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莫斯科大学新闻系掠影宋立芳在俄罗斯,最负国际盛名的高等院校当属莫斯科大学。而在莫斯科大学里,新闻系则以其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成绩斐然而著称。笔者1994年至1995年初在该系进修,并对新闻系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考察。该系1994年未有本科生、研究...  相似文献   

2.
今天的莫斯科大学新闻系文有仁,宋立芳有悠久历史的莫斯科大学新闻系,在苏联解体之后,为适应俄罗斯的政局变化,在教学内容和组织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是我们前不久访俄时莫斯科大学新闻系主任雅·尼·扎苏尔斯基对我们说的。苏联十月革命以后十分重视新闻教育。早在...  相似文献   

3.
2009年5月15-16日,第五次21世纪中俄大众传播研讨会在莫斯科大学新闻系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全球经济危机条件下的俄罗斯与中国的大众传媒。中方五位、俄方八位与会者发言,发言者与参会者进行了交流。会议先后由莫斯科大学新闻系总监扎苏尔斯基教授、俄中研究中心主任扎依采夫教授主持,莫大新闻系主任瓦尔丹诺娃教授到会致辞。  相似文献   

4.
1987年出版的《莫斯科大学入学指南》一书,介绍了该校新闻系的概况。兹摘编如下:莫斯科大学新闻系主要为报纸、杂志,出版社、广播和电视编辑部培养专业工作者,其中还培养摄影记者、科技刊物编辑和国际报道记者。该系共有九个教研室。它们是:党和苏维埃报  相似文献   

5.
我国新闻界,特别是新闻教育界对苏联的新闻教育并不陌生。五、六十年代,我国曾有一批同志在莫斯科大学新闻系、列宁格勒大学新闻系学习,其中一部分同志现在是活跃在我国新闻校系的教学、科研骨干。二十多年过去了,苏联新闻教育的现状怎样?较之五、六十年代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从1985年10月起,我在莫斯科大学新闻系进修了一年,其间除到列宁格勒大学新闻系出差外,还参加了几次学术会议,现介绍一些我所知道的情况,供我国新闻教育界的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全苏“知识”协会理事会大众信息与宣传委员会主席维·戈尔丹斯基和莫斯科大学新闻系主任维·扎苏尔斯基等三位新闻界权威人士就科技新闻队伍的状况问题进行了交谈。他们认为,苏联目前从事科技新闻的记者正处于青黄不接的艰难时期。近年来,莫斯科大学新闻系的学生在三年级开始专业定向时,大多数人选择了工业经济、农业、体育或是道德、美学等方面的专题,而普遍不愿  相似文献   

7.
在苏联,虽然新闻学这一学科本身没有新闻学博士和副博士这种学位,但从事新闻学研究的学者可以获得语文学、历史学、哲学等学科的博士和副博士学位。苏联的新闻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各大学的新闻系,其中以莫斯科大学新闻系为著。该系出版《莫斯科大学学报(第十类:新闻学)》这一学术性刊物(双月刊),发表该系师生的研究成果。这个刊物编委会的12名成员中,有8名教授,4名副教授。  相似文献   

8.
莫斯科大学新闻系是苏联新闻教育和新闻学术研究的中心。现就我的见闻,向我国新闻界、特别是新闻教育界的同志们作一点介绍。一、八十年代以来莫大新闻系概况莫斯科大学新闻系目前共开设九个教研室和三个实验室。据1986年初统计,该系共有助教以上的教学和科研人员187名,其中教授、副教授、科学博士及高级科研人员共94名,占教学、科研人员总数的50%,可见教学和科研队伍是很强大的。该系目前开设了全日制部,学制五年;夜校部及函授部,学制六年。此外,还有预科、青年新闻  相似文献   

