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典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传统文化的绮丽瑰宝。诵读经典诗文不仅能让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丰富他们的知识,而且能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经典诗文的诵读教学,既是对语文教学本质的回归,也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超越。如何让小学生喜爱诵读经典诗  相似文献   

2.
我校是开发经典诵读最早的一所学校,因为我们认识到:"经典文化"凝聚着全人类最优秀的精神财富,是人类的智慧之果和精神典范,它承载历史、传承文化、养育人类.及早让儿童读诵文化经典,接受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可以使他们在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佳的黄金时期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潜移默化地地积淀下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成果,使其成为学生开智、励志、成长的源泉.  相似文献   

3.
传统文化经典是人类优秀思想的记录与保存,是当下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源头活水,是生命智慧教育的最佳载体。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经典,阅读经典,在经典阅读中进行实现素养提升。我们应帮助学生追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促进他们全面自由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陈晔 《江苏教育》2014,(12):64-64
经典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教育的重要资源。传承经典文化,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源泉。教育,作为传承经典文化的重要推手,必须在校园内旗帜鲜明地开展国学经典的教学,这是“根的工程,花的事业”。当下,不少学校注重开展国学经典的教学,提出了“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的培养目标,形成了“诵读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的办学特色,以经典文化为引领,使师生更多地了解、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而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师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赵美莎 《广西教育》2008,(34):34-34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灿烂的中华文化因她而千古流传,伟大的民族精神凭借着她的魅力而四海弘扬,浩然正气也靠她得以代代传承。有学者曾说:“儿童心灵洁净,读经典诗文效果比成年人更好。”诵读经典诗文,让学生从小与中华圣贤同行,对他们的个性修养和人格发育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经典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教育的重要资源。传承经典文化,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源泉。教育,作为传承经典文化的重要推手,必须在校园内旗帜鲜明地开展国学经典的教学,这是"根的工程,花的事业"。当下,不少学校注重开展国学经典的教学,提出了"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  相似文献   

7.
国学经典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集语文知识、文化思想、美学艺术于一体,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不可多得的宝贵素材料。在教学实践中,要科学地组织学生吟诵国学经典,开展丰富多彩的朗读经典活动,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增强学生语言技能,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锤炼学生的品行修养。  相似文献   

8.
杨丽萍 《广西教育》2010,(19):22-22
在小学阶段,经典学习不仅能让小学生为获取优异的学习成绩积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广泛接触具有高度素养的人类智慧结晶,进入文化广阔深邃的天地,汲取文化营养,温润心灵,丰富情感,滋养精神,使他们的成长不仅有知识技能武装,更有人文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9.
经典,是人类文明最重要的传承载体之一。一个人不但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还应有高度的思想觉悟、高尚的道德情操、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坚忍的意志品格。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研读文学经典,是健全他们人格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2013年7月,笔者参加“区培’学习,听了特级教师黄亢美关于经典诵读的讲座,感受颇多。由此也深深了解到,经典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传统文化的绮丽瑰宝,诵读经典诗文不仅能让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丰富他们的知识,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民族自豪感。自从我班开展“诵读经典诗文”后,笔者发现学生的诵读水平有所提高,作文中也多了很多经典语句,这是一个可喜的开始。笔者指导学生在作文中运用经典诗文方面做了如下探索。  相似文献   

11.
浅谈经典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典是文化的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结晶。阅读经典,不仅是获取知识,寻求完善、独立的自我与品格的有效途径,也是悠久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最好途径。本文从经典阅读问题的出现(意义)、经典阅读的教材及阅读的方法等角度进行了深入地探讨。认为,经典阅读是进行人文精神建设的有效途径,如何利用好具有丰富人文内涵和文化底蕴的经典,转化为现代人不断进取的动力,是现代教育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也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2.
相约经典,传承中国优秀文化,是当今人们都在努力实践的。让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培养学生素养,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职责,也是人们都在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和科学实践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20,(92):153-154
中华文化历经五千年的沉淀,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国学经典,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是历史文化的瑰宝,是民族文化的不朽光辉。经典文化富含优美的意境,朗朗入口,又有自身独特的韵味,蕴涵着丰富的知识文化。幼儿聪明好学,诵读又是他们的最爱,将经典诵读融入幼儿园课程之中,定会帮助孩子去走进国学文化,了解民族文化的核心理念,从中感受经典文化的千古之美。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9,(92):5-6
新课改将语文课程的价值基础定位于中华文化,要求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国学经典继承与提取了人类文化的精髓,学生通过诵读,可增添自身生命的底色,在学习优秀文化知识的同时,实现健康成长。本文阐述了小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国学经典的特点,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路径,希望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郭卫国 《天津教育》2022,(9):117-119
<正>经典诵读能让学生在口诵心记中陶冶情操,获得情感的滋养,能以同理心去思考问题;以发掘学生的智力潜能,探寻诵读的方法,并将其中蕴涵的哲理迁移至生活中;能提升学生的语感,拓展学生的视野。教师要引领学生阅读经典,品味语言的优美,能寻找智慧、弘扬美德,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品行的塑造。诵读,在获得知识积累的同时,能给自己带来愉悦的体验。教师依托诵读活动为学生打下根基,提升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帮助他们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学生诵读经典,能被优秀文化所感染,能增进道德情感的体验、情感认知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中华经典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它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精华,是经过历史积淀的思想、文化、精神的精品.因而我们要努力创建“与经典同行,以圣贤为师”的学校文化,让学生饱读经典文化,让他们在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佳的黄金时期,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逐渐开启智慧,从而奠定他们拥有美好人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学校中开展经典诵读和经典教育,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人文精神,也是一项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传统美德教育。多年来,我国的中小学校偏重知识教育,语文、数学、外语等知识学科很受重视,但是在传统文化、为人品格教育上做得很不够。如果说语、数、外等知识科目是"药",可以帮助人治疗"无知"这个病症的话,经典教育就应该是"维生素",缺  相似文献   

18.
<正>中华经典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它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精华,是经过历史积淀的思想、文化、精神的精品。因而我们要努力创建"与经典同行,以圣贤为师"的学校文化,让学生饱读经典文化,让他们在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佳的黄金时期,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逐渐开启智慧,从而奠定他们拥有美好人生的基础。如何培养学生诵读  相似文献   

19.
<正>笔者所参与的"领悟经典文化,提高语文素养的研究"课题已经进入实施阶段。从开题到现在,我和孩子们经受着祖国经典文化的洗礼,在我们的语文素养得到相应提升的同时,我的一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也在圣人的思想感召下悄悄发生了改变,下面谈一谈自己的感悟。一、启发、诱导式教学孔子的教育思想带给我们现代教育的是冲击,是震撼。他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他认定,掌握知识、形成道德观念应该是一个主动探索领会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艺术的经典化离不开作品遴选这一重要环节,从文化参与的角度看,这一环节主要是由知识精英通过艺术史书写体现出来的。对于知识精英而言,作品遴选又是彰显其文化权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这个意义上,所谓艺术史其实是一个不断被改写和重构的的文化史,艺术的经典化也不仅仅是一个艺术界内部去粗取精的过程,它还是一个存在于复杂文化语境中的权力博弈过程。正因为如此,必须区分艺术经典与艺术史经典,充分认识每一部艺术品在其经典化过程中所隐匿的文化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