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媒体专业化的发展趋势下,以"广播+交通"为栏目模式、以"服务为王"为播出理念的交通广播形式,逐渐成为媒体竞争中的一匹黑马。在全国近80家省、市级交通频率中,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台率先实行机制改革,着力品牌构建,有效延伸自身产业链,最终成为交通广播中公认的领跑者。本文以北京交通广播为例,对交通广播的品牌构建、产业链延伸及未来发展策略等方面做出了详细分析与深入讨论,并指出加强自身优势的深度开掘,结合互联网思维实行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共同发展将是交通广播未来竞技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在媒体专业化的发展趋势下,以"广播+交通"为栏目模式、以"服务为王"为播出理念的交通广播形式,逐渐成为媒体竞争中的一匹黑马.在全国近80家省、市级交通频率中,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台率先实行机制改革,着力品牌构建,有效延伸自身产业链,最终成为交通广播中公认的领跑者.本文以北京交通广播为例,对交通广播的品牌构建、产业链延伸及未来发展策略等方面做出了详细分析与深入讨论,并指出加强自身优势的深度开掘,结合互联网思维实行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共同发展将是交通广播未来竞技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电影产业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品牌体验、品牌忠诚和品牌延伸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感官体验、行为体验和理智体验对品牌忠诚具有直接影响作用,而情感体验通过感官体验、行为体验和理智体验对品牌忠诚产生间接影响;2)感官体验和行为体验对品牌延伸具有直接影响作用,而情感体验和理智体验通过感官体验和行为体验对品牌延伸产生间接影响;3)在品牌体验对品牌延伸的影响过程中,品牌忠诚具有明显的中介作用。最后,本文还对该研究的管理学含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品牌体验如何影响品牌忠诚——兼论产品卷入的调解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高媛  李阳  孟宪忠  谢佩洪 《软科学》2011,25(7):126-130
首先从态度和行为两个层面给出了品牌忠诚的全面定义,构建了以品牌体验为自变量,品牌忠诚为因变量,产品卷入为调节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品牌体验四个维度对品牌忠诚两维度的影响各有不同,但产品卷入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这一结论更进一步诠释了品牌体验如何影响品牌忠诚。  相似文献   

5.
汤芬 《科教文汇》2013,(4):95-96
21世纪是体验的世纪。因此,也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呼唤生态的教育,打造生态的课堂,让生命得以充分舒展,势在必行。我园在课题的引领下,以生态体验为切入口,确立了"为幼儿发展服务,为教师成长服务"的科研意识,以"优质低碳和谐共长"的生态课堂核心理念为引领,努力营造学习和研究的科研体验氛围,创设为教师平等对话的平台,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成长。  相似文献   

6.
以感官体验对人们的心理作用与行为影响为启示,分析了在包装设计中应用感官体验理念,是对包装功能性的重大突破与延伸。黄鹤楼卷烟包装打破了运用视觉单一模式进行包装设计与创新的思维方式,将感官体验融入品牌包装设计中,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与触觉的共同作用来塑造卷烟品牌个性,提升卷烟品牌的附加价值。  相似文献   

7.
宁连举  冯鑫 《科研管理》2013,34(9):151-160
随着虚拟产品社区和品牌社区的发展,如何利用社会化媒体平台给顾客带来积极正向的体验成为各大企业不得不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梳理前人研究,从顾客体验和社会化媒体的视角,选取了虚拟社区体验的26个指标并进行因子分析,归纳出功利体验、享乐体验、社会体验和可用体验四大维度;同样地,对顾客态度的维度进行梳理,共选取29个指标,通过因子分析归结为顾客对产品、对品牌和对企业的态度三大维度。最后以虚拟社区体验维度为自变量,以顾客态度为因变量,建立三个回归模型,阐释了虚拟社区体验对顾客态度的影响机理,丰富了顾客体验理论的研究成果,能为相关学者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同时提出的四元互惠战略发展模式有助于企业管理客户关系、制定品牌战略和公司发展战略,能为相关学者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以消费者为主体的理性消费时代,房地产营销的重心逐渐由"以产品为中心"向"以消费者为中心"转移.于是,领悟顾客感性行为,增强顾客感官体验,提升产品附加价值,满足顾客精神需求的营销模式体验式营销开始在房地产营销中得到应用.本文从体验营销的涵义入手,分析了体验营销对房地产消费行为的主要作用,并探讨几种实用有效的旁地产体验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9.
刘昆鹏 《科技风》2013,(16):278
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下,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也日益普及,移动互联网时代悄然来临。在当前的移动互联网新形势下,人们对"用户体验"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各大移动互联网公司也纷纷致力于提升用户体验的研究,而苹果手机(iPhone)的问世,以其对优越的用户体验,获得了众多移动互联网用户的青睐,将移动互联网推向了一轮新的发展高潮。本文通过分析移动互联网的用户体验的特点,提出了改善用户体验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制度反腐呈现出成效与压力并存的双重演进态势,在制度反腐建设还存在着敢腐败、能腐败、想腐败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将互联网"倒逼机制"、"透明机制"和"网络民主机制"与制度反腐建设相互融合并形成有机整体,即构成互联网背景下制度反腐体系,在制度反腐实践中将产生强有力的"危惧效应"、"遏制效应"和"德治效应",从而获得"以法保廉,使人不敢贪"、"以规固廉,使人不能贪"、"以德倡廉,使人不想贪"的收益。  相似文献   

