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笑话50则     
“人家说天才和白痴只有一线之隔,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因为天才常把别人当白痴,而白痴常把自己当天才!”  相似文献   

2.
天才的奥秘     
孩子与孩子的智商差别并不像我们家长想像的那么大。绝顶的聪明与白痴都是极少的。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才”。那些“天才”并不表现在考试的分数上,而是散落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与游戏中,亲爱的家长朋友,你发现了吗?不是我们的孩子缺乏天才,而是我们的家长缺乏发现天才的眼光。天才的奥秘@云月  相似文献   

3.
陈兴时 《科技文萃》2001,(4):105-107
人的智能就像人的身高、体重一样有高低之分。一般来说差异不大,然而有极少数人却集天才和白痴于一身,堪称“奇才”。近年来,在世界各地的精神病院里,都发现了这类人,在精神病学中称为“白痴天才”。当然,普天下的白痴天才并不是一模一样的,他们形形色色,无奇不有。 日期天才:霍维茨在1941年发现了一对智商介于60~70的孪生兄弟——乔治和查尔斯。兄弟俩都是精神发育不全者,直到25岁时,仍不能自理生活。  相似文献   

4.
成长     
《广西教育》2004,(7C):80-80
世上真有神童和天才吗?也许有。但是这本书要告诉你:不是神童也一样可以成长为天才。畅销书作家凌志军为我们讲述了一群普通的孩子成长为天才和大师的故事。微软亚洲研究院聚集着计算机领域许多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他们每一个人都被称为天才,但是他们都不认为自己是天才——确确实实,他们都曾经很普通,在学习上甚至都没有得过第一,然而他们的父母、老师与他们自己共同选择了一条智慧之路。  相似文献   

5.
相信亲爱的读者们都喜欢踢足球吧!什还记得《灌篮高手》吗?运动天才加白痴樱木不屈不挠的篮球历程让我们一次次地受到激励,数不清有多少人因为看了这部卡通片迷上了打篮球。按照这个逻辑,等大家看完了下面介绍的3部漫画,是不是也会喜欢上其他的球类运动呢?  相似文献   

6.
开心词典     
迟到老师:“迈克,为什么你每天早晨上学都迟到了?”迈克:“每次我来到拐角处,路牌上总写着:‘前方是学校,请慢行。”’并不口吃老师问新生:“你叫什么名字啊!”新生答道:“吉吉吉吉姆·格格格格林林。”老师又问:“你口吃吗?”新生咬牙切齿地说:“不!我爸爸口吃,而给我登记户口的那个家伙简直就是一个白痴!”零分  相似文献   

7.
并非戏言     
《师道》2021,(4):64-64
小明最近每次考试都是99分,爸爸问他:“你难道就不能再多得1分吗?”小明理直气壮地说:“老师说了,成功是99分的努力加上1分的天才,是你和妈妈没给我这1分天才呀!”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动物园。一个学生说:“老师!你看那个黑猩猩多像边上的叔叔!”老师:“你怎么这么说话?人家会生气的!”学生:“可是,黑猩猩又听不懂。”  相似文献   

8.
以前,人们总说:“一个人穷其一生,他所用的脑量不过是全部脑容量的十分之一,人脑还远远没被充分利用。要是人脑全部得到开发,那我们每个人都会成为天才。”现在,一些心理学家则说:“恰恰相反,要想成为天才,必须把脑的一部分关闭掉。”这是真的,还是无稽之谈? 我们知道,世界上有一些白痴天才,他们的智商远远低于普通人,而且通常是自闭症患者,但是,他们在数学、  相似文献   

9.
以前,人们总说:“一个人穷其一生,他所用的脑量不过是全部脑容量的十分之一,人脑还远远没被充分利用。要是人脑全部得到开发,那我们每个人都会成为天才。”现在,一些心理学家则说:“恰恰相反,要想成为天才,必须把脑的一部分关闭掉。”这是真的,还是无稽之谈? 我们知道,世界上有一些白痴天才,他们的智商远远低于普通人,而且通常是自闭症患者,但是,他们在数学、  相似文献   

10.
在毕业复习时,面对学生屡次出错,我怒火冲天,实在难以忍受,随口说出:“这么简单的题目还出错,简直就是白痴!”而且把“白痴”讲得特别重特别响。课后我刚在办公室坐下,茶还没送到嘴边,就有两位女学生笑嘻嘻地走进办公室,露出一丝狡黠的神情说:“吴老师,小华骂你是白痴!”“什么?”我霍地站起来,可就在这一瞬间,我醒悟了,为什么学生在今天,在这短短的一瞬间会说我“白痴”?原因很简单:作为老师的我先骂了学生,给学生做了一个“表率”。我不无遗憾地坐回座位,思绪万千:教了六七年书的我竟不知道作为教师要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吗?难道就不了解学…  相似文献   

11.
每一个时代都不缺少天才,但并不是每个时代都盛产天才。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群“80”年以后出生的十几岁的少男少女在文坛上闪亮登场,如果按照“十岁是天才,二十岁是才子,三十岁是普通人”的标准来衡量,这倒可以称得上是一群“天才”,但“文学天才”的头衔放到他们的头上是否名副其实?近十年间,始终是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如果仅就“天才”的数量,而不就“天才”的质量而言,我们这个时代的“天才”不仅众多,甚至有些“泛滥”。每过上十天半月,翻开某某文学性报刊,就会至少有那么一篇关于某某“文学天才”的报道或专访。一看年龄,都不过十几…  相似文献   

