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从酵母浸粉中分离筛选出一株高产乙醇的菌株DL5168,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该菌株为酵母属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通过优化实验,确定菌株DL5168发酵的最适条件为:初始葡萄糖浓度180 g/L;发酵温度30℃。在此条件下,菌株发酵的最终乙醇浓度为113.9 g/L,比对照菌株的乙醇浓度提高36%;乙醇转化率为0.64 g/g,比对照提高39%。  相似文献   

2.
福鼎槟榔芋的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福鼎槟榔芋外植体诱导再生植株研究.研究表明,最适宜于接种的外植体为:芽>叶>叶柄.这些外植体经MS+2,4—D0.5mg/L的培养基脱分化后,转接到MS+6-BA2mg/L+IBA0.5mg/L培养基上,可直接分化成小芋块.继续培养,在小芋块上可分化出芽,在小芋块与苗之间分化出根.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中国李(PrunusSalicinaLindl.)南方品种的花粉育性进行了观察。发现不同品种花粉所要求的培养基最适蔗糖浓度有所差异,大平头李要求50mg/L,李、朱砂李、芙蓉李、美人李和桐子李以100mg/L为宜。较低温度(8℃)延迟花粉萌发,抑制花粉管的伸长。电镜观察进一步表明,畸形花粉粒存在于李花粉中。  相似文献   

4.
通过摇瓶培养法对真姬菇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进行研究,得到产胞外多糖适宜的条件为:真姬菇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的最适时间是8单位,最适pH为6.5,的最适温度为26℃、摇瓶转速为130r/min、最适装液量为50%、最适接种量为15%.  相似文献   

5.
微波促纤维素水解制备可发酵还原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物质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而生物质纤维素乙醇转化技术的关键是如何将纤维素水解为可发酵还原糖.本文对常规加热法与微波幅射法水解纤维素制取还原糖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不仅能获得更高的还原糖收率,糖化时间更是大为缩短,极大地降低了水解过程能耗.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青霉菌(Penicilliumsp.)P1固态发酵培养的产酶过程,发酵4天产木聚精酶活力最高,固体曲最适浸提比为1:7(w/v),通过65%饱和度的硫酸按盐析,获得的木聚糖酶效果较好。40℃烘干酶粉活力为1305.6IU/g,得率为69.5%。酶反应最适pH4.6,最适温度50℃。酶与底物半纤维素作用的亲合性大小顺序为:麸皮>稻草>蔗粉>玉米芯。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阐述了产溶栓酶纳豆菌的筛选、鉴定及最适固态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采用纤维蛋白平板法在经初筛获得 1 5株产溶栓酶菌株基础上 ,经复筛确定一产酶活力最高菌株 -B .N .1 0 ,并对该菌株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以B .N .1 0菌株进行固态发酵 ,其产酶最适温度、时间分别为 30℃和 2 4h  相似文献   

8.
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生物转化包括预处理、酶水解和发酵过程,同步糖化发酵法是相对有效的发酵方法,本文对这些过程中的技术进展进行评述.并总结丙酮丁醇梭菌的生理生化特性和代谢工程菌的构建,指出使用丙酮丁醇梭菌进行木质纤维素的同步糖化发酵生产乙醇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通过筛选从土壤和腐朽树木中得到了4株纤维素酶高产菌株MF1、MF4、TF3和TF9,经初步鉴定分别是绿色木霉、青霉属、康氏木霉和黑曲霉。通过对TF3发酵产酶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其发酵产酶的最佳碳源是麸皮-纤维素粉复合物,最佳氮源是硫酸铵,最适发酵温度范围是30~32℃,最适初始pH范围是6~7。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缩节安浸种(12h)对无毒棉和抗虫棉幼苗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经缩节安浸种的无毒棉、抗虫棉幼苗含水量总体下降较缓慢,相对电导率较低。干旱至最严重时,200mg/L缩节安处理的植物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相对较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高,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200mg/L缩节安浸种处理的抗旱效果优于50mg/L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筛选从土壤和腐朽树木中得到了4株纤维素酶高产菌株MF1、MF4、TF3和TF9,经初步鉴定分别是绿色木霉、青霉属、康氏木霉和黑曲霉.通过对TF3发酵产酶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其发酵产酶的最佳碳源是麸皮-纤维素粉复合物,最佳氮源是硫酸铵,最适发酵温度范围是30~32℃,最适初始pH范围是6~7.  相似文献   

