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乡土文化是宝贵的美术资源。在美术教学中融入校园文化、风味美食和历史足迹等地域文化,能使教学丰富多彩、具有个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家乡的情感。  相似文献   

2.
小学美术课程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经常被忽略,不少人将其作为学习的辅助科目,其地位处于教学边缘。在要求教师要全面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时代,小学美术课程应该受到更多人的关注,教师需要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欣赏能力和绘画能力,将乡土资源融入美术课堂,使得学生深入感受当地的艺术文化。  相似文献   

3.
农村初中美术教学要开发、利用具有乡土特色、贴近学生生活的美术课程资源,开放课堂,提升教学活力,吸引更多学生参与美术活动,进而激发美术学习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4.
牛斌 《成才之路》2021,(13):96-97
将乡土文化渗透于美术课教学是美术课堂发展的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美术课堂渗透乡土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乡土文化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丰富了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文章通过开放美术课堂、注重艺术鉴赏、浸润乡土文化、借助乡土材料、发挥乡土资源优势等几个方面对乡土文化走进美术课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黄桥乡土美术资源历史悠久,种类丰富,美术教师不但要有明确的目标和细致的计划,把本乡土的美术文化整理成系统美术资料,而且要胸有成竹地将其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资源,关键是要把乡土美术资源转化为校本教材,运用于课堂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6.
黄桥乡土美术资源历史悠久,种类丰富,美术教师不但要有明确的目标和细致的计划,把本乡土的美术文化整理成系统美术资料,而且要胸有成竹地将其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资源,关键是要把乡土美术资源转化为校本教材,运用于课堂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采用趣味教学法,将各种有趣的教学资源融合到教学中,构筑快乐式的美术课堂。教师可以联结乡土资源、融入游戏资源、链接网络资源,通过各种方式构筑快乐式的教学,促使学生感受到美术学习的趣味。  相似文献   

8.
"乡土文化"蕴藏丰富,形式多样,是艺术学习的沃土。结合新课标美术活动领域的要求,通过地方特色的美术活动课题活动,将部分优秀的莆田乡土文化(古谯楼、雕刻、红团纹样)融入美术教学,让学生带着主人翁的自豪感进行创作,不仅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趣味、实用,而且达到了认识家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课程目标和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可通过多媒体技术融入时尚化元素、生活化元素、情感化元素等,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形式,构建多元化的美术课堂,提高美术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林磊 《教师》2023,(29):69-71
乡土美术资源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思想,表现出了人们特定的审美倾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传承发展乡土美术文化是全社会应担起的责任。文章作者以闽东乡土美术资源为例,以教学实践经验为参照,提出乡土美术资源在中学美术课堂上的应用价值、应用问题以及应用策略,策略包括提供资源、丰富方法及重视实践几部分。研究注重强调乡土美术资源和学生的适应性以及教师对学生及资源二者间的协调作用的把握能力。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0,(11):159-160
乡土资源已经成为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主要内容,相关的教育文件也提到了关于乡土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我们希望能够选用直观并且感性的乡土资源来引导小学生进行视觉上的体验,从而获得认知能力的提升。乡土化资源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为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增强学生对于本地文化的自信心,同时还能够有效地通过本土化资源获得美术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地方旅游景观融入中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思想,以上饶地区的旅游景观为例,从美术写生、美术校园文化活动等角度入手,分析具体教学策略,以期为上饶当地旅游景观、乡土文化融入中学美术课堂,开展创新美术教学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在美术教学中,作为美术教师的我常常感到,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浓厚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顽强拼搏,努力学习。要在美术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大胆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寓教于乐,寓学于趣,使学生在轻松、  相似文献   

14.
新课改明确地提出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的方式已经成为教育者们所追求的目标。对于小学美术教学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一些生活元素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减少学生学习美术的难度,增加对美术的学习热情,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乡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和文化的根源,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是区别于其他文明的唯一特征。乡土美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传统艺术观念,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身边的乡土文化资源,让乡土美术为美术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引导学生弘扬乡土文化的精华、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内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还需要从教学方法上着手,注重对学生的培养。本文主要从引用传统文化、引用多样手法、引用动画元素等方面探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学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律攀攀 《学周刊C版》2019,(8):156-156
色彩是美术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色彩不仅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体味美术作品的结构与内涵,还能彻底激发出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欲望,并在培养学生的审美与感知能力方面意义重大。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并把握生活中的色彩,将其融入于课堂中,带领学生去尝试色彩的搭配,再通过趣味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熟悉色彩,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快乐。  相似文献   

18.
乡土教材是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机组成部分.乡土美术是本地历史积淀的文化造型的载体,对乡土美术教材的开发和利用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同时培养学生热爱乡土美术文化的感情,使民族情感的“根”深深地扎于学生心中.怎样巧用电子白板并使其与乡土美术教材完美整合,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美术学习舞台,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了点体会.  相似文献   

19.
《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认识乡土文化是学习艺术、认识艺术的基础.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乡土文化,从学生熟悉的周围环境出发,挖掘生活的美术学习资源,感受乡土文化的美."淮安既是风景秀丽的苏北明珠,又是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教学中,我们应该结合地域特点,充分挖掘乡土美术资源,让它变成教学资源来激活高中美术课堂.  相似文献   

20.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能局限于编写教材,更 重要的是教师能把地方文化资源合理地、有机地融入自己的教 学,作为教学内容必要的扩展、延伸和补充,丰富了美术课堂。地方资源融入教学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在浓 厚的文化和艺术氛围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艺术情操和审美观,又 提高了美术素养。使学生愉快地学习了艺术知识和实践技能,达到了以美育促智育,以智育促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