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黄文芝  赵晶 《知识窗》2023,(3):57-59
张家口学院以北京携手张家口冬奥会举办为契机,为冬奥会的举办储备了大量“懂文化”的人才。基于此,文章探究构建“冬奥会+地方文化传播”“四联动”矩阵式课程体系,包括“公共课+专业课”联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联动,“内涵建设+条件改善”联动,“专业建设+党的建设”联动,为同类院校的特色化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当前张家口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培养中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借鉴协同创新理念,以学校自己内部的教师教育发展中心为平台,借助校内外资源,大力推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中小学、幼儿园,以及其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关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的协同合作,通过加强青年教师发展中的各子系统之间的有效合作和互动,实现优势互补,进一步促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发展的整体水平,既可以满足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又能更好地服务于张家口地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已经成为了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而地域文化教育是提高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和良好载体,是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高职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的现实需要。我们认为构建地域文化特色课程、提高教师地域文化素养、开展校园地域文化教育活动、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评价机制是开展地域文化教育的着力点所在。  相似文献   

4.
<正>历史和文化是地域的灵魂,是一个族群集体的记忆,是无形的根,无价的宝。北川大通是青海河湟先民的栖息地,也是河涅多彩文化的发祥地,承载着五千多年的厚重历史和文化积淀,物埠民丰,人杰地灵。在离高原夏都最近的地方,在生态环境最纯净的地方,在水流最清澈的地方,在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地方,在声声梵音飘过古丝绸南辅道的地方,大通犹如一块鲜亮的翡翠,承载着青海河湟五千年的文明发祥史,踏着新时代最强劲的发展音符和节奏旋律,日趋成为青海高原乃至华夏瞩目的一处多彩而让人神往的祥和之地,令人称奇,使人顾盼流连。  相似文献   

5.
时下,有一种说法认为:一个城市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包含两项重要元素:经济实力和文化内涵。因此,举办节庆活动正在成为城市的一个新亮点,一方面,通过举办节庆活动来增强城市的文化活力,提高城市知名度;另一方面,通过节庆活动搭建一个经贸平台,拉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冰雪节庆体育活动是以冰雪活动为载体、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地方节日庆典活动。阐述冰雪节庆的周期性、文化性、综合性等特征,以及对地方经济与文化的双重载体功能。  相似文献   

6.
孙颖 《百科知识》2023,(6):59-60
<正>展示空间设计既是一个内涵丰富的专业分类,也是一个动态的创意营造过程。地域文化成为一种符号,显现在体验馆展示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成为象征性的存在。而在设计和营造之中,更要把握关键性地域性文化符号等重要原则。展示空间设计在当下博物馆、体验馆、展览馆、体验馆的发展过程中,审美维度和地方特色的要求都更高。地域文化不仅可以体现展示空间的特色,也是该展示空间的灵魂所在。  相似文献   

7.
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手段,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强劲动力。如何适应新形势,充分发挥学会自身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深入研究文化和科技相  相似文献   

8.
高校图书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是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当前知识付费背景下要求高校图书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必须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营销。基于此,文章对高校图书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新媒体营销策略进行研究,以期推进地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进程,成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助力器。  相似文献   

9.
高倬君 《科研管理》2021,42(1):F0004-F0004
文化作为能够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是世界各国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的重要体现,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因素。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化的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期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文化生产力也成为当前国家之间主要的竞争优势所在。在大数据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与利用已成为当前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新趋向,通过对于高新科技手段的运用来促进文化生产方式的变革,进而推进我国文化产业业态的新发展,以增强我国新时期的文化竞争力,引领我国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7,(6)
地方院校不仅要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文建设输送人才,更要为社会、为地方传承文化,为城市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做出直接的贡献。特别是一些独具特色的地方高校应该把全力支持地方城市文化建设纳入到发展战略中,真正使"产学研"的道路成为教学框架中最明确的发展目标之一。应该努力挖掘自身的资源,发掘最大的潜力,为地方城市文化建设提供全方位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张汉 《科教文汇》2007,(1):150-151
中国饮食文化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成为中国人构筑自我民族认同的有力工具。中国饮食文化内部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以区域为基础的地方风味菜系。区域饮食文化作为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构成一个区域的人民自我认同的一种工具。  相似文献   

12.
当前,区域文化已经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地方高校作为区域社会群体中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文化发展有着积极地的影响,地方高校要积极提升自身素质,融入到区域文化建设中,为区域文化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管文明 《世界发明》2009,(11):84-85
66号公路文化的形成是值得玩味的。因为这条路凝聚了太多美国人的精神和理想。而且在100多年里面,人们自发地为这条公路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内涵,让66号公路成为了美国乃至全世界向往“在路上”的人朝圣的地方,也成为一个自发形成的创意旅游胜地。现在,就让我们走近66号公路,一起去体验一下“在路上”的感觉吧。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地方文献收集是本土文化的积累也是本地的一种文化遗产,21世纪电子产品冲击图书馆荼,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更彰显其重要性,一个完整的地方文献也是一个地方发展史。  相似文献   

15.
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体系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常是公建集中的地方。城市广场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象征,人流聚集的地方,而且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塑造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空间。故一个城市的广场的设计不但为城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更是城市的标志和名片。尤其城市的文化广场,更是一个城市文化和品质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6.
近来,关于"地方性知识"问题的相关研究,越来越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但不同的学者对于"地方性知识"概念的理解并不一致。基于不同的立场,这仍然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重要问题。本文以STS领域的研究为限,对某种将人类学的地方性知识和科学实践哲学的地方性知识相区分并给予不同评价的观点,以及科学实践哲学的一些相关看法进行了商榷,认为"地方性知识"是一种文化类型的知识,并不与普遍性构成对立,而是支持了科学的文化多元性的观点和文化相对主义。  相似文献   

17.
郑乐丹 《现代情报》2010,30(7):56-59
高校图书馆作为地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应该为文化研究特别是地域文化研究作出贡献。当前,地域文化资源普遍存在分布零散、收集不全、收藏数量少、类型单一、缺乏系统的文献资源服务体系、缺乏提供现代化的信息服务手段等问题。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数字图书馆在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地域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对拓展图书馆服务功能、传承和保护地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杜艳 《科教文汇》2008,(2):117-117
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信息交流与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在此背景下,公共外交已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外交方式,特别是美国的公共外交更是其推行“文化霸权战略”的重要手段,这和美国历史形成的价值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信息交流与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在此背景下,公共外交已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外交方式,特别是美国的公共外交更是其推行"文化霸权战略"的重要手段,这和美国历史形成的价值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高铁的开通对于打造京张一小时经济圈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交通作为决定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完善交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不同区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从而不断地促进区域的进步。特别是对于张家口这个城市来讲,尽管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拥有潜在的发展优势,但是由于交通的不发达,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张家口的发展速度,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打造京张一小时经济圈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了张家口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整个经济圈的建设,对于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和经济交流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