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什么是EM生物技术 EM是什么?它既不是化肥、农药,也不是人工酶等生物制剂,而是一种微生物群。EM是“有益微生物群”的英文缩写,是由5科10属共80多种微生物培养成的菌液。它不仅可以促进生物的生长发育,还能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它的厌氧性与亲氧性兼而有之的特点令人瞩目。 EM的最初设想是1968年由日本比嘉教授提出。当时他从九州大学拿到农学博士学位后,到琉球大学  相似文献   

2.
低温环境下(0~20℃)模拟自然堆肥方式,加入EM菌微生物菌剂,在高温期进行翻堆通风,堆肥过程中跟踪测量堆体温度。实验结果表明,低温环境下,加倍EM菌剂用量、预先发酵加入EM菌剂的调理剂均可不同程度促进堆肥,堆肥产品最终均达到腐熟,提高堆肥产品的无害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研究了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有效微生物)及重氢硫酸盐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受精卵在孵化过程中对水霉病(Saprologenia parasitia)抑制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浓度16μL/L的EM和45μL/L的重氢硫酸盐联合作用时,与单独EM各组水霉发生率和孵化率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对水霉病具有极高的抑制效果,水霉发生率为4.42%,孵化率为91.43%。  相似文献   

4.
EM生物制剂浸种对牧草种子萌发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研究的意义EM是“有效微生物”( effective micorganisms)的英语缩写 ,90年代初从日本引进我国 ,在农作物种植和养殖业方面的试验和推广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在牧草种植方面报导很少 ,本文应用 EM制剂对内蒙古几种优良牧草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在种植业中 ,施用 EM生物制剂的方法一般是叶面喷洒、稀释灌溉、与有机肥混合施用。工作量大 ,操作复杂 ,费用高 ,特别不适于干旱环境和大面积推广。本研究利用不同浓度的 EM稀释溶液浸种 ,回干后再试验 ,试图寻找一种简便的方法 ,开发 EM生物制剂应用新途径 ,适应牧草的大面积…  相似文献   

5.
于双成  伦志军 《情报科学》1994,15(3):47-49,63
笔者通过对IM、EM收录期刊的吻合率等问题的分析,认为二者的收录范围均覆盖整个生物医学领域,各有侧重,各具特色,且吻合率较大,因而可使EM的文摘在缓解目前一次文献保障率降低这一矛盾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利用微生物群技术(effective microorganisms,简称EM)进行除藻试验的方法以及除藻效果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投放E M初期对去除蓝藻(尤其是优势种铜锈微囊藻)有一定效果,试验后期除蓝藻效果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7.
NIC EM(NationalInIormation Center for Educational Media)是输入非印刷资料的视听领域的情报的文献数据库,是由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美国教育媒体情报中心编制的。  相似文献   

