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门开设不久的课程,信息技术课拥有为数众多、编写体例不一的各种教材,比起其他传统学科只有几套教材可用,似乎堪称幸福。但为什么在很多地方,信息技术课依然不能够成为一门鲜活的课程,究其原因,信息技术教材的问题不可不说。作为教师实施教学的依据,教材应充分体现学科的特点,符合课程开设的目标。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但现在大多数信息技术教材在内容、编写、选用、审核等各个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背离了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从根本上束缚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辨折清楚目前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需要广大使用教材的信息技术课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使用教材,摆脱因教材不适用给信息技术课程带来的影响。更需要早日建立符合信息技术课程特点和实际教学需要的教材体系、本文就是一些一线信息技术教师对教材问题的方方面面所做的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人教版)教材,是课程教材研究所综合文科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分别根据教育部2002年5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课程教材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是多年从事教材研究编写和出版的专业机构,有着丰富的教材编写和出版经验。但是,我们深感到,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仅仅凭借已有的经验,是不够的。课程改革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挑战,我们是在不断地总结以往品德和社会课程教材编写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以研究的态度来思考教材改革和教材编写的。现将本套教材编写的目的、指导思想以及我们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的思考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3.
新教材一改传统教材重知识、呈现方式单一、内容缺少趣味性等弊端。许多教师认为,与老教材对比,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稿,映入眼帘的是五颜六色的图画.一张张主题图无不适应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这不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还让数学变得可爱诱人.更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资源。但也有教师认为,主题图的出示给教学带来不便;图绝不是非用不可的东西。其实,教材提供给我们的永远只是一个例子.更多时候我们自己只能在深入了解教材编排意图的去组织活用教材。那如何去挖掘教材的内涵?如何去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呢?我认为,可以从理解教材中图文的编写意图开始。  相似文献   

4.
<正>新教材一改传统教材重知识、呈现方式单一、内容缺少趣味性等弊端。许多教师认为,与老教材对比,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稿,映入眼帘的是五颜六色的图画.一张张主题图无不适应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这不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还让数学变得可爱诱人.更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资源。但也有教师认为,主题图的出示给教学带来不便;图绝不是非用不可的东西。其实,教材提供给我们的永远只是一个例子.更多时候我们自己只能在深入了解教材编排意图的去组织活用教材。那如何去挖掘教材的内涵?如何去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呢?我认为,可以从理解教材中图文的编写意图开始。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材分析考核大纲》和《小学语文教材分析》是根据《云南省小学教师履职晋级培训课程计划》编写的。考核大纲规定了这门课程考核的范围和要求,是命题的依据;教材提供了学习的具体内容。全册教材主要讲教材分析的意义、原则和方法;绪论为第一部分;第一、二、三讲为第二部分,阐述了小学语文教材的历史发展,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特点、基本精神,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结构和特点,帮助教师以整体上把握大纲、教材;第四、五、六、七讲为第三部分,从纵向上对教材进行分析说明;第八讲为第四部分,从横向上按…  相似文献   

6.
对新课标教材写作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拿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后,不少教师反映作文不知该如何教了。为什么呢?我们把新课标教材和旧教材一比较就发现,二者在编写体例上有了彻底的改变。新课标教材比较重视写什么的问题,而旧教材则比较重视怎么写的问题。因为新课标教材是按照文章材料的性质来编写的,每个单元给一个主题,围绕主题给出一些性质相同或相近的材料来,如“黄河,母亲河”,围绕这个主题,教材给了一些有关黄河文化的知识,也给学生搜集材料指点了方向,并且布置了作文题,但没有涉及怎么写的问题。而旧教材基本是按照文体的体例来编写的,由记叙文而说明文而议论文…  相似文献   

7.
新教材一改传统教材重知识、呈现方式单一、内容缺少趣味性等弊端.许多教师认为,与老教材对比,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稿,映入眼帘的是五颜六色的图画,一张张主题图无不适应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这不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还让数学变得可爱诱人,更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资源.但也有教师认为,主题图的出示给教学带来不便:图绝不是非用不可的东西.其实,教材提供给我们的永远只是一个例子,更多时候我们自己只能在深入了解教材编排意图的去组织活用教材.那如何去挖掘教材的内涵?如何去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呢?我认为,可以从理解教材中图文的编写意图开始.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是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关键问题。目前有一些教材仍然局限于软件操作步骤的讲解,因此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的创新就成了新的研究课题。现特向读者介绍两则信息技术教材编写案例。这两则教材编写案例都选自“主题式”、“活动式”的教材。这类教材在小学和初中采取的是“小任务”、“小主题”、“小驱动”的教材编写方法,在高中后期则采取了大主题和综合实践型的教材编写形式。这两例教材编写案例突破了传统的“使用说明书”式的教材编写形式,给教材编写带来新的理念。希望这两个案例能够给读者以触动和启发。  相似文献   

9.
吴新艳;这样的教材我喜欢读.从各个方面来讲,它都适合我们。从课本的角度讲,它的内容丰富,知识面广,条理性强,编排合理;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它简便、易读。我们是第一批使用新教材的,很幸运。我要感谢编写这本教材的老师们,感谢他们编出了这本我们喜欢读的书。秦艳:新教材从传统教材中脱颖而出,给我们的语文园地注入了新生机。以前我们每学到说明文,就觉得枯燥乏味。传统课文选的说明文虽然体现说明文的严谨性和知识性,但忽略了趣味感和艺术性。新教材说明文单元的三篇说明文熔文艺性、趣味性与科学性于一  相似文献   

