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言文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手段。统编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的文言文。对文言文的教学,教师应从儿童的立场出发,引领学生亲近文言文、感受文言文,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升文言文的教学质量。在课堂上,教师可从儿童化诵读、儿童化理解、儿童化思维、儿童化表达等方面展开文言文教学,让学生爱上文言文阅读,自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四个方面.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统编教材选入的文言文,意在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接触文言文、熟悉文言文的语言、感知文言文的语感、了解文言文的特点、习得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提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从而为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教材中文言文的编排及相关知识的呈现是为了达成文言文的课程目标.根据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叙述,文言文知识包括文言语言知识、文言文体知识及文言文学文化知识,文章在梳理教材中这三类知识的呈现状况的基础上,分析其与达成文言文课程目标的契合性,以期为教材编选文言文及呈现文言文知识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4.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学生对文言文望而生畏。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可从拓展文言文学习空间、创设文言文教学情境、注重知识的迁移与积累的角度出发,改变原有的文言文教学策略,以提升文言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吕绚丽 《广西教育》2013,(10):77-77
对于运用现代文的学生来说,文言文是一种陌生的语言。文言文难以读懂、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不知该从何入手、文言文的教学课堂沉闷……诸如此类的问题使学生对文言文难以提起兴趣。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文言文的魅力和学习文言文的快乐。笔  相似文献   

6.
文言文语言精美凝练,内涵丰富,蕴含着我国古代丰富的文化意蕴和人文意蕴.高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不仅能够培养阅读、鉴赏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还能从中了解到我国古代文化知识,熏陶自己美好的品格.可是,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我们的很多教师以每年的高考文言文试题内容为导向,以传授文言文知识为主,忽视了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忽视了授予学生轻松阅读、鉴赏文言文的方法与技能,从而导致学生在阅读、鉴赏文言文的过程中既感到兴趣索然,又感到困难重重.如此状况,学生又怎能高质量、高品位地阅读与鉴赏文言文呢?那么,我们又该怎样教学文言文呢?  相似文献   

7.
文言文是中国古人的语言表述方式,其中也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应当为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知识,使学生了解文言文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从探索文言文背景知识、挖掘文言文字词含义、关注文言文文化精神等角度讨论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方法。  相似文献   

8.
魏慧 《语文天地》2015,(4):47-48
文言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一。我们必须科学认真地对待文言文知识。高中作为文言文知识学习的主要阶段,教师必须针对现状,采取有效策略,提升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为推动文言文知识的传承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现实意义文言文以其自身的独特魅力被广泛推崇,因此,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地位非常重要。我们必须借助良好的文言文阅读教学,来大力提升文言文的应用空间。1.弘扬中国古典文化  相似文献   

9.
范园园 《黑河教育》2014,(12):22-22
正文言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无人问津的课题。首先,在长期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枯燥的、逐字逐句的进行教学。同时,存在不少语文教师不愿钻研、不愿创新文言文教学的现象。其次,学生出于对文言文的陌生、模糊以及文言文语音的拗口,产生排斥、拒绝学习文言文的心理,再加上课堂上一味的记录字、词、句,课后还要死记硬背课文,使文言文教学陷入困境。如何进行文言文教学,如何激发学  相似文献   

10.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学生对文言文往往没有正确的认识,甚至有的学生把文言文称作“第二外语”,这不能不说是文言文教学的一种悲哀。文言文是思想的精华、智慧的源泉,文化含量极高,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要不断实践探索,克服文言文教学仅讲授字词及翻译的弊病,丰富文言文教学的内容,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