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修辞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比喻修辞教学的内容包括掌握比喻修辞的基本类型、加强学生对比喻修辞在语境中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比喻修辞的能力。高中比喻修辞的教学难点主要有与其他相近的修辞混淆、对比喻修辞教学内容的扩展、学与用的联系不够紧密等方面。针对这些难点,我们应采取在比较学习中感受比喻修辞的文辞之美、在随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修辞运用能力、结合写作和口语交际讲究兴趣教学等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运用修辞主要就是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从内容上,修辞可让所写的事物变得更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从形式上,修辞可使句子形式整齐对称,达到意境美和韵律美,突出强调语势。现从两个方面对一些修辞的特征及其运用作简要分析。一、各种修辞的特征(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俩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比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相似文献   

3.
比喻是汉语修辞传统中重要的修辞方式之一.它内容丰富,作用大,应用广.但在常见的一些修辞著作中,对有关比喻的分类、比喻跟其他辞格的关系和区别等问题,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而造成修辞教学中的许多困难.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本文就比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来探讨和商榷.  相似文献   

4.
论钱钟书的比喻修辞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探讨比喻在钱钟书创作中的地位入手 ,进而论述了钱钟书比喻的喻象追求、比喻风格、比喻成就及比喻手法 ,对钱钟书关于比喻修辞的理论作了解读 ,对钱钟书文学创作中的比喻实践进行了分析 ,展示了钱钟书比喻修辞艺术的风采  相似文献   

5.
指出日语谚语中,比喻修辞方法使用的频率很高,日语谚语带有浓厚的民族、区域、历史、文化色彩,在汉译的过程中,要兼顾或再现谚语本身的文化寓意和比喻修辞的特殊性。对使用比喻修辞的日本谚语汉译,应把文化背景、语言习惯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  相似文献   

6.
肖利华 《考试周刊》2014,(61):19-20
比喻是英语中极为常见的修辞手段。我们在说明现象、解释问题、辩论是非的过程中,常常会用到比喻。人们在写文章或讲话时,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比喻。比喻是语言艺术的升华,是最富有诗意的语言形式之一,是语言的信息功能和美学功能的有机结合。本文主要对比比喻类修辞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定义,结合具体实例,探讨基本特征和构成,提高学生的修辞阅读赏析能力。  相似文献   

7.
比喻既是一种修辞方法,也是一种修辞过程中的思维方式。文章试着从比喻喻体选择的独特性、喻材的广泛性、比喻形式的多样性三个方面,来分析钱钟书《围城》中这些个性化的比喻,特别分析了钱先生对比喻这种修辞格创新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汉语词的比喻义和修辞中的比喻都有一个比喻过程,但有区别。比喻义属词汇学的范畴,由于比喻的长期使用,喻体的词义已成为本体的词义,其性质是长期固定的。修辞中的比喻只存在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性质是临时的。在公文中,如按公文语体要求,运用比喻修辞和词的比喻义,可达到用具体说明抽象、浅显说明的深奥、生动代替平淡、熟悉说明陌生的语言效果。  相似文献   

9.
比喻修辞手法具有相当长的历史,至今在修辞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试图从康德美学的视角对比喻修辞手法进行分析。首先,比喻构成要件中的本体和喻体作为一种普遍的对象知识,内涵大量知性概念,这是比喻修辞能够普遍作用于主体,产生审美效果的基础;其次,比喻构成中的相似点以共享经验概念的形式连接了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再次,没有联想能力,本体与喻体无法联动,再生想象力在经验范围内提供联想能力,从而产生喻体,再生想象力是本体和喻体之间真正意义上的"桥梁",是比喻修辞的核心;最后,比喻不是一种知识判断,而是一种审美判断,比喻修辞中知性与想象力分工与合作具有极大的自由空间,二者处于自由游戏状态,这也是比喻手法如此丰富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0.
比喻是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极为常见的修辞方式。但由于两种语言之间的种种差异,比喻修辞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从自然生存环境、习俗与社会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和历史典故四个方面分析英汉习语中比喻喻体选择的差异和成因。  相似文献   

