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之方法论即"教学做合一",其内涵是教育必须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教育活动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语文教育更离不开生活。语言来源于生活,语文教学中的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让语文教学生活化。基于这些认识,在教学中我注意以下几点。一、仔细观察,感受生活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因为和学生的时空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些偏差;有些课文内容是学生常  相似文献   

2.
欧阳清泉 《教师》2014,(29):82-85
"生活即教育",生活是思想政治课的源头活水。生活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更是提出了高中思想政治课"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生活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我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向生活回归,让课堂教学从一味地"拓展知识"转向"回归生活",还学生以生活,还学生以快乐,赋予教育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为此,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生活化"教学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在内容上强调联系生活、社会、学生实际,在方法上强调探索和实践活动,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用生活化的内容充实课堂教学。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中提出"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在新课程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并阐述了构建生活化课堂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4.
<正>陶行知先生曾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教学,同时使用物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实施"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将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现象与物理学习结合起来,让生活中的物理走进学生的视野,进入我们的物理课堂。一、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现象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相似文献   

5.
每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因此教育必须建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我们认真学习地理课程的性质以及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我们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生活经验,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让学生理解地理,感受地理。以下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6.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教育应回归生活,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然而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操练后,学生的解题技能似乎获得了发展,但是学生的思考空间却缩小了,理解和思考能力反而下降了,甚至连一些再简单不过的问题都无法解决了。这是怎么回事,不是"熟"能"生巧"吗?一、教学设计的"课本化"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中小学教育教学由于远离学生生活实际,仅仅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与训练,极端地强调认知性学习,忽视生活学习和实践学习,导致部分学生高分低能、低分低能、缺乏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问题而被诟病。为了克服教育脱离社会生活、脱离儿童生活的弊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严志源 《学子》2014,(3):43-43
正《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让数学教学更好地走近学生的生活,是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试就这方面的问题谈谈一些看法。一、让小学数学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小学数学课本中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近感,感受到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起学生探求  相似文献   

9.
"教育应当培植生活力,使学生向上长"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强化学生的生活意识,增添丰富的生活色彩。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更应把握课堂上的每一分钟,使学生们课堂上的生活更快乐一些,让语文课堂焕发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王毓洁 《教师》2020,(3):86-87
"生活教育"即教学中结合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生活背景、认知水平,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并将之应用到课堂教学、练习作业中。让学生在生活案例中学习知识,在生活之中巩固所学知识,建立起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进而发现数学乐趣,学会用数学思维来思考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品味数学的应用价值。因此,文章首先分析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内涵,并在分析小学数学"伪生活教育"现象的基础上,提出"生活教育"理念的落实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