12.
在许多同学眼里,天才几乎就是“天生之才”的代名词,DNA似乎已经把自己的未来决定了,事实果真如此吗? “看人家,整个一个‘天才’,怪不得学习那么好!”说到不很优秀的自己,很多同学都黯然神伤。可近年来,心理专家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否定了“天才是天生的”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3.
人们一谈到创造发明、科学家、发明家,往往给蒙上了一层“天才”的神秘面纱,以为他们能做到的,凡人“理所当然”地做不到。其实,他们决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也是从普通人的队伍中走出来的。普通人是完全可以搞创造发明的。古话说:“为学不进,只是不勇”。其实人人都有创造力,只要你不是白痴、不是神经病,人人都有成功的机会。问题是看你有没有勇  相似文献   

14.
娜娜 《小学生》2006,(1):10-10
孩子的话 别让我们装天才 菲菲(六年级) 天才,我们这一代都是令你们骄傲的 “人工天才”吧?我们要会画画儿,我们要 会书法,我们还要会弹钢琴……我们无 所不能!每一天从起床到躺在床上,不知 道疲惫的感觉。“小小年纪,你知道什么 是累吗?”恩,我们不知道,我们已经被剥 夺了感知能力。因为从我们懂事以来,就  相似文献   

15.
我们现在追击,打他个落花流水!能把他们打成花?落花流水?真的能把他们打成水吗?汗……忘记他们还不知道成语是什么。我们现在追击他们!斑斑,冲吧!吼———你怎么自己跑啦?等等我!我们快去救虫虫!冲啊!冲啊!两个族群为了地盘而战斗……可是他们都不知道,更大的灾难在等着他们。虫虫进入猿人时代(8)52战争还在继续,但虫虫等人还是暂居湖边。好想回家啊!爸爸妈妈,你们想我了吗?好多芦苇呀!可以用芦苇做成箫……这是什么?这是箫。我们可以用吹奏的方式通知同伴。两声代表“有紧急情况”。那三声呢?代表“我思念你”。真好玩,我要给大家每人做一…  相似文献   

16.
纯友情物语     
一“晓路,你坐到那个地方。”我顺着老班的手指向西北方向转身44.5度,一眼便扫见那块被誉为“只有天才和白痴才有资格坐”的“风水宝地”,心里一阵不爽,于是悄悄地皱了皱眉头。“有什么意见吗?”班Sir犀利的眼光让我不寒而栗。“哦,没什么!”我的乖巧赢得了班Sir的露齿一笑,“没意见就好,去吧!”我蔫蔫地搬起课本,离开了被我“盘踞”已久的“根据地”,转移到“大后方”。人在失落的时候是很容易犯困的,我也不例外,刚坐上新座,便伏在桌上会周校 园 文 摘一听我的话,马上摆了个林青霞的专利pose,“你是刘德华?我像不像林青霞?”我知道她的…  相似文献   

17.
让自己的人生有所成就 ,是每一个人的愿望。而对于那些有所作为或少年得志的人 ,人们总是叹之曰 :“天才呀天才 !我怎么就没那份天赋呢 ?”而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 ,人类遗传密码的破译 ,人们又禁不住异想开天 :“既然人的每一个性状都是由基因决定的 ,如果给我移植天才基因 ,那不就都成为天才了吗 ?”那么 ,到底是否存在天才基因呢 ?专门研究天才的人 ,绝大多数都认为天才具有某种特殊的基因。然而 ,最近美国佛罗里达州州立大学心理学家阿里克森博士提出了相反的看法 :任何人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经过 10年的训练 ,都…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真有天才和神童吗? 也许有。但是这本书告诉你,不是神童也一样可以成为天才。本书的作者就给我们讲述了一群普通孩子成长为天才和大师的故事,他们现在都是微软中国研究院的科学家。比尔·盖茨这样评价:“我敢打睹你们都不知道。在微软中国研究院,我们拥有许多位世界一流的多媒体研究方面的专家。”这些人中每个人都被称为天才,但是他们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天才——确确实实,他们都曾经很普通。在学习上甚至都没有得过第一,然而他们却为自己选择了一条智慧之路。在生活中,智商很高的人才有可能被称为天才。那么.智商是不是最重要?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告诉我们:在任何领城里,情商的重要性都是智商的两倍。在管理层中,情商比智商重要9倍。那么,什么是情商?对于我们来说,情商其实就是健全的个性、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看了这本书,想给大家说的话很多,好书总是能给人很多奋发向上的力量,能够帮助我们实现梦想。如果你想做个快乐的学生,如果你愿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如果你愿像天才一样成长,那么请仔细看看这本书。  相似文献   

19.
冬天里 ,幼儿园的小朋友会问 :“小金鱼不怕冷吗 ?”他们总有无休无止的问题要问。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 ,问小朋友 :“这是什么 ?”“是圆圈”、“是薄饼”、“是太阳”……他们对问题发表见解的欲望是多么强烈 !应该说 ,问题意识是人人都有的 ,甚至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天然禀赋 ,它是人适应环境的思维冲动 ,而与人的智力水平没有简单的正相关。然而 ,摆在我们面前的却是这样一种现状 :幼儿园、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要求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小手如林 ,但到了初中举手的已寥寥无几了。高中生还有举手的吗 ?几乎没有了。他们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  相似文献   

20.
认识我自己     
天底下还会有人不认识自己吗?嗤……笑话!(可能你会说:有啊,那就是白痴!)不过,且慢——你是否在什么事情没做时听到过类似这样的评语:“知道自己是谁吗?” “你以为你是爱因斯坦还是陈景润?凭所谓的什么智商就想打败天下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