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2 毫秒
1.
小学毕业照,第二排右边第三个人是我,留着傻瓜头——确切地说是西瓜太郎头。那时的我真是笨到可以,剪了头发出来,看见同学就窜到人家跟前,嘴一咧:“哈哈,你还认识我吗?我剪了西瓜太郎头了。”从此,我就多了一个傻瓜的封号。可我不在  相似文献   

2.
小时候,肿头龙的头是不肿的,就是有点笨,手脚也有点慢。爸爸是个急性子,看他笨,又看他反应有点慢,就会着急,就会勾起手指敲打他的脑袋。爸爸把这种敲打称为“吃毛栗子”。有时候,肿头龙做事笨了,或者动作慢了,爸爸就会说:“看你这么笨,给你一个毛栗  相似文献   

3.
原先的铅笔和橡皮头是分开的两样东西。大约在一个世纪前,有一个叫威廉的英国人去朋友家,看见朋友为了作画时方便,在铅笔的一端绑上一块橡皮。他由此得到启发。发明了方便实用的橡皮头铅笔。  相似文献   

4.
低年级小学生既爱说又爱动,课堂注意力不持久,一般只有20分钟左右,学生上上课,经常会做出各种小动作,可能会想到中午要吃的水果,不吃他也想拿出来看看;不自觉地把铅笔插在橡皮上转一转,敲一敲;用尺子割橡皮;后座同学的书碰到他头了,他也会回头质问,总之,有一点点小意外,都会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去。很多任教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课的老师都有同感:上一节课就像和他们战斗,按下葫芦瓢起来。  相似文献   

5.
我开了阑尾炎以后,第一天上学,背上书包,感到特别重,累极了。路上,我看见有人牵着一条狗走来,心想:如果书包也能像狗一样会走路,那该多好啊!顿时,我眼前一亮,想起爸爸给我讲过的橡皮头铅笔的故事:一个外国设计师过着贫穷的日子,他的铅笔用到很短很短还在用,橡皮用到很小很小还舍不得丢。一天,他正在设计一样东西,忽然,他的橡皮不见了。他找了好一阵子才找到,于是想:如果把橡皮绑在铅笔上,就不会掉了。他试了试,效果还不错。他进一步动脑筋,最后发明了橡皮头铅笔,还得到了专利呢。他利用了什么方法呢?就是把两样有用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变成一…  相似文献   

6.
一 填空题 1.在物理考试作图时,小亮画错了一个地方,于是就用橡皮轻轻地擦。没有擦干净,然后他稍使点劲就擦干净了,这是通过增大——的方法来增大橡皮与纸之间的摩擦的。  相似文献   

7.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作者:吴玉中定价:15.80元“咧咧笨”,好奇怪的名字!其实,“咧咧笨”原来不叫咧咧笨,他与大家一样,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胡小豆,因为他爸爸叫胡豆。胡小豆也是一名小学生,是一个聪明、早熟的男孩子,他不用功学习,却一心想学魔法。有一天他用风筝缠下了一个正在飞行的小巫婆,从小巫婆那里得知骑扫帚飞的咒语是“咧咧笨”以后,就不断尝试用此咒语骑扫帚飞行,因而得到了“咧咧笨”的绰号。为了进入魔法世界,咧咧笨不惜以头撞镜子,但没有成功。可是后来发生的“魔泥”、“魔鞋”和“应试芥末”事件却更加坚定了他学习魔法的决心…  相似文献   

8.
在自动铅笔出现以前,人们使用得最多的是橡皮头铅笔。橡皮头铅笔的问世,得归功于美国弗罗里达州的穷画家李浦曼。李浦曼的生活很贫困,有时连画布、画纸都买不起,他的画具都很陈旧。一天,李浦曼潜(qián)心画着一幅素描。他仅有的一支铅笔已经削得很短了,为了节约,他捏住这支笔头还是不停地画。突然,他发现有一处画面必须修改。于是他放下笔,在一堆画具里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块比黄豆粒大不了多少的小橡皮。他擦干净画上修改的铅笔道后,发现铅笔头又不见了。就这样,找到这个,丢了那个,耽误了不少时间。李浦曼想,若是铅笔和橡皮头长在一起就好了…  相似文献   

9.
汪强 《师道》2003,(11):36
我希望我能遇上一个笨老师,或者他虽不笨,可他的孩子却不那么聪明。当然,最好是不但他自己笨,他的孩子也不那么聪明。如果能这样,那我就幸运了。我听说有个叫钱梦龙的老师,是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他小时候就比较笨。可能比我还要笨,因为他上到五年级时,就已留了三回级。老师说他是“聪明面孔笨肚肠”,读书也就只读到初中毕业。后来,他做了老师,不管遇上多笨的学生,他都不嫌弃。有个学生,读课文都读不利索,原来的老师说他没出息。到了钱老师班上,钱老师叫他查字典,他会查了,钱老师就夸他聪明。后来,他果然变聪明了。又有一个学生,写作文抄人家…  相似文献   

