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国的劳动力过剩,但企业家尤其是民营科技企业家却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如何激励更多的民营科技企业及企业家来投资创业,也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着千千万万创业民营科技企业的崛起.  相似文献   

2.
变革背景下民营企业家创业压力源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雪艳  王重鸣  段锦云 《软科学》2009,23(11):96-101
通过两项研究对民营企业家创业压力源和职业倦怠的结构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首先对19家来自不同地区、行业的19名不同背景的民营企业家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其次对访谈记录进行了内容分析,在文献研究和访谈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民营企业家创业压力源问卷,对获取的预测数据和正式测量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揭示出创业压力源八因素结构模型,包括创业卷入、知识储备、工作与家庭冲突、竞争强度、资源需求、角色管理、管理责任和声誉风险。②揭示出民营企业家职业倦怠四因素结构模型,包括枯竭、去个性化、创业成就感和创业认同感。③研究发现不同创业压力源对倦怠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运用Spss软件时有关民营家族企业家的一组指标(文化程度、年龄、以前工作经验值、上市融资时间、政治倾向度)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了转轨时期家族企业家的三维(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政治资本)成长模式的结论,并时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及民营家族企业家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2003年12月5日,’2003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论坛在汉开幕。中国著名经济学家、知名民营企业家和海外商界代表400多人参加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作主题报告,湖北常务副省长周坚卫致开幕词。 由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民营经济论坛,旨在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近20年来,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舞台上已占有一席之地,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这其中有千千万万民营企业家创业的汗水和艰辛,也凝聚着许许多多一直支持和战斗在民营科技战线的各级政府官员的心血和劳动。面对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和加入WTO以后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民营企业新的创业浪潮,中国政府和中国民营企业家如何应对,我们特别组织了一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家的笔谈,阐述他们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6.
陈建国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高级工程师,1996年度湖北省劳动模范,襄樊市工交系优秀共产党员;2001年被襄樊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2002年被中华全国工商联、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科技日报联合评选为“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2003年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  相似文献   

7.
加强自主创新加快民营科技企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是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三大亮点之一。作为民营经济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民营科技工作,莱芜市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已成为莱芜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亮点,科技进步的生力军和中小企业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增长点。一、莱芜市民营科技企业呈现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  相似文献   

8.
其实说起创业,我有很多感受,创业应具备很多的条件,但综合起来无非就两个条件:首先是外部环境,第二是创业者自身的条件,自身的素质。在温州为什么这么几年民营经济这么发达,有这么多的民营企业家涌现,这离不开国家对外开放初期的政策环境,温州当时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创造了很好的创业环境。这是政策方面的环境。第二也是自然环境,大家都知道温州本身是一个交通不发达的地区,  相似文献   

9.
日前,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举行的2003年度“中国创业企业家”推选活动揭晓。但是许多人对上榜的名单存在众多不解和置疑,何谓“创业企业家”?评选优秀的创业企业家有什么样的标准?带着对创业企业家的这些疑问,我们走访了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技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十几年来,取得了两个出人意料的收获:一是乡镇企业的崛起,改变了我国工业格局;二是民族企业家队伍的初步形成,成为振兴民族工业的新兴力量。他们既没有国家的直接投资,而且能够利用的资源也十分有限,他们完全凭着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充分意识和抓住了我国改革开放的难逢机遇,以自我积累和创造,为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富强,奠定着雄厚的物质基础,并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为实现我们党制定的三步走战略目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当前和平与发展成为国际主流的大趋势下,发展经济,市场竞争成为新的“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这场“战争”中,企业家决定着参战各方的荣辱成败。勿庸讳言,企业家已成为当代中国最稀缺,最宝贵的人才资源。正因如此,人们对评选出的’95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以及优中选优,在108名优秀民营企业家中评选出的“十佳”人物,抱以极大的关注和热情。这表达了人们对中国富强的向往和对中国民族企业家群体形成的期盼,人们更期盼中国的企业家们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在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中,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进程中,在风起云涌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打出中国人的威风,塑造出中国人自尊、自信,自强的形象。本刊特此列栽介绍“’95中国十佳优秀民营企业家”事迹,其用意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举行的2003年度“中国创业企业家”推选活动揭晓。但是许多人对上榜的名单存在众多不解和置疑,何谓“创业企业家”?评选优秀的创业企业家有什么样的标准?带着对创业企业家的这些疑问,我们走访了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青年学者张帏老师,张帏老师的研究领域包括创业投  相似文献   