12.
黄原胶是由野油菜黄单胞菌发酵生产的重要的商业微生物多糖产品,实验通过微波诱变处理保藏菌株,筛选到一株能以甘蔗糖蜜为碳源发酵生产黄原胶的优良正突变株X12,实验结果表明:在初步确定的实验条件下,该菌株发酵生产黄原胶的产量达22.14 g/L,是未诱变菌株20183的1.53倍,传代实验表明,突变菌株X12的黄原胶产量及性状无大变化,遗传性状稳定。  相似文献   

13.
通过菌种筛选,确定了黑曲霉N5为β-葡萄糖苷酶的高产菌株。通过单因子及正交试验,对培养基优化后,酶活由2.96μ/ml增加到96.5μ/ml,提高了近30倍,最终得到了β-葡萄糖苷酶发酵的最适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拟青霉液态发酵法生产β-葡萄糖苷酶,并用其转化大豆异黄酮糖苷.方法液态发酵,TLC法.结果确立了产酶的最适温度及最佳培养时间.结论发酵培养最适温度为28℃,发酵培养72h时酶活力最高.10%的大豆异黄酮经发酵液转化后经薄层定性鉴别,游离型的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的含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5.
从废弃菌包中分离得到的11株菌株通过固体培养初筛和摇瓶发酵复筛,筛选出纤维素酶活性较高的2株菌株,分别记为f-6和f-10菌株。f-6菌株的Cx酶活力最高,作用于可溶性纤维素的效率最高;f-10菌株的复合酶活力最高,作用于不溶性纤维素的效率最高。在实际应用中,作用于可溶性的纤维素应该考虑选用菌株f-6,作用于不溶性的纤维素则考虑选用菌株f-10。  相似文献   

16.
自LAS 污染区域的土壤中分离出二株LAS 高效降解菌,在LAS 含量为30m g/L 的培养基中,30 ℃培养5d ,LAS 的降解率分别为96 % 和99 % 。经鉴定分别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 .) 和气单胞菌(Aero monas sp .) 。经质粒消除试验表明,二株菌均含LAS 降解质粒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整培养基激素浓度和比例,建立了诱导麝香石竹玻璃苗回复正常 苗的培养体系。转化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MS附加BA 0.05mg/L,NAA01mg/ L,琼脂0.7%,蔗糖3%,PH5.5-5.8,棉塞封口,培养温度25±1℃,12小时照光, 发光强度1400Lux以上。正常苗回复率与外植体玻璃化程度有关,一般为65—85%。 回复的正常苗可用于生根或茎段增殖.  相似文献   

18.
从云南腾冲热海采回一批高温菌,从中筛选出具有抑菌活性的46#样品,对该样品进行纯化分离,得到产生菌和指示菌;通过对热杆菌素产生的发酵条件研究,发现热杆菌素产生的最适培养温度为60℃,最适初始pH是7.8,而菌体生长最适温度是50℃,最适初始pH是7.0,热杆菌素是在菌体生长到对数期开始产生,与菌体的生长、培养液pH值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金针菇葡枝霉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金针菇葡枝霉病的病原物进行了分离培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认为:引起该病的病原菌为Cladobotryum varium Nees ex Steud。病原菌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0~30℃,最适温度为15~20℃。适宜的pH值为4.5~8.0,最适pH值为5.5。温度高、湿度大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室内药剂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0.01g/L的百菌清和0.5g/L~1.0g/L的多菌灵对  相似文献   

20.
通过筛选从土壤和腐朽树木中得到了4株纤维素酶高产菌株MF1、MF4、TF3和TF9,经初步鉴定分别是绿色木霉、扩展青霉、康氏木霉和黑曲霉.通过对TF3发酵产酶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其发酵产酶的最佳碳源是麸皮-纤维素粉复合物,最佳氮源是硫酸铵,最适发酵温度范围是30~32℃,最适宜初始pH范围是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