9.
由广播电影电视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赵水福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副教授傅显明同志共同编著的《列宁与新闻事业》一书已由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该书全面论述了列宁的新闻思想和新闻实践,论述了列宁主编、领导的十个主要报纸的经验,书的最后还收有《列宁与无线电广播》一文。本书作者从五十年代在莫斯科大学新闻系读书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见闻     
应莫斯科大学新闻系系主任扎苏尔斯基的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教授和新闻学院赵永华副教授于5月7日至13日赴俄罗斯访问,参加该系为配合  相似文献   

11.
《新闻学概论》即将由新华出版社出版。本书主要根据莫斯科大学新闻系E·普罗霍罗夫教授等人的讲稿写成,是苏联近几年出版的较权威的新闻理论著作。译者赵水福、郑保卫、许恒声。  相似文献   

12.
2012年5月26日至27日,第八届"中俄大众传媒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莫斯科大学新闻系和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共同主办。来自中俄两国30多家新闻院校、研究机构和新闻媒体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七七年三月十四日至十八日,莫斯科大学新闻系召开了第三次全苏新闻教育会议。出席会议的有苏共中央宣传部的负责人,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部领导人,各大学新闻系和新闻专业、苏共中央直属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印刷学院的代表,苏联新闻工作者协会的领导人,报纸、出版社、电视和广播编辑部以及塔斯社、新闻社的代表共一百余人。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副部长 H·C·耶果罗夫教授主持开会并作了关于全苏新闻教育状况的报告。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的中俄大众传媒”研讨会是中俄学者在新闻传播领域开展学术交流的平台,从2005年开始每年由莫斯科大学新闻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轮流举办一次。今年是俄罗斯的“中国年”,第三届“21世纪的中俄大众传媒”研讨会于  相似文献   

15.
应莫斯科大学新闻系的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倪宁教授、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教授、新闻学院史论教研部党支部书记赵永华副教授于2011年4月16至17日参加了在莫斯科举办的第七届中俄大众传媒发展学术研讨会。来自俄罗斯和中国的50余位新闻传播、国际关系,以及外交、公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本届研讨会,  相似文献   

16.
本书主要根据莫斯科大学新闻系E·普罗霍罗夫教授等人的讲稿写成,是苏联近几年出版的较权威的新闻理论著作。译者赵水福、郑保卫、许恒声。本书阐述了马列主义新闻学的基本原理,新闻事业的社会历史类型以及当代共产主义新闻事业活动的规律;介绍了苏联的新闻事业。本书既涉及报刊,也涉及广播和电视,并对这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与俄罗斯是友好邻邦。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不仅为中国早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榜样,也在相当长时间里对中国的新闻事业产生过深刻影响。最近十多年来,两国的新闻事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中俄学者在新闻领域内的学术交流却一度中断。为了促进对双方新闻事业和大众传媒的了解,相互交流经验,2005年4月26-27日,由莫斯科大学新闻系发起并举办了首届“21世纪的俄罗斯与中国大众传媒”学术研讨会。会上,来自中国的学者、业内人士与俄罗斯同行就共同关心的话题展开了交流。莫斯科大学新闻系系主任扎苏尔斯基教授为本次研讨…  相似文献   

18.
《莫斯科共青团员报》采访实录宋立芳1991年末,前苏联政体发生剧变后,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巨大变化。作为敏感的新闻界更是如此,因而也更为世人瞩目。俄罗斯新闻业现状如何?俄国的同行如何看待这种变化?本文作者1994年被国家教委派至莫斯科大学新闻系进修学习,...  相似文献   

19.
《马列主义新闻学理论基础》今年8月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作者苏联莫斯科大学新闻系教授B.B.乌契诺娃。译者傅显明、赵水福、刘水才、李福安。本书是苏联近几年出版的一本比较重要的新闻理论著作。它对新闻业的形成,新闻活动的规律,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列宁主义  相似文献   

20.
据《莫斯科大学学报》85年第5期报道,去年二月全苏国立大学新闻系和新闻专业举行会议,讨论苏联高教部关于提高培养新闻干部质量的决定。会议共听取了大小报告80个,其中特别引起注意和讨论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加强思想教育工作的问题;加强同新闻工作实践联系的问题;为区报和市报培养专门人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