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黎洁  陈珍珍  王歆瑶 《大观周刊》2012,(4):26-28,30
:随着福建土楼的“申遗”成功,土楼不再是“深闺少女”,如今它迈着大步走向世界。土楼的古朴与沧桑、精致与恢弘、神秘与奇特,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研究者与观光客。“申遗”成功为土楼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一系列的商业化运作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土楼及当地居民。本文以“申遗”热和商业化运作对土楼地域文化发展的影响为重点,探讨福建永定和南靖两地土楼商业开发过程中已经遇到的和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并在分析福建土楼特有的地域文化、商业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论述福建土楼的保护意义以及如何进行保护性的开发。  相似文献   

2.
《全国新书目》2013,(10):52-54
内容说明:《福建土楼建筑》系统地介绍了福建土楼的分类形式与建筑特色,从单体建筑到群体聚落、从平面布局到空间构成、从建造技术到细部装饰、从防卫性能到民间风俗,逐一展现详细剖析福建土楼的整体风貌、个性特色及其文化内涵。同时深入探讨了福建土楼产生与发展的进程,圆形土楼形成的原因。对福建土楼这个活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以及永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见解。并以“楼谱”的形式,翔实介绍了近70座典型土楼。分列62幢典型土楼的调查资料,结合建筑平、立、剖面图及照片,为各学科学者的深入研究提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3.
陈胡芃 《大观周刊》2012,(35):61-61
1、充分挖掘漳州土楼的独特特征,重构漳州土楼旅游文化资源产业的内部价值链,打造适合福建本土特色的“土楼”旅游品牌,寻找适用于本土的“土楼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模式”方法论;  相似文献   

4.
福建土楼是福建客家山区居民建筑,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杰作,设计风格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福建土楼的建筑特点是依山就势,巧妙吸收了我国传统建筑的"风水"理念,而且整个宅区的布局合理,适应了福建客家人聚居的生活需求与防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闽西永定县的崇山峻岭中遍布着一种奇的建筑甲一永定土楼。国际建筑专家们把它誉为“是世界上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神话的山村建筑模式,永定土楼源于明清,已有五六百年的历是如何形成的呢?原来,永定客家素有族而居的习惯,反映在居住形式上就形成了楼这种建筑群体。同时,土楼宛若城堡,楼一关便形成了一个对外封闭,内部却一应俱的小社会,这在过去可以有效地防范土匪打。土梭的建筑形式有两种:一是前脸方后身院落式组合建筑,二是方形、矩形、五焦  相似文献   

6.
钟旭东 《兰台世界》2014,(5):156-157
清代福建土楼规模通常较大,往往有数十户乃至上百户人家一起居住,以圆形居多,通常被称为“圆寨”或“圆堡”,具有高度的抗击外部干扰和入侵能力。本文就将针对清代福建客家土楼的安全防卫体系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漳州土楼建筑造型奇特、规模宏大,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国之瑰宝。我们有必要着力进行土楼档案的收集,建立和完善土楼建筑档案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故乡(外一篇)庄锡华【江苏】在中国的人文精神里,故乡是一个内涵一分复杂的符号,对它的所指与能指的思索常会把我们引向一个广袤的思想文化领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文士们对故乡...  相似文献   

9.
卞振 《军事记者》2003,(3):50-51
似一幅幅迎春的火红楹联,如一枚枚馈赠友人的精美贺卡,像一阵阵金鼓齐鸣的催征战鼓。羊年之春,当本报文化工作宣传部《文化周刊》再次以崭新的姿容展示于读者面前时,回眸近年来《文化周刊》的办刊追求与特色,我们欣喜地看到,它不仅充分体现了社部领导与该刊全体编辑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领会,也充分展示了办刊者努力把先进文化宣传得生动出彩的采编追求。其宣传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基本达到了“贯彻军委总部领导意图,服务部队基层官兵,追踪军营文化热点,指导军队文艺工作”的总目标,而且在努力达到社领导提出的稿件…  相似文献   

10.
尚杰 《网络传播》2006,(1):78-79
我面前这本新书《美国:超级传媒帝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引起我两个兴奋点,一是书名本身,二是我对美国这个“超级文化大国”的评价,我称它为“没有文化的文化”。  相似文献   

11.
一当新千年的钟声敲响之际,见证过鸦片战争烽烟的浙江定海古城被大面积拆毁,引来国内各大传媒的同声谴责。然而,当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作深入采访时,却遭遇了尴尬:被拆的古建筑无一处是正式的文物保护单位;有关法规规定“编制城市规划应当保护城市传统风貌”,但“城市传统风貌”究竟是什么,却没有一个具体的量化标准。在这个新千年的焦点事件面前,传统的是非二元判断,显得力不从心。实际上,当《新闻调查》出于情感偏向,仍旧重复对古城被毁的谴责时,这种谴责对比它所调查的事实,已是勉强而苍白,犹如几声无奈的叹息了。定海…  相似文献   

