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许志强  郭晓俊 《科教文汇》2008,(21):287-287
信息交流的方式和技术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信息(情报)交流分为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两过程。在信息交流的模式中,米哈依洛夫情报交流派最为著名,其最大特点就在于强调情报的社会性,对此,有必要认真地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2.
曾建勋 《情报杂志》1990,9(4):24-29
咨询业是信息社会的产物,咨询必须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借助情报处理方法、情报交流技术进行研究,必须有高效率、多功能的信息系统作保障。信息系统在管理决策和咨询研究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信息系统是由具有情报素养的人、借助一定工具、方法对情报信息进行组织整序,并适时、适式地传递给用户的加工实体。由于多系统所处环境及面临形势的具体情况不同,其所组合出的情报体系也各种各样。但总的说来,组建情报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大  相似文献   

3.
赵广荣 《情报杂志》1990,9(4):54-56
系统就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情报系统是指将科学技术情报从情报源传递给有关用户的职能系统。情报系统是由包括人、设备、情报传递交流过程等系统对象所组成的综合体。它与外界环境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这种联系,情报系统从外界引入所需的人、财、物和信息等资源;同时又由于这种联系使情报系统受到各方面的干扰。因此影响情报系  相似文献   

4.
联邦德国根据自己的国情为专业信息领域、科学情报领域拟定了方案,并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修改方案。科学情报1985~1988年规划方案宣称科学情报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1.改善科学情报市场的商业环境,例如:通过条例化和私有化克服现有的障碍和薄弱环节。2.强化科研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的情报交流,尤其是为了在政府部门(国会、行政管理机关和司法机关)和实践领域加强技术情报交流,鼓励发明。3.保证科学情报的国际传递,在开放式的贸易体系中,创造条件扩大和改善德国的信息需求和供应,使德国既能提供信息,同时也能利用欧洲和世界范围的合作,以巩固德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情报编辑人员担负着把来自各种渠道的科技情报加以汇集、整理、传递、交流的重大职责,是沟通情报源和读者(用户)间联系的桥梁,是积累和传播科技情报不可缺少的一支力量。目前,情报刊物仍是传递园内外科技信息的主要手段和方式。而情报刊物均经由编辑之手进行选题、组稿、审阅并最后编排发稿。编辑报道工作搞得好坏;刊物所传递的情报能否做到内  相似文献   

6.
正克孜尔尕哈烽燧作为西域丝绸之路沿线至今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代表性烽燧,近日刚刚入选"丝绸之路"世界遗产自从有了人类,也便有了信息传递的需要。人类为了生存下去,就需要共同抵御洪水、野兽等灾害和天敌,这时就少不了彼此沟通和协作。在远古时期,由于没有文字,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是靠声音和肢体语言,后来又出现了在绳子上打结(称为"结绳记事")或在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时代,信息是人类最大、最高级、最复杂的需要。图书馆则是信息时代信息资源最主要的供应市场。信息需求,信息市场、信息网络是信息时代的三大基础结构,也是信息时代图书馆立足的三大平台。信息时代最大的变化是信息量激增,信息技术将世界连为一体,网络的普及和信息传递由分散向一体变化,这就决定了作为信息资源供给方的图书馆必然要由实体向职能化变化。信息时代的图书馆虽仍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及“启迪民智,普及教育”的职能,但重点转向传递科学情报,开发信息资源,促进社会文明。图书馆的整个运作也是以信息资源体系为中…  相似文献   

8.
情报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情报一词并不陌生,因为在不同领域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传递、接收和利用着情报。无论是人类社会中的阶级斗争、生产活动或实验,还是平时的社会生活、人际交往,人们都在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方式进行着永不停息的情报活动,颇有成效地利用情报资源,极力发展情报信息的各项功能,共享着它带给人类的恩惠。特别是当今世界,人类社会正从工业经济时代阔步走向经济时代,情报作为现代社会三大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的继承性,即无论怎样的科学成果都是批判、继承,发展了前人的成果而得来的。科学的成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知识,而知识的传递又形成了情报。科学成果只有在得到合适的表述和有效的传播交流后,才能为人们所吸收利用,才能体现出情报的真正价值。科学成果如果得不到有效的传播交流和利用,科学就要停滞。没有特定的情报传播交流方式,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也是不可能的。情报交流就是人们借助于共同的符号系统进行知识的有效传递。  相似文献   

10.
所谓情报接受,就是指主体对情报的感知、理解、判断、消化与吸收,"情报接受实质上是接受主体以价值的导引为目的,情报资料经过传播媒介在人们的头脑中认同、内化的现象与行为."[1]价值的本质就是客体符合主体的目的与需要,而情感则是主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这种反应在行为过程中便成为主体确定行为目的和实现这个目的的动力,因此,"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2]没有也不会有情报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