11.
许波 《科技广场》2012,(2):131-134
品牌忠诚可以给企业带来很多的营销优势,比如降低营销成本、获得更多新的顾客、积极的口碑传播以及顾客对竞争对手营销策略的更强烈的抵制等。通过分析顾客体验,从顾客体验的角度来研究品牌忠诚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2.
塑造有价值的品牌体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消费需求的演化和各时期的品牌战略做了文献回顾,强调“文化资本”的创造对建立消费需求具有重要影响,指出获得有意义的体验已经成为最大的、未被满足的消费者需求。并对“体验”进行了定义,分析了影响体验的各个要素以及不同的体验类型,提出顾客与产品互动的体验模型,为设计者理解、塑造真正有意义的品牌体验提供了一个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3.
以"融合"与"渗透"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企业的边界将发生重要改变,为什么会改变?如何更好地适应这一改变?以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分析法为基础,联系诸多企业边界的决定因素,结合长尾模型,探讨和分析"互联网+"企业边界的外在形式与内在规律,得出"扩张""收缩"与不断"模糊化"是当今"互联网+"企业边界变化的重要特征,为更好地适应这一改变,"互联网+"企业一方面需要对内部的经营理念、生产工艺、管理模式进行变革,另一方面要以产业链为线索,以互联网为平台、以渗透与融合为管道,以中间组织为形式,构建和谐有序的企业新生态。  相似文献   

14.
刘芳 《科技风》2013,(8):269
品牌是文化建设的核心。电视品牌的重要表现形式是节目。建设文化河南的关键是教育和弘扬"河南精神"。广电传媒以传播信息为本质,以教育、宣传及娱乐大众为功能,决定了文化建设的重点在于品牌节目的创作与推广。  相似文献   

15.
教育业中的换位思考即想学生所想,理解至上,是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但同时换位一定要挟到位,也就是要将换位思考转换为换位体验,真正做到以"师"换生位,了解生情,对症施教,同时也要采用以"生"换"师"位,理解"师意",让学生不再独行,这样才能达到换位的最终目的--还位,从而达到双赢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以老字号"八王寺"为案例,基于老字号特有的"次级品牌杠杆"和"代际品牌资产",并结合品牌传播的互联网逻辑,提炼了移动互联时代"老字号"品牌复兴的战略逻辑与实现路径。战略逻辑的主要主张:树立依托品牌构建竞争优势的战略思维;利用次级品牌杠杆重塑品牌识别;制定与实施基于互联网逻辑的品牌传播方案,强化消费者对品牌识别的认知;开展品牌资产评估与持续提升。实现路径包括"意见领袖"主导和企业主导的互联网传播路径。前者要求发掘"老字号"老一辈顾客中的"意见领袖";后者要求企业利用自媒体平台,创新性地设计趣味性、可参与性高的推广活动。  相似文献   

17.
法医学作为我校医学专业的必选课之一,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医学课程.在信息网络化的时代,我们通过建立线上、线下混合式实验教学,将"老师讲、学生做"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自主式学习.并且通过建立完善、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来对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进行综合考察,进一步反思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  相似文献   

18.
创新创业平台是支撑"双创"一重要经济体,对于增强区域创新创业能力、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以邯郸市为例,深层次剖析了该区域双创平台优势和短板,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就是为实体平台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即"互联网+"。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企业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因特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而风靡全球的,互联网企业提供的是虚拟产品和服务,品牌对于互联网企业尤为重要.文章介绍了互联网企业品牌的重要性,从市场调研、品牌定位、品牌设计、品牌推广等方面提出了互联网企业品牌塑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对《学会》杂志品牌化经营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品牌经营正成为学术期刊在竞争中获胜的重要法宝。品牌可以成为杂志的核心竞争力,一个成功的杂志品牌还具有保护和提升杂志竞争力的作用。《学会》杂志已拥有"学会"、"中国NGO研究"、"学会之星"等品牌资源,以品牌化运营的视角,充分利用并积极运作这些资源,将为《学会》杂志参与市场竞争奠定坚实的基础。文章探讨了《学会》杂志品牌化经营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强化品牌意识、提升品牌经营能力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