12.
博物馆市场学几个基本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问题的提出1982年 9月 2 7日 ,美国著名的刊物《广告时代》登载了一篇很有份量的文章 ,主标题是《博物馆跳进市场经济大潮》 ,副标题是《经济现状、竞争的诱惑驱赶着它们》。这篇文章是这样开头的 :以前当你在博物馆的领导们面前将它们神圣的机构的名字和“市场学”这个词同时使用时 ,他们最典型的回答是 :“人们不能用推销一箱肥皂的办法来推销一个优秀的博物馆。”计多博物馆馆长和研究人员认为自己的博物馆是文化财产的收藏所 ,是不能被粗俗的销售技巧所玷污的。然而 ,新一代的博物馆领导人正在改革博物馆的管理 ,其中市场学的重要性正在…  相似文献   

13.
《大观周刊》2006,(43):38-43
当我们认真地坐下来,梳理2003年以来,云南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状况时,我们感到了它的厚重;看到了它的繁荣;读到了它的丰饶。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千帆竞发,精品迭出”的良好态势,这里凝结着的奋斗、开拓、艰辛、努力、收获使人感叹,令人激动;更让人对云南文化建设的未来油然升起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期待和更加坚定不移的信心。在这里,语言显得苍白,不如我们用数字说话让云南的文化产业变得很透明,大家一起阅读它,热爱它,分享它;全面崛起,捷报频传,赢得全国上下满堂彩所带给我们的喜悦和思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女士们,先生们!建筑是全世界的语言,当你踏上一块陌生的国土的时候,也许首先和你对话的,是这块土地上的建筑。它会以一个民族所特有的风格,向你讲述这个民族的历史,讲述这个国家所特有的美的精神,它比写在史书上的形象更真实,更具有文化内涵,带着爱的情感,走进你的心灵。漫长的人类文明历程,多少悲壮的历史情景,梦幻一般远逝,而在自  相似文献   

15.
《四川档案》2006,(4):F0004-F0004
李庄位于宜宾市城区东郊19公里的长江南岸,地处川黔要冲,是省级历史化名镇。它历史悠久,一是座有着1000年多年建置史的古老城镇。这里有“九宫十八庙”为代表的历史化遗存,珍贵而独特的古代建筑;有体现明清时期川南民俗的古街、古巷、粉墙、青瓦的四合院;还有闻名世界,被世界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称为“颇足傲于当世之作”的旋螺殿。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比较完整地体现了明、清时期川南庙宇、  相似文献   

16.
“恶搞”的作者们似乎非常热衷将矛头指向经典文学艺术作品。日本网络游戏《红楼馆奴隶》中,林黛玉被描述成“娼妇与外国人的私生女”;著名油画作品《开国大典》被用作某饭店开业宣传,并加上了广告语“同志们,大锅饭成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被改编成了《潘冬子参赛记》。恶搞者们大呼“恶搞有理,娱乐无罪”,打着“恶搞是一种文化创意”的旗号,颠覆一部部传统经典文学艺术作品。那么,这些恶搞真如所说的是文化创意吗?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第五届军报函授中心的老学员,相隔几年以后的今天又和师兄师弟们相聚在军报函授中心,确实兴奋不已。从当兵的那天起就想当一名军事记者,苦苦追求了十七载,虽未能如愿,但那份追求依旧,初衷不改。多年来,在工作训练之余,仍常常拿起笔来记叙一些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如果把我的写作体会总结一下,感受最深的是“五勤”和“四忌”。先说“五勤”。“脑勤”。顾名思义就是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当大量的素材摆到面前时,一定要动用大脑的功能进行加工,去粗取精,提炼升华,同时对应该宣传什么事,怎样报道那些人和物,是用消息…  相似文献   

18.
齐忠信  荆扬 《大观周刊》2012,(48):198-198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迅速发展,网络也在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大学生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日益成为他们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场所。但是,网络毕竟是一把“双刃剑”,它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良莠不齐的信息,时大学生网络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正提起近代上海城市的"变脸",外滩可以说是个地标。而传承城市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怎么评价保护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的重要性,都不为过。"美"在外滩之源外滩之美一定程度上也是其"蕴藏"的美被不断发现、被认知的过程。比如其源点的被发现和"发掘"。当"上海亚洲文会大楼"的建筑这北外滩源点被"发掘"出来后,它的被瞩目就像它接下来被"重新打造"一样,即在情理之中,只是当这幢"焕然一新"的建筑赫然矗立在世人面前时,已不再叫"上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高、低文脉型文化的反思人类学者爱德华特·霍尔(HallE.T.)在对各种形态社会的传播行为进行的研究中,对文化的类型提出了一个“高文脉型文化”与“低文脉型文化”的认识(1976年)。他所谓的“文脉型”(context)字面意思主要指的是上下文或是文与文的前后关系;然而当它被霍尔用于对文化的认识之后,它的内涵便成为:在某一社会里的传播行为中,存在着一种强劲的制抑脉动。制抑脉动作用的结果使传播变得更精密、更有效率。“高文脉型文化”指的是在其传播过程中,制抑脉动相对较强的文化。在霍尔看来东方文化就是其典型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