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校里的孩子兴起了玩星光球的热潮,两个扁圆形的塑料球连在一起,连接处系着一根线,线的另一端有一个线扣,这样就可以套在手指上拉着玩。课余时,只见孩子们人手一套,随着拉和放的动作,星光球不停地旋转,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芒,红的、蓝的、紫的……什么“流星”、“火焰”、“天火  相似文献   

2.
玩之思     
不知何时学校里兴起了玩星光球,两个扁圆形的塑料球连在一起,连接处系着一根线,线的另一端有一个线扣,这样就可以套在手指上拉着玩。课余时,只见孩子们人手一个,随着拉、放的动作,星光球不停地旋转,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芒,名字也光怪陆离的,什么流星、火焰、天火。看着那些背书结结巴巴、默写丢三落四的学生个个动作娴熟,我就气不打一处来。一声令下,让他们把球都交了上来。回到办公室,我随手拿了一个玩起来,看看此物有何魅力能让学生们情有独钟,玩起来如痴如醉。嘿,还玩不起来呢!看来,玩也有学问,也是需要下一番工夫的。第二天,我把星光球全还…  相似文献   

3.
“玩”之思     
不知何时学校里兴起了玩星光球的热潮,两个扁圆形的塑料球连在一起,连接处系着一根线,线的另一端有一个线扣,这样就可以套在手指上拉着玩。课余时间,只见孩子们人手一个,随着拉、放的动作,星光球不停地旋转,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芒,什么“流星”“、天火”,名字也光怪陆离的。看着那些背书急急巴巴,默写丢三落四的学生,玩起来却毫不逊色,个个动作娴熟。我很生气,一声令下,讲台上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星光球。回到办公室,我随手拿一个玩了起来,嘿,还玩不起来呢!看来,玩也有学问,也是需要下一番工夫的。坐下来,静静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了。第二天,我…  相似文献   

4.
班长的风波     
但出乎意料,考试的前一天,班上的十多位学生久久不愿离校,他们说:“要和老师、班长一起对话,把问题说清楚,否则决不回家!”班长也跑到老师处求助。我和何老师马上召集他们座谈。学生的要求并不高,他们只求老师们好好地听他们“投诉”长:“她学习好、管理能力强,做班长,但她没有朋友!”不知何时学校里兴起了玩星光球,两个扁圆形的塑料球连在一起,连接处系着一根线,线的另一端有一个线扣,这样就可以套在手指上拉着玩。课余时,只见孩子们人手一个,随着拉、放的动作,星光球不停地旋转,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芒,名字也光怪陆离的,什么流星、火焰、天火…  相似文献   

5.
设计思路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见小朋友争着玩拉力球:有的当方向盘开。有的当拉力器拉,有的放在地上玩各种跳,个个玩得不亦乐乎。我想何不组织一次活动来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呢?于是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拉力球能拉能转能弯的特性,设计了本次活动。  相似文献   

6.
人性的光荣     
有一位美国教师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她和三个分别为5岁、7岁和10岁的中国孩子玩了一个小游戏:她拿出一个瓶子,瓶口很小,但瓶身很大,里面装着不同颜色的三个小球,每个球上系着一根线。教师对三个孩子说,这三个球分别代表你们三个人,而这个瓶子代表一眼枯井。你们在井底玩,突然间水从井底冒出来,你们就拼命地逃跑。可是,这个井口只能容纳一个人出来……三个孩子露出十分惶恐的神情。教师没作过多解释,随即对孩子们说:“开始。”只见那个5岁的孩子一下子拉出了自己的小球,7岁的孩子随即也拉出了球,最后,那个10岁的孩子也把球拉出来了,前后用了不…  相似文献   

7.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又轮到我们班级玩滑滑梯了。孩子们就像是一只只放飞的小鸟.他们或三五成群、或独来独往,跑的跑、钻的钻、爬的爬。玩得不亦乐乎,自由地练习着各种各样的动作技能;  相似文献   

8.
前些年有一部电影反映的是一对外国夫妇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重复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10只小圆球分别拴上线,放入一个口径不大的玻璃瓶中,分别让10名小学生拉着拴在球上的线,然后一声哨令让这些小学生用最快的速度把球从瓶子里拉出来。10名小学生几乎同时向外拉,结果小球全部被卡在瓶口,谁也出不来!当这对外国夫妇到  相似文献   

9.
兜兜 《小学生》2007,(12):6-6
在一个大城市的一所小学校里,两个小男孩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战斗,他们正在比赛谁能把自己的悠悠球转得最好,最“溜”!只见那个叫华明的男孩将自己手中的“悠悠球”转得稳稳当当,不时地还玩一点小花样。嘿!另一个叫做张坤的男孩也毫不示弱,他的“悠悠球”就像一匹野马一般,转得飞快还经常创造一些惊险动作……正在他们俩不分胜负之时,只听背后传来一声巨喝:“华明!还不回来吃饭!快把玩具收起来!”原来是华明的爸爸华老师在叫华明呢!张坤不敢怠慢,连忙收起手中的宝贝,和华明分开了。  相似文献   

10.
目标诱导法     
胡名清 《教育艺术》2005,(11):60-60
曾经读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想到他朋友家玩,又怕路途遥远。朋友对他说:“不远,只要经过三条横道线就到了。”这个人就数着横道线走,果然觉得不一会儿就到了。其实到这位朋友家的路程并不很近,把它分成三、四个小段就不远了,再加上每一段路程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横道线,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走去,这个人走到朋友家就觉得很轻松了。  相似文献   