10.
在师专历史教学中,多年来一直存在着如何使用教材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是没有统一的教材。近年来,虽然开始着手编写专科教材,但大部尚未完成。因此,只好借用本科教材。本科教材多不适用于专科,因而就产生了一个如何使用的问题。有一个时期,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两种倾向。一是脱离教材,另讲一套;二是照本宣科,完全按教材讲。这两种办法,其效果不用说自然都是不好的。  相似文献   

11.
目前高职院校自编教材存在很多问题,如同一门课程教材的编写在不同学校各行其是;教材经常改版,但内容并未改变;同一门课程的讲义没用完,又已经公开出版;印刷数量大,用量少;一些教材存在重大错误;有些教师只注重编写,没有发行意识;出版过程不透明、不规范.针对这些问题,应制定教材编写规范,确定优秀教材评选标准,严格教材选用、审批及供应程序.  相似文献   

12.
函授教育与日校教育从根本上讲都是为国家培养四化建设的合格人才,但是,函授教育有其自身分散性的特点,因此,决定了学生必须以自学为主。反映在教材的编写上,就要求具有函授的特色。我们认为,函授教材应具有下列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3.
老师们普遍反映,初中五册中的《相关·相承·相反》(即“复句(一)”)难讲,但大多数所针对的只是它的某些提法和复句中并列、承接、递进、转折的提法互有交叉。从这几年该教材的修订情况看,上述意见并未“击中要害”。结果片面强调逻辑事理的指导思想不改变,即使将来完全按复句的分类编写了,恐怕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该教材的两篇复句知识短文,虽属同一指导思想编写的,但在阐述复句(二)《因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英语翻译专业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翻译教材建设也倍受关注。通过对我国进入新世纪之后的英汉翻译教材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我们发现目前我国英汉翻译教材虽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其在编写和使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教材编写体系不合理、引进翻译理论的方式不够科学、翻译练习的选择缺乏针对性、教材编纂者的态度不认真、教材征订不切合实际、教材版本更换过于频繁等。清楚地了解这些现状,分析其存在的原因,才能及时而准确地解决问题,促进我国翻译教材建设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参加了国家教委在南京召开的“全国高等农林专科学校基础课教材建设讨论会”,教益甚深,颇受启发。现就高等农林专科植物生理学教材的编写谈一点不成熟的想法,以供探讨。教材的编写有很多的基本原则,如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等,这些原则在编写高等农林专科教材时无疑也是必须遵循的。但同时我们还必须注意到农林专科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专科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持续推进,初中语文现行的教材文本、编写质量和编写体例问题逐步引起了广泛关注。本篇文章从语文教材编写工作的具体开展过程角度展开分析,课文篇目的选取和编写,对于教材编写的质量水平以及最终获取的教学质量具备深刻影响。我国学者王荣生教授创立的语文教材课文篇目选文分类理论,给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开展的语文教材文本编写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理论指导支持条件,能够在明确不同类型教材课文篇目的编写,促进初中阶段语文学科教学工作的效果水平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给李铁映、何东昌同志的信中强调:“要对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中学生一直到大学生,由浅入深、坚持不懈地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的教育。”为此,如何运用乡土教材,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也就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我们对此项专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下面,简要地谈谈我们的体会。 一、编写乡土教材要遵循的原则 一年来,我们编写了《“仁慈堂”》、《洋油站与炼油厂》等四篇乡土教材。在编写时,我们遵循了下面几条原则: (1)目的要明确。在编写每一篇乡土教材时,先要确定好编写的目的、要求。再根据这个目的、要求去调查研究,收集材料,确定主题和题材,进行编写。最后,还要紧扣这个目的、要求,拟出课后思考题。要做到每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末,国家教委允许各地依照《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精神编写不同类型的语文教材,于是,“一纲多本”中学语文教材雨后春笋般相继向世。“一纲多本”中学语文教材是语文教材上富有开创性的重大改革,无论从历史上还是现实上来看,都具有其特殊意义。从历史上讲,建国以来,它首次打破“一纲一本”封闭型的旧格局,开创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格局。从现实上讲,“一纲多本”推出了众多的语文教材编写体系,有的虽然还不成熟,但它毕竟开拓了思路,扩大了视野。正是鉴于此,在对“一纲多本”中学语文教材初步调查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从其编写体系、单元的建构、范文的选取、语文训练序列、教材的科学化等几个方面做一概括分析。  相似文献   

19.
董旭午 《学子》2012,(11):4-6
编写语文教材就是为了能实实在在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洪宗礼先生常这样讲,他的"三一"教材观更充分体现了这一理性追求。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领略一番洪先生的"三一"教材观。所谓"三一",即"一本书""一串珠"和"一条线"。"一本书",是说语文教材不按读、写、知分编课本,每学期只用一用教材,而全套教材是一个整体结...  相似文献   

20.
试论中学语文教材注释的原则顾之川给课文作注释是语文教材编写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语文教材编写中最容易出错的一个环节。有关报刊上对语文教材的批评,多数都是针对注释的。然而,注释有哪些原则?哪些应该作注,哪些可以不注?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在长期的教材编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