10.
加法大家都会做,1+2=3,2+2=4,相信你不会被难倒。其实生话中的发明也常常用到加法哩!比如我们使用的橡皮头铅笔就是如此。一百多年前,一个穷画家为了方便,就突发奇想,把一块橡皮头绑在一支铅笔上,就成了橡皮头铅笔,这就是发明里的加法。写成加法式子就是:铅笔+橡皮=橡皮头铅笔。  相似文献   

11.
霹雳笑话堂     
《红领巾》2007,(4)
挂钟大学教室里的挂钟出问题了,只要被东西碰到就会越走越快。教授上课时,发现很多同学不断地拿橡皮砸挂钟,但他什么也没说,按钟上下课。没过多久,期末考试到了,  相似文献   

12.
马徳 《八小时以外》2013,(1):122-122
橡皮漂在北京有些年了。 刚到北京的时候,他说每天早上看到地铁里密密麻麻的人各自埋着头,自己挤在其中,几乎不用走就会被簇拥着哗啦上了车哗啦下了车。当时,一个念头在心里翻江倒海:回去,这破地方没法待,杀回老家去!  相似文献   

13.
吹牛公司     
我们的口号:牛皮是吹的,具有超强想象力的脑袋是真的!台牛皮大擂春节过后头天上班,吹总在办公室楼道里碰到了满面春风的阿笨。“哎呀,吹总……”吹总心里不由“咯噔”一下,心想这个春节自己不留神又胖了一圈,还不知被阿笨怎么嘲笑。“过了一个年……”阿笨继续热情洋溢地冲他叫  相似文献   

14.
江冬 《初中生》2009,(6):40-43
从前有一位王子,他想找一位公主结婚,但是她必须是一位真正的公主。所以他就走遍了全世界,想寻到这样的一位公主。可是无论他到什么地方,他总是碰到一些障碍,公主倒有的是,不过他没有办法断定她们究竟是不是真正的公主。她们总是有些地方不大对头。结果,他只好回家来,心中很不快活,因为他是那么渴望得到一位真正的公主。  相似文献   

15.
《少年儿童研究》2010,(9):50-51
儿子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从他上一年级开始,我就发现他有一个奇怪的毛病,他很喜欢用橡皮来回擦写错的字,而且总是玩橡皮,把橡皮切成一块一块的没法再用,买了新的后这种情况照旧。他为什么总跟橡皮“较劲”呢?  相似文献   

16.
最近,笨狼爸爸突然想当歌星。在厨房里炒菜的时候,菜勺有节奏地在锅里翻动,他就着铿锵有力的节拍,放开嗓门,高唱:“啊!多么辉煌,明亮的太阳……”他炒菜时,从来不在意锅里的菜是否炒熟,而是看一首歌是不是唱完了。为此,笨狼家餐桌上的菜不是半生不熟,就是煮过了头。笨狼妈妈忍无可忍,不许他在厨房里唱歌。  相似文献   

17.
越早越好     
陈步高这个孩子,既能干,又用功,应该算是一个好学生。可是他有一个毛病,就是有点“抠门儿”。不过他自己决不承认这一点,只承认他主张“不进不出”。譬如碰到别人向他借用一下铅笔、橡皮,他就皱起眉头,一本正经地说:“为什么老是自己不带?看我,我就是喜欢不进不出,不要人家的;人家用我的,我自然也……好,这次,就借给你,下次可……”其实,他只是怕别人用他的,并非真的不要别人的东西。有一天,放了晚学以后,陈步高在操  相似文献   

18.
我的"铁杆粉丝"是一个淘气的小男孩,他是我爸爸同学的孩子,小我两岁,比我矮一个头,名字叫董德。 他的发型很独特,像个西瓜太郎。眼睛小小的,一笑起来就眯成了一条缝。一张小嘴特别能说,我们昨天从扬州到杭州去旅游,汽车行驶了5个小时,他就坐在我旁边喋喋不休地说了5个小时,快把我烦死了。  相似文献   

19.
李建树 《家庭教育》2008,(10):38-38
闹闹上小学后的第一任同桌是个女孩,两个人经常起纠纷。 这当然很影响闹闹的情绪。妈妈问他怎么啦,他还不愿意回答。问急了,才带着一种有点困惑的表情回答说:“我也不知道她怎么了,反正不能碰到她一点点的。我丢了橡皮,问她借,她不肯的;反过来,她自己却常常向我借橡皮,借水彩笔……我上学期就开始讨厌她,现在就更讨厌她了。”  相似文献   

20.
头上的柿子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地方,有个名字叫与太郎的穷小子。这个与太郎长了一个叫人一看准会吓一跳的大脑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