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时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越早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对幼儿产生的积极作用越大,而且幼儿教育阶段是人生经历的第一个学习阶段,对未来的发展有重要的奠基作用,所以小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逐渐成为幼儿教育关注的重点。就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人类行为习惯中,卫生习惯对于人类社会活动而言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其能为人类个体建立正向的、积极的社会形象,从而使其更好的融入社会活动之中,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人类个体卫生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幼儿时期无疑是卫生习惯培育的黄金时期,对于人类个体卫生意识、卫生行为的养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为确保促进幼儿成长时培育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将利用文献研究、资料分析等方法,在认清卫生习惯涵盖及培养重要性的基础上,审视幼儿不良卫生习惯表现及成因,探索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方法,借助优化家长、幼儿园双方意识,提升培养能力,从而确保幼儿在成长中积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3.
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良好的行为习惯易于塑造,不良的行为习惯易于纠正。因此,在幼儿时期,教师应该着重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进行教育,在小班就要开始行为习惯的养成。那么如何引导小班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呢?作者从幼儿园和家庭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初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要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对昆山市陆家中心幼儿园小班幼儿平时在园的行为习惯和常规表现进行观察,结合教师教学、幼儿实践、家校共育等方面,全方位地对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形成进行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幼儿期是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刚刚进入幼儿园的小班幼儿在饮食习惯上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家长和老师都要好好把握这一关键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纲要》中健康领域的目标明确要求:"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其中良好的饮食习惯就是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能够促进幼儿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保证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一、小班幼儿饮食习惯的基本情况刚刚进入幼儿园小班的幼儿基本上  相似文献   

6.
章莹 《考试周刊》2014,(75):196-196
小班幼儿从各个不同的家庭来到幼儿园,最棘手的是生活常规较差。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必要的礼貌,不懂得遵守集体规则,生活卫生习惯还没有养成。文章就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小小班幼儿是指刚入园的幼儿,由于他们年龄小,自制力差,如果没有良好的常规培养,保教活动就不能很好地实施,对日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带来极大的困难,并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那么,如何使幼儿在小小班时期就养成良好的生活常规呢?  相似文献   

8.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其身心健康、知识获得、能力发展、品德培养、个性形成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对丹东市5—6岁在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情况的抽样调查发现,幼儿在生活卫生习惯、礼仪习惯及学习习惯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需要家园合作教育训练,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9.
幼儿的健康成长,最关键的是他们的行为与卫生习惯的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必然过程,也是必经阶段;因而幼儿教师和家长们最关注孩子的习惯养成教育。巴金也曾说过:"孩子的成功教育要从好习惯培养开始"。而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则是其他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因而从小就应该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笔者在本文中从"引领示范的作用、卫生制度的形成、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三个方面阐述了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对于每个幼儿的成长尤为关键,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内在要求。小班幼儿具有善于模仿、可塑性强等特点,榜样教育一方面能够减少消极因素对幼儿产生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还能对幼儿的情感进行激励。绘本具有色彩鲜明、画面精美、故事诙谐、情节生动等特点,符合幼儿的认知特征,是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本文主要探究绘本榜样人物对小班幼儿行为习惯(主要是生活习惯、交往习惯)的影响,结合小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的实际情况,并提出利用绘本榜样人物促进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5,(75):186-187
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也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熏陶,会对幼儿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所以要受到高度重视。本文论述了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明确指出:"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是维护和促进幼儿自身健康的重要保证。幼儿阶段正是良好行为和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根据《指南》的引领及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怎样使刚入园的幼儿尽快学会自己照料自己,养成良好的自我服务习惯,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节奏,教师和家长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呢?通过了解现状,一年来我们  相似文献   

13.
3-6岁是幼儿养成一生生活习惯的重要时期,但是由于现在隔代教育以及"6+1"的家庭教养模式的出现,家长对幼儿包办、纵容太多,多数小班幼儿的卫生习惯较差,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指南》中对幼儿卫生习惯方面的要求,设计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提高卫生习惯等生活教育活动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帮助幼儿在情景体验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教师还应发挥环境对人的作用。除了幼儿园方面,教师也要争取家庭的合作,达到家园共育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6,(28):195-196
良好的进餐行为习惯有助于保证幼儿的营养状态,幼儿时期是培养良好的进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以至于会影响幼儿的一生成长、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有长远意义的影响。本文通过观察法对泗港幼儿园幼儿的日常进餐行为表现进行描述,分析幼儿在进餐时养成不良习惯的原因,提出培养幼儿进餐行为习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晓平 《教育导刊》2009,(10):55-55
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助于降低幼儿感染疾病的机率,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幼儿阶段是形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儿教师和家长要重视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要做到:  相似文献   

16.
幼儿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是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幼儿园指导纲要》在健康领域中明确提出:幼儿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个时期一旦养成良好的习惯,能让孩子终身受益。良好的进餐习惯,对小班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习惯养得好,终身受益,习惯养不好,终身受累。”幼儿时期身心发展迅速,是形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对幼儿未来的健康有深远的影响。为了尽可能准确了解幼儿生活与卫生习惯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洗手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有良好的洗手习惯不仅是对孩子常规的培养,也是一种习惯、素质的培养。当今社会最重要的是人的素质,而素质最直观的体现就是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而良好的行为养成不是一毗而就的,必须从幼儿期开始培养。小班幼儿第一次接触教育,有着特殊的意义,对孩子们的影响最为深刻,培养幼儿良好的洗手习惯从小班开始,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熏陶,会对幼儿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李洁 《考试周刊》2015,(13):194
<正>幼儿时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行为习惯会让幼儿受益一生,不良的习惯会影响幼儿的一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促进幼儿智力、能力和身心健康等全面发展,而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幼儿园生涯养成的,因此,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十分重要的。我在工作中有侧重地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入手,锻炼幼儿,使其有规可循,养成习惯。现就如何培养我班幼儿的正确书写姿势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