11.
一.比喻不仅仅是修辞方法 比喻,作为一种修辞方法,从小学到中学的语文教学活动中都会涉及到。在常人眼中,它也仅仅是修辞方法而已,它的作用只在于使语言由抽象变得形象,由枯燥变得生动,由深奥变得浅近而已。其实,这是一种严重的误解。在人类的交际活动中,比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从认知心理角度来看,比喻既是一种修辞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模式,是修辞过程中的一种思维模式。比喻的传统解释往往强调其表达功能——使话语形象、生动,以及能塑造话语风格,但比喻同时还是一种体验事实的方式,是一种思考和生活的方式,是对于真理的一种想象性的体现。从这个角度来讲,把比喻看作一种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较之与纯粹的修辞法,更切近于比喻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3.
关于比喻     
本从作教学实践出发,提出了一种现代汉语修辞中关于“比喻”教学的新方法,即将比喻的主体、喻体、喻词三关系运用公式化进行直观教学,由此可以将比喻和非比喻、借代、夸张、拟人及其他修辞方法之间的关系辨析清楚,有助于解决这一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4.
无论在汉语还是英语中比喻是运用颇多且较为灵活的一种修辞方式。比喻中承载的文化因素给译者带来一些困难,要研究比喻的翻译方法首先要对两种语言的比喻和文化因素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本文将通过对英汉文化及其比喻用法的对比的探悉,列举并分析四种常用比喻修辞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5.
龚晓琼 《考试周刊》2009,(2):101-103
英语习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义上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有着其本身特有的构成和活用,它直接地反映出语言的修辞手段和表现手法。事实上,比喻是英语习语中应用最广泛的修辞之一,所以,本文着重从比喻修辞手段上分析英语习语的构成与活用。  相似文献   

16.
许红 《学语文》2015,(2):83-85
比喻是最受关注的修辞方式,是中等语文教学中修辞教学的重点之一。以中专学生为对象的比喻的拓展性教学,主要落实在比喻的"相异点、类型、语言形式、特殊作用、文化制约、非比喻‘像’字句"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修辞对构词法、词义均产生过重要影响,构词法中的"修辞构词"就是利用比喻、借代.委婉等修辞方法构成新词.修辞构词法是充分运用形象思维,抓住事物某方面的修辞特征进行构词的方法.近代汉语中修辞学构词法主要包括比喻构词、借代构词.委婉构词、反语构词、夸张构词和谦敬构词等.修辞是通过对构词法的影响最终对词义产生影响的,所以,本文着重探讨修辞对构词法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钱钟书的理论巨著《谈艺录》、《管锥编》、《旧文四篇》等,虽然不是修辞专著.但是处处显露“修辞机趣”,有丰富的修辞理论宝藏;他的小说《围城》、《人·兽·鬼》是修辞实践的典范。本文试图对钱先生的修辞理论和实践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比喻的刷新在比喻理论方面钱先生继承了前人的优秀成果,对比喻进行了创造性的研究,发表了许多新的观点。首先,钱先生提出比喻理论的总纲是“似是而非,似非而是”。他说:“比喻包含相反相成的两个因素:所比的事物有相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合拢;又有不  相似文献   

19.
当前文学创作中,人们对“比喻”这种修辞方式的运用,存在着“比喻定型化”的弊端,因而使比喻缺乏新颖性、创意性。作家毕淑敏主动跳开这一俗套的局限,突破人们固有的思维定势,革新“比喻”,给它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使她作品中的比喻修辞非定型化、反类同化。体现了她个人的历史主动性和新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20.
皮皮鼠今天可遇到麻烦啦,原来他做作业时遇到了拦路虎:"请你写出几个含有比喻修辞的成语。""含有比喻修辞的成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