11.
争本领     
有一天,风和日丽,风筝和线一起出去玩。线拉着风筝在空中飞来飞去,风筝看见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着,就骄傲地对线说:“我真的不想和你在一起,你常常绑住我,不让我和小鸟比美比高,害得我丢脸。”线谦虚地回答:“好兄弟,何必这样,我们是孪生兄弟,玩的时候要一起玩,我们生来就是要相依  相似文献   

12.
美丽的夜晚     
一个美丽的夜晚,星光照耀着大地。我和小伙伴林林在院子里玩。这时,邻居森森的奶奶拿着两个水盆慢慢地从楼上走下来。林林问我:“欢欢,森森的奶奶在干啥呀?”“不知道,咱们跟着看看吧。”我说。一会儿奶奶来到井边。“哎呀,她到底在干啥呀?”林林急了。“嘘,别出声,继续看。”我轻声说。只见奶奶把吊桶放入井中,可是,无论怎么拉都拉不动。于是,我们冲过去,一起帮奶奶把这桶水拉了上来。我问:“奶奶,您为什么要打水呀?”奶奶笑着说:“这两天停水,我得打点水存起来用。”我和林林说:“我们来帮您吧。”说着就从家里拿来两…  相似文献   

13.
八十年代,一位外国学者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找五个6———10岁的孩子,发给他们每人一个系着线的小球,然后把五个小球放进一个透明的玻璃瓶中,让孩子们各自拿着自己的线头,最后告诉孩子们:小球代表自己。现在,大家不小心掉进了一个山洞里(瓶子代表山洞),而山洞在很短时间内就会装满水,必须迅速离开,但是,瓶口一次只能容一个小球通过,怎么办?在日本、美国,实验的结果令人大失所望。孩子们都拼命拉自己手中的线头,五个小球几乎一起涌到瓶口。时间过去了,结果一个小球也没拉上来。但是在我国,主试看到了这样的情形:年龄…  相似文献   

14.
好玩儿     
<正>木心说:去把世界当一个球玩儿。把世界当球玩儿,需一个居高临下的站位和庞大宽厚的背景。其实,我们也可以把自己的"球"当一个世界,舍外入内,忘我专注地玩儿。撇去功利,撇去沽名钓誉,撇去哗众取宠,玩着玩着,就会玩出一场愉悦的意外,一种美丽的陶醉。当代画家黄永玉,是一个好玩儿的老头,好玩儿,是他的标签。他说,我的创  相似文献   

15.
玩游戏     
游戏要求:两人或两人以上,让一个小朋友当做一面镜子。开始玩:你的小伙伴站在你的对面,他变成一面镜子。一开始你做的动作很缓慢。不用说,他还能跟上你的动作。接着你加快动作的速度。这面“镜子”必须模仿你所有的动作不出错。而你的目的是让他中圈套出错。游戏要求:三人或三人以上,其中一人充当裁判。准备材料:纸。开始玩:你用纸做两个纸团,然后把这两个纸团放在地上。你和另一个小朋友趴在地上。你们确定一条出发线和一条终点线。裁判一发出“开始”的信号,你们就往纸团上吹气,看谁能使它第一个滚过终点线。游戏要点:全靠气…  相似文献   

16.
肖梅 《家庭教育》2001,(2):18-19
主持:游乐区中许多孩子在玩,突然一声叱喝,一位爸爸大声对着一个小孩喊“不准推人”,并把他从孩子群中拉出来。原来这位爸爸的儿子走“小木桥”动作缓慢,后面大一些的男孩就推了他。当然,爸爸是为  相似文献   

17.
悠悠球是小朋友喜爱的玩具,特别是在播放电视连续剧《火力少年王》期间,玩得更是火爆,我在孩子玩悠悠球时,发现他往悠悠球上缠绳子时,缠了若干圈后,将悠悠球放在地上,只要将绳子水平一拉,绳子马上全部缠上悠悠球.我觉得好奇,也就跟着玩起来,但没有缠上,反而连缠上的部分也变直了.经过我多次试验后,总算找到了原因.当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不同时,  相似文献   

18.
有个经营摸球游戏者在一个海滨城市的度假村旁,玩着一种骗人的游戏:他在一只不透明的布袋里,装着四种仅颜色不同的玻璃球,每种颜色的球都有5个.然后让人在袋子里随意摸出10个球,并规定以下的奖惩办法:  相似文献   

19.
我们一起玩晨间活动,我常和孩子们一起玩耍。今天我特意留心观察着小朋友拍皮球的活动。我发现孩子们只会单一地不停地向后拍球,他们玩了一会儿就乏味了。于是我走到正在拾球的王兵小朋友跟前说:“王兵,我们一起来玩,我拍一个,你拍两个;我拍三个,你拍四个……”对这样地拍球、数数,孩子们显得特别兴奋。接着,我又教他们左、右手拍球;他们看着我跨球、拍球,学着我向上抛球——拍手——再接住,沿着地上的小圈圈走着拍球……这许多拍球法逗得小朋友高兴极了,围观的小朋友也参加了我们的游戏,我请王兵组织大家一起玩。从此,我给孩子们留下了一个“老师可会玩”  相似文献   

20.
克服障碍     
小时候经常玩樟脑球戏弄蚂蚁的游戏:用樟脑球在蚂蚁前进的道路上划一道线,它就会惊慌失措地掉头而去。于是我画一个圈将它圈在里面然后作壁上观,此时蚂蚁急得像在热锅上,转来转去没头绪。我将包围圈缩小,它在其中左冲右突,直到发现无路可走,它不得不奋而突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