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爱就是教育,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感化幼儿,才能和幼儿的心灵产生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达到师爱的最高境界,只有以爱心才能教会幼儿去爱别人,在爱的沐浴中使幼儿学会去爱父母、爱伙伴、爱身边的一切。否则,教育幼儿去爱祖国、爱人民只是一句空话。没有感情,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教师只有用爱心才能打动幼儿。而幼儿园里总有一些特别的幼儿,对于这些幼儿,我们更应该给予他们特别的爱。初入园的孩子千差万别,相对于一般的孩子而言,总有个别孩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呢?它的核心应该是,爱心教育,只有懂得爱的人才会欣赏爱、理解爱、启迪爱。德育教育不只是教幼儿口头上的一些礼貌用语,而是发自幼儿内心的。而它的本质是幼儿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会人与人的相处。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纲要》的要求,结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对幼儿进行初步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教育和训练,全面提高幼儿的思想素质,  相似文献   

3.
爱,是人的天性,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爱与被爱,都希望永远生活在爱中.幼儿时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从小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将对幼儿以后个性品质的形成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3~6岁幼儿正处在对爱概念理解的关键期,本研究发现:3~4岁幼儿对爱的理解主要是和父母有关的爱,这一阶段的幼儿能用简单的肢体语言表达爱的情感;4~5岁幼儿已经能够理解朋友间的友爱,这一年龄段的幼儿爱的对象不再仅仅限于父母,而是扩展到了家人、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并且这一年龄段的幼儿喜欢用举例子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爱的理解;5~6岁的幼儿已经能够区分爱的给予和接受,并且有了明显的性别意识,更加具有爱心,能够体会他人的情感。  相似文献   

5.
幼儿时期尤其是孩子个性、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关键是成人怎样正确引导和培养。本人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种教育契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爱心"行为教育,坚持在幼儿之间树立爱的榜样,利用节日对孩子开展爱的教育,充分利用文学艺术作品,对幼儿实施爱的熏陶,通过家园共同合作教育,形成爱的教育合力等等,使幼儿学会在享受爱的同时,也懂得将爱付出,并最终让孩子成为具有爱心、乐于助人、德才兼备的人。  相似文献   

6.
杨娟 《现代教育科学》2009,(2):126-126,86
一、从培养幼儿爱家人入手,培养幼儿爱他人、爱集体的情感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家里的独苗苗,一家人都围着这棵独苗苗转,使他们产生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心理。他们根本不懂得关心家人,更何况去关心他人和集体呢!因此,教育幼儿爱家人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活动中,我经常结合主题活动的开展,从多方面引导幼儿了解家人的生活,观察父母的劳动,让幼儿谈谈爸爸、妈妈是怎样爱自己的,  相似文献   

7.
如何给幼儿一些自由发挥的时间,让他们在游戏中感受爱?首先要让娃娃家成为孩子们享受爱的港湾。其次,还可以根据主题添加材料,增进幼儿间的交流,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爱。  相似文献   

8.
幼儿社会化过程有赖于其关爱行为的养成.因为爱,幼儿才会对他周围的一切产生好奇与冲动,幼儿正处在将自己和周围事物联系起来的敏感期、关键期,他们需要通过爱来认识外界事物,通过爱来了解自己与他人,通过爱来不断建构自己.  相似文献   

9.
幼儿消极情绪会降低幼儿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诱因主要是:幼儿自身生理不适和心理不安,幼儿自我中心化影响同伴关系的和谐,幼儿爱的需要与教师的刚性评价冲突。教师的疏导策略为:激发幼儿解决自身问题的主动性,提高幼儿同伴之间的交往合作能力,使幼儿感受到平等、尊重和爱。  相似文献   

10.
林幼莲 《时代教育》2013,(4):164-165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有着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和深厚的知识内涵。挖掘传统节日活动教育价值,对幼儿进行传统节日教育,有助于提高幼儿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认同,能激发幼儿"爱"的情感,符合《纲要》指出要培养幼儿"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爱的教育"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教育史上,最早提倡"爱的教育"的代表人物是裴斯泰洛齐,在其教育实践中一直以爱心育人,是爱的教育的典型提倡者。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的时候,运用"爱的教育"理论指导游戏可以完善对幼儿的情感教育,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12.
设计理念:教育幼儿爱干净、讲卫生,是小班重点的礼仪培养目标,结合季节特征,我们将开展"宝宝爱洗澡"的礼仪教学活动,结合小班幼儿学习兴趣的特点,我们将通过故事教学法、学习认知法、情景表演法、培养幼儿爱洗澡,让幼儿学习洗澡方法,并初步产生自己洗澡的愿望。活动目标:1.欣赏故事从"小猪变干净"的过程中,培养宝宝爱  相似文献   

13.
师爱,即教师对幼儿的爱,是一种崇高的科学精神,教育实践中如何爱幼儿,激起幼儿的情感,让幼儿"亲其师"又"信其道",师爱便成了维系师幼间教育的纽带。人在幼儿园阶段,心理基本需要中,情感需要是第一位的。师爱犹如心理发展的精神乳汁,哺育幼儿心灵发展。  相似文献   

14.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最重要的教育理论之一,也是陶老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是教师人格的灵魂,也是师德的核心。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心中充满爱,用爱去滋润每一位幼儿的心灵,让"爱"种进幼儿的心中,伴随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5.
教与爱     
教与爱□兰州军区幼儿园韩红爱是教育者实施教育的思想感情的核心,是教师与幼儿连结感情的纽带,建立友谊的桥梁。只有给予幼儿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才能唤起每个幼儿真诚、深切的爱。热爱幼儿是教师教育素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是教育艺术的基础。教育中的一切技巧...  相似文献   

16.
爱的教育是幼儿园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我注重把爱的教育贯穿于幼儿日常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以树立榜样、抓住细节、实践磨练等多个途径,提升幼儿感悟爱、回应爱、表现爱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陈玫 《家教世界》2013,(8):170-170
爱是信任、尊重,更是艺术。爱孩子,是每位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没有爱,就谈不上真正的教育。《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这就很明确地强调教育要从爱开始。教师的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前提,只有爱护幼儿,才能了解、接纳幼儿的一切,才能尊重他的思想感情、兴趣、爱好、要求和愿望等。  相似文献   

18.
从幼儿入园开始,教师就要主动与幼儿打招呼,在与幼儿交流的过程中,不论幼儿爱说还是不爱说,都不能忽视任何一个幼儿,为幼儿创造条件发展他们的语言。教师运用多种谈话方式,为幼儿提供看、听、说、练的实践环境,这样才能使幼儿获得丰富的语言词汇,进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9.
幼儿习惯的培养包括很多方面,它能够促进幼儿很好的学习。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可以养成一个任劳任怨的好习惯。培养幼儿爱卫生的习惯,就能够养成一个讲究卫生爱清洁的习惯。培养幼儿讲文明讲礼貌的习惯,就能培养一个懂礼貌有良好的品质好学生。培养幼儿爱思考的习惯,就能够培养他们勤学好问的品质。培养这些好习惯,需要长期的培养,才能够形成一个好的习惯,为幼儿的终身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观察是开发幼儿智力、丰富幼儿才能的先导,是幼儿最重要的生活实践。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呢? 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是培养幼儿观察力的重要手段。幼儿爱蹦、爱跳、爱唱、爱玩、爱观赏新鲜事物,所以经常带他们到野外去欣赏大自然的风景,到农村、工厂走一走,不但能开阔他们的视野,启迪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兴趣,而且能陶冶他们的情操,唤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丰富他们的想象力。 幼儿喜欢听故事,若是在夜晚,把他们带到室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