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论房屋拆迁中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房屋拆迁涉及被拆迁人的个人利益,在拆迁过程中被拆迁人的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原因主要是由于公共利益的概念模糊和政府的自利性,导致了政府无法准确地把握公共利益。应该从合理界定公共利益、正确处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加强对公权力的有效监督三方面来平衡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  相似文献   

2.
科学地认识和把握公共利益是制约公权、维护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理论前提。我国理论界着重从公共利益界定、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公共利益价值以及公共利益实践路径等方面对公共利益展开了研究,但研究仍存在进一步拓展的空间。未来要从以下方面增强公共利益问题研究的质效:国家和社会要更加重视公共利益问题的研究,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利益观研究公共利益问题,增强政治哲学视角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城乡规划方方面面的工作都与利益权衡相关,城乡规划公共利益的界定又是利益权衡中的核心部分。本文通过对公共利益一般理论的探讨,界定了城乡规划中的公共利益的范畴,提出了对于城乡规划公共利益界定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公共利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在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一概念的内涵却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这种不确定状态主要在于“公共”的范围与“利益”内涵的不确定。公共利益可以分为主观公益与客观公益,主观公益是公共利益量的层面,而客观公益是公共利益质的层面,公共利益是质与量的融合,公共利益的标准也就包括数量标准与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5.
对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的认识,是保障在不损害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协调公益和私益关系的有效途径.文章从阐述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的入手,分析了政府部门对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的衡量失衡的原因,并寻求两者平衡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6.
论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界定与政府角色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土地的征收必须基于公共利益的目的,而现有法律并没有对公共利益进行明确界定。由于公共利益具有对象与内容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其内涵的界定还必须配合程序上的规制。在程序上规制公共利益必须改变政府在征收中的角色定位,重点是改变其土地征收的受益人及公共利益的最终裁判者角色。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当前的认知和立法技术条件下,过于寻求对公共利益界定的尽善尽美,而忽视了客观现实对公共利益界定的迫切需要,其结果只会给国家公权侵害私权继续提供护符。处理公共利益问题时的态度与方法不应当老在公共利益本身上纠缠不清,而应当以现实需要为基础积极寻求公共利益界定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合适的判定方法对于行政机关正确认定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公共利益是涉及公众生命健康、社会保障福利、安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利益,对此需要严格按照既成的法律条文规定和司法判例作出判断。公共利益属于公用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众的整体需要,并增进社会福祉,可以按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认定。在认定公共利益过程中,也可以通过排除公共利益情形来认定公共利益,比如商业利益、政府利益、行业利益、集团利益。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房地产立法中并没有明确将维护公共利益作为一项法律原则,但房地产作为最重要的不动产与公共利益息息相关,现实中关涉房地产侵害公共利益的事件屡见不鲜,因此应该明确将维护公共利益作为房地产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并在立法中体现。  相似文献   

10.
我国物权法未对物权征收中的公共利益问题作出界定,而此界定事关征收各方的利益。界定公共利益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应由立法机关对公共利益作出界定,行政机关则依法遵循相应的程序对征收行为是否符合公共利益作出决定.最后由司法机关从实体与程序两方面对行政机关的征收行为是否符合公共利益作出终局裁决。  相似文献   

11.
税收优先权作为保障国家征收税款的一个有力手段在各国的税法中都有所体现。我固新税法中也首次规定了该制度,但由于立法技术的粗糙及利益的考量,在保护公法权利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侵犯了私法上的权利,这时税收优先权的规定就显得很不合理。立法机关应限定税收优先权的行使,确保私权不受侵犯.  相似文献   

12.
知识产权私权化是知识经济背景下促进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的需要及必然结果。然而,知识产权私权化的不合理扩张和异化则可能导致知识创造者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在社会权利体系中表现为私权利与公权利的博弈。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领域,这种私权利与公权利的博弈已经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13.
公民社会的核心是公与私的良性互动,公与私的良性互动在于公民社会的主体--公民对于公与私关系的处理.其中公权与私权、公利与私利、公德与私德以及公民与私民之间关系的良性互动是关键.这四对关系是公民社会中每一个公民都必须面对的基本关系,也是衡量现代公民社会的标准.处理好这四对关系是每个公民对公民社会建设的贡献,也是公民社会发...  相似文献   

14.
比较分析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规范而有效率的产权制度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石。我国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都面临着产权制度改革这一重要问题。通过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之间效率差距的比较分析,提出问题,以公有产权与私有产权的产权特征差异为理论依据,分别阐述了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以及比较分析了二者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上 ,公私截然对立的观点是错误的。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从原始社会的公有制到私有制 ,从资本主义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 ,其间都要经历一个亦公亦私的过渡阶段。传统的公有制是完全的公有制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是不能建立的。今天的公有制中不可避免地包含着私的成分 ,这种公私融合的公有制形式就是股份制  相似文献   

16.
政府应当追求和实现公其利益,但政府还有其自身的特殊利益、我国在社会转型期。由于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政府利益的扩张已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政府过度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必然会威胁和损害公共利益,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强化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以遏制政府利益的扩张、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从消除理论障碍、规范 政府行为、建立和完善权益保护制度、设立统一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等方面进行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王峥嵘 《培训与研究》2009,26(1):54-55,61
近几十年来,民办教育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民办学校教师的合法权益却得不到切实保障,突出表现在福利待遇、社会保障问题上。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将有利于民办学校教师合法权益的保障。同时,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大众、民办学校及其教师都要尽最大的努力使我国的民办教育事业逐步正规化、完善化,从而确保民办学校教师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在企业危机公关中,媒介不仅可以监测危机具体的社会舆论环境和危机发生的潜在因素,作为企业与公众的中介,媒介还可以沟通信息、疏导舆论,在积极维护公众利益的同时,帮助企业成功地渡过难关,使其转"危"为安,甚至化"危"为"机"。  相似文献   

20.
再议教育的公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其公益性是指教育应该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提倡教育的公益性,并不否定教育的私益性、营利性和产业性.政府、社会和学校都应该通过各种措施来保障教育的公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