8.
EM算法是近些年来常用的求解缺失数据时的迭代算法,EM算法优点是简单易行性与普遍适用性.如果最大化不能用解析的方法实现而采用一种迭代优化的方法实现M步将产生嵌套循环计算,由此增加了计算的复杂度.基于此提出了EM梯度算法.在DS-CDMA系统中应用EM梯度算法进行检测,对比EM算法下的误码性能与收敛性能,实验结果显示EM梯度算法比标准EM算法具有相同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9.
以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LTE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挖掘技术的EM聚类方法,对德温特创新数据库中6450篇LTE相关专利文献进行文本聚类分析.揭示出LTE技术6个子领域的分布状况,并自动识别每个子领域的研究热点,为客观认识LTE相关专利技术内容提供了定量依据.同时分析每个子领域中竞争企业布局,挖掘每个子领域中专利竞争情报.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西藏微生物研究的几大领域,如高原极端环境微生物、湿地微生物、民族食品微生物以及特色真菌资源,为自治区"西藏特色菌类重点实验室"之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丁堃  李鑫 《情报杂志》2007,26(9):2-4,9
以我国知识管理研究出现以来的5000余篇学术期刊载文为分析对象,通过EM文本聚类算法自动识别出我国知识管理领域的四大研究热点,运用有序聚类方法确定热点问题的强度状态,进而利用加权马尔可夫链模型对我国知识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6,(19)
代谢组学主要研究受到遗传或环境扰动后生物体内小分子代谢物的变化,来揭示生物体的代谢特征,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近年来,后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及微生物细胞工厂的构建理念促进了代谢组学在微生物领域的研究应用。本文主要综述了微生物代谢组学在微生物表型分类、新基因功能、代谢途径、代谢工程等领域的研究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3.
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学研究现状与发展态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学是研究土壤中微生物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随时间变化的一门科学。开展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学研究有助于深入挖掘土壤中的未知生物资源,深刻理解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的产生、维持机制,并可预测陆地生态系统功能的演变方向。由于土壤中微生物绝大多数不可培养,所以其生物地理学研究长期滞后于动植物的生物地理学。21世纪以来,新一代高通量测序、组学技术的突破为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使其成为土壤生物学、微生物生态学领域的国际研究热点。本文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学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近期研究重点,并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与发展态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中国微生物组计划: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微生物组是指一个特定环境或者生态系统中全部微生物及其遗传信息,包括其细胞群体和数量、全部遗传物质(基因组),它界定了涵盖微生物群及其全部遗传与生理功能,其内涵包括了微生物与其环境和宿主的相互作用。微生物组学是一个崭新的学科,微生物组研究取得的成果,必将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人类生活质量改善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因此,微生物组学也是一个世界各国争相发展的战略性科技领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部署了支持微生物组研究的国家计划。在分析国内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发展过程中的国家需求,文章分析了我国微生物组研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部署中国微生物组计划"国家需求导向、科学假设驱动、技术创新支撑"的基本原则。建议设立中国微生物组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探讨了中国微生物组计划的重点领域和内容,涉及健康、环境、工农业和海洋等领域。希望通过中国微生物组计划的实施,主导国际大科学计划并强化我国在相应领域的话语权,显著提升我国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催生一批基于颠覆性技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资源与微生物大数据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生物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微生物资源及数据的开放共享对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微生物数据中心建设的全球微生物菌种资源目录大数据平台,拥有46个国家的120个国际微生物资源中心的40万株微生物实物资源数据信息。该中心以统一数据门户的形式对全世界科技界和产业界提供微生物菌种资源的信息服务,全面参与国际微生物数据标准制定,并为《名古屋议定书》(The Nagoya Protocol)及履约工作在微生物领域的实施提供重要支撑。在此基础上,2017年世界微生物数据中心启动了全球微生物模式菌株基因组和微生物组测序合作计划,从而实现了从微生物资源数据到微生物实体资源共享利用的转变,希望通过微生物大数据平台促进生物大数据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中国微生物组计划的实施,主导国际微生物组计划,提升我国在微生物领域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20,(5)
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微生物工程应运而生,为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基于此,本文首先概述了微生物工程,其次着重探讨了微生物工程在社会各领域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7.
曾敬 《现代情报》2013,33(6):101-105
近年来,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和市场化越来越受关注。本文采用TDA、Pajek等分析工具,对微生物燃料电池专利文献进行了分析,宏观上展现了当前国际微生物燃料电池专利技术的现状,并针对中国目前在该领域所处的位置,提出了几点发展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科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石琛  王璐 《中国科技信息》2013,(16):135+139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逐渐被应用到环境污染微生物治理中,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应用于环境微生物领域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了综述,列举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环境污染微生物治理中的应用实例。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发现,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在环境污染微生物治理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中国人》2012,(2):64-65
我国微生物学领域研究应用发展迅速近年来,中国在微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应用发展迅速,发现的微生物新物种增多,中国科研人员在国际权威的微生物学术杂志刊登论文所占比重较高。微生物学的应用范围广泛,从酒类、酸奶、味精等传统发酵酿造,到微生物能源、  相似文献   

20.
周伟 《中国科技信息》2013,(12):189-190
分子生态学是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应用于生态学研究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的产生为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法,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在研究微生物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分子机理以及微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等方面显示了巨大的潜力,推动了微生物生态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本文就分子生态学的概念以及在微生物生态研究总所用的主要技术方法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