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897年杭州知府林启在蒲场巷普慈寺创办了求是书院.这是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堂之一,为浙江大学的前身.  相似文献   

2.
[相关链接]蒋尊簋(1882-1931),字百器,又名伯器,浙江诸暨店口镇浒山村人,早年就读于杭州求是书院(今浙江大学前身),为该书院高才生.1900年4月以官费被选送日本留学,1904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三期,并为骑科第一,后以精究军事学著称,与蒋百里、蔡锷并称为南方三杰.1905年加入光复会、同盟会.辛亥革命  相似文献   

3.
张卓群 《浙江档案》2008,(12):34-35
19世纪末,现代体育伴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复兴传入中国,浙江大学前身求是书院率先开设体操课,领浙江近代体育风气之先,倡导体育运动、重视体育的传统从此绵延不绝。为追溯浙大与奥运的渊源,弘扬浙大体育精神,今年5月,浙江大学档案馆主办了《放飞梦想:奥运精神与浙大体育》专题档案展,这是浙江大学办学长河中首次以档案资源为载体弘扬奥运精神,全方位传播渐大体育成就的大型展览。  相似文献   

4.
曾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的浙江大学经历了百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一所基础坚实,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居于国内一流水平,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研究型、综合型大学,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一大门类。学校设玉泉、西溪、华家池、湖滨、之江、紫金港等6个校区,占地面积5.33平方公里,分布于杭州市区不同方位。校园依山傍水,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与西湖美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而作为浙江大学前身的求是书院,在1897年5月21日…  相似文献   

5.
抗战爆发后,浙江大学一路西迁至广西宜山,1938年11月1日竺可桢校长在开学典礼上,作了《王阳明和大学生的典范》的演讲,首先提出要以"求是"两字,作为浙江大学的校训。  相似文献   

6.
著名新闻学教授方汉奇近日在与新世界出版社《与传媒界名流谈心》一书采访组谈话时,首次对外界细谈了自己的求学与成才经历:名门之后与苦难岁月辛华:我们读过海外一些媒体对您的报道,您出生于书香门第,童年时期的经历是否对您以后的职业选择有不小的影响?方汉奇:可能会有这么一点点影响吧,影响是错综复杂的,多方面的,小的时候我是在外公家长大的,外公的父亲是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的创办人,他自己去日本留过学,回国后和鲁迅在教育部同过事,中西学问都不错,公务之余常常教我念点古文,多少给我打下了一点文史方面的基础。我…  相似文献   

7.
陈独秀     
陈独秀(1879—1942),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一名庆同,又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幼年入私塾,十七岁中秀才。一八九七年入杭州求是书院。后因参加反清革命活动遭缉捕,东渡日本留学。一九零三年回国,在安徽组织爱国会,被清政府强行解  相似文献   

8.
浙江大学是我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也是浙江省内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一所大学.浙江大学在其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两次大的变革:一次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浙江大学在院系调整中由一所综合大学,变为多科性的工科大学;另一次是在90年代末,浙江大学与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成一所新的综合大学.本文旨在论述院系调整中浙江大学的情况和影响.  相似文献   

9.
《传媒观察》2022,(5):F0002-F0002
方兴东,男,1969年6月生,浙江省义乌人。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融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民逬浙大委员会副主委、民进浙江大学西溪支部副主委。北京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15年),浙江省万人计划文科领军人才(2021年)0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1991年)。  相似文献   

10.
名人手迹     
《档案与史学》2009,(10):3-3
陈独秀 陈独秀(1879—1942),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一名庆同,又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幼年人私塾,十七岁中秀才。一八九七年入杭州求是书院。后因参加反清革命活动遭缉捕,东渡日本留学。一九零三年回国,在安徽组织爱国会,被清政府强行解散。  相似文献   

11.
王飞 《湖北档案》2011,(3):38-40
许寿裳1883年生于浙江绍兴,早年曾就读于绍郡中西学堂和杭州求是书院.1902年秋,许寿裳考取了浙江省官费日本留学,进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与同年4月来此学习的鲁迅相识并成为好友.1903年4月,鲁迅把自己剪发的小照赠给了同学许寿裳,后来又补题旧诗一首:"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相似文献   

