,未必称得上是张爱玲最优秀的作品,但其自传性非常强,可以说是她本人大半生的写照。★《大学的逻辑》作者:张维迎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 定价:25.8元 去年5月北京大学推出的人事改革方案引起了较大的争论,张维迎就是主推动者。本书收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