12.
陈崇帝 《中国科技信息》2007,(8):138-138,140
本文提示中国企业人,要重新省察自己在工作时处事待人的方式,特别是要求企业的领导,管理好本人的领导模式与服务好企业的跟随者。我们更应当共同来探讨什么才是真正的“领袖”。为世人深信不疑的一点,“仆人式领袖”可以作为企业管理的指导思想,它鞭策与驱动着人们朝向伟大的志向迈进,而企业家最是这种思想责无旁贷的执行者。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阳江市民营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了加强阳江市民营企业管理创新的对策:一是冲破传统的家族观念,加快产权管理创新;二是提高民营企业家的综合素质,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三是强化企业的约束和管理。  相似文献   

14.
谢雅萍  王国林 《科研管理》2016,37(2):98-106
创业家族创业能力的高低关系到家族创业的成败,但现有研究忽视团队层面的创业能力;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资源的支持,但二者的转化过程依然不清晰;创业伴随着深刻的情绪卷入,但情绪如何影响创业过程是未知的。基于上述研究缺口,本文构建了家族性资源、创业行动学习与家族创业能力的关系模型,分析了乐观情绪的调节作用,以198个创业家族为研究样本,采用结构方程分析方法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家族创业能力包含机会能力、运营管理能力和家族凝聚能力三个维度,不同类型的家族性资源对家族创业能力的影响程度不同;创业行动学习可以分为经验反思、互动支持和实践参与三个维度,在家族性资源与家族创业能力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乐观情绪不同程度对创业行动学习与家族创业能力之间的关系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从创业家族组建与治理、家族性资源管理、行动学习行为塑造、情绪管理四个方面提出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前政府正积极地改善民营企业发展的环境,民营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自然,机遇变成企业发展的现实,还需民营企业化蛹为蝶,苦练内功。对于中国民营企业家来说,赚得第一桶金后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寻求可持续性地发展,应该是每一个民营企业管理者在定位企业的发展战略中最应高度关注的课题。笔者认为着重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6.
黄辉  唐果  贺翔 《科技与管理》2013,15(1):70-73
浙江民营经济非常发达,提升民营企业家的捐赠意愿有助于改善浙江的慈善捐赠水平.对阻碍浙江民营企业家捐赠的因素进行因子分析后发现,慈善理念因子、税收激励因子、慈善监管因子、企业实力因子是阻碍其捐赠的4个最主要的因素.为了提升他们的捐赠意愿,浙江相关部门不仅要积极倡导现代慈善理念,努力改善税收激励不足的状况,还要加大对慈善组织的监管力度,为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7.
在“互联网+”“双创”教育的背景之下,本研究从江西省的民办高校入手,探讨“互联网+”下“双创”教育的企业家领导力的关键作用,通过创建模型和数据分析法,尝试提出创新创业教育的3个关键变量即:主动性、创新性和冒险精神,旨在对江西省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同时观照全国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全面落实。  相似文献   

18.
企业家无论创业成功与否都需要有创业精神。这种创业精神,还需要企业家不断提升自己个人素质,用创业发展的眼光看到自己企业的定位。理性地进行创新,合理地把管理创新、流程创新等融入企业经营中,把握市场需求脉络,将创新和创业精神结合。  相似文献   

19.
融资渠道不畅,资金紧缺一直是困扰四川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民营经济融资难既有其自身的原因,也有许多外部因素。为了进一步促进四川民营经济发展,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解决融资难这一“瓶颈”。  相似文献   

20.
他在多年的创业历程中,有近150项发明创造被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其中,申请和获得国家专利88项,专利技术的转化实施率达到了90%;有20多项技术创新成果获得国家、省、市的各类科技成果奖;仅2006年就实现销售额3.2亿元。他就是位于黄海之滨的江苏东强股份有限公司的掌门人王子纯。他靠科技创新起家。他所领导的江苏东强股份有限公司被命名为“全国诚信守法乡镇企业”、“全国信息产业系统先进集体”、“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他也先后被授予“中国发明协会第二届发明创业奖特等奖”、“当代发明家”、“全国兴村富民百佳领军人物”、“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江苏省十大杰出专利发明人”、“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优秀民营企业家”等荣誉称号。王子纯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他领导的公司能取得如此辉煌的业绩?带着几许疑惑,记者近日走访了中国电缆行业的知名企业家王子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