12.
2月21日,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求是高等研究院的实验室里,一只叫"建辉"的猴子正在用抓、勾、握、捏4种不同的手部动作"对付"它面前放着的有4种不同形状的物体。神奇的是,在不远处,一只机械手就像是与建辉有心灵感应,亦步亦趋同步做着与建辉一模一样的手部动  相似文献   

13.
北京大学历届校长数十位,其名气最大,贡献最巨者,当属蔡元培.京师大学堂改名北大后的首任校长何燮侯,却湮没无闻、知之甚少、世名不彰,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 何燏时,字燮侯,1878年8月10日,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市赵家镇花明泉村.1897年,他是杭州求是书院的第一届毕业生.1898年,清政府选派学生留日,他以优异的成绩入选.1899年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30、40年代,中华民族和中华大地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沧桑巨变.这一时期的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艰苦的斗争,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浙江大学在校长竺可桢的领导下,与祖国共命运.紧扣时代脉搏,弘扬"求是"精神,坚持西迁办学,在逆境中崛起,以"东方剑桥"之名享誉于世,并为新中国的科教事业发展准备了一支大师云集、声望卓著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在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史上谱写了壮丽华章.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数字影像产品,如DC(数码照相机)、DV(数码摄像机)等逐步进入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环节中,由此产生出许多数字图像信息。如何将这些重要信息永久保存起来,是摆在每一个高校档案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一、数字技术促进高校照片档案工作的发展1.数字技术解决了高校照片档案收集难的问题高校照片档案收集难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档案工作者。以浙江大学为例,学校每年的重大活动、重要人物来访、外事活动以及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中都要产生许多照片。由于照片和底片等实物归档比较麻烦,真正能…  相似文献   

16.
2008年5月,地方文化工作者在江西丰城发现了一篇撰于唐大历六年(771)的<罗山书院记>.有媒体根据<罗山书院记>的有关资料,认为"创立于公元771年的丰城罗山书院是目前中同最早的有明确名称的、具备后世书院性质的书院.它比此前广泛引用的‘全国最早的私家书院'、创立于公元814年的高安桂岩书院要早43年,比号称‘中国最早的私立大学'、创立于890年的德安东佳书院更是早119年.  相似文献   

17.
唐细英  谢玲 《兰台世界》2012,(28):60-61
书院藏书是我国古代藏书的一个特点.书院之名起于唐代,北宋后书院发展成为一种读书、讲学新的教育组织,它的目的在于自由研究学问、讲求身心修养,是理学家或者学者讲学之所.明清时期,书院几乎遍及各省通都大邑,以至穷乡僻壤,这一时期出现了古代比较著名的书院,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书院、嵩阳书院等有名的书院.  相似文献   

18.
柳哲 《湖北档案》2013,(7):42-43
何燏时,字燮侯,1878年8月10日出生手新江省诸暨市赵家镇花明泉村。1897年,从杭州求是书院首届毕业。1898年,清政府选派学生留日,他以优异成绩入选。1899年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  相似文献   

19.
宋萍 《图书馆学研究》2008,(1):99-100,F0003
<清代东南书院与学术及文学>以江苏、安徽、浙江三省为研究区域,对东南重要书院予以全面的梳理与研究.课艺集的调查与研究是该书的贡献之一,为研究书院与科举关系、书院师生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维度.书院是文士活动的重要空间,提供了雅集的场所.在对书院雅集交游的研究过程中,作者力图找到传统与现实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书院发展中,古代书院主要将道德教育的文化传播当作办学的主旨和最高目标,以孝为首的德育文化传播,在书院的发展史上形成一种传统,绵延千年.当代书院的发展沿袭这一传统,并在孝文化传播的实践中进行了诸多变革与创新,体现出符合当代价值的现实超越. 书院孝文化传播的历史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