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2011年我国主要新闻传播学期刊的文章为基础,概括了当年新闻传播学界关注的12个较为新鲜的话题。这些话题可以划分为宏观的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国家公关与网络问政、新闻业界和学界关注本身发展的话题,以及一些由时事引发的学界讨论。作者认为,2011年新闻传播学界关于新鲜话题的分析深度不够,经验性评价较多。  相似文献   

2.
现象学方法与新闻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理论研究长期难以突破的根源在于研究方法和逻辑起点上的欠缺,本文根据新闻理论研究的理想目标,首先对现象学中的“本质还原”方法进行了必要介绍,在此基础上,作者运用这一方法对新闻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进行了深入反思,提出了应当用“新闻理念”、“媒介功能”和“媒体形态”三个概念作为新闻理论研究新的逻辑起点,并以此来建构新闻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公共新闻”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潮流的 新闻改革运动,这场运动对美国的社会发展和新闻传播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公共 新闻”实践及其研究今天在美国继续向前推进,出现了“公共新闻”与“参与式新闻”相 融合的新趋向。作者近期作为富布莱特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对“公共新闻”进行了实地 观察和研究,这篇文章阐述了其最新发现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2002年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较为平稳,不论是新闻学还是传播学的研究,都稳步发展,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这年的研究话题中,应用性的热门话题减少,主要集中在传媒经济、新闻法治和职业道德两方面。学术性研究话题较为分散,但是与以往相比,较为踏实和深入。一、传媒经济研究这年的传媒经济研究,在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涉及体制性问题的文章增多,传媒经济发展的诸方面问题研究也有所深化。一位国家传媒管理负责人认为,目前做强中国的报业,要解决三个“瓶颈”,一是媒介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媒介只生不死,一些亏损严重的媒体因为可以安排某个级…  相似文献   

5.
《编辑之友》2011,(7):2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全国新闻学研究会共同举办的"中国共产党90年新闻实践与新闻思想研讨会",于2011年6月27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全国新闻学研究会"2011年中国新闻学学术年会"同时举行。来自全国新闻院校、研究机构和新闻媒体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在开幕式后举行的大会主题讲演中,复旦大学"985"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主任童兵,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刘建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新闻教育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从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新闻教育在传统模式下,新闻教育的培养目标简单而又明确:主要是为报纸、广播、电视等  相似文献   

7.
民生新闻的热潮刚刚过去,电视新闻据说已进入到“后民生”时代。这意味着,对于关注中国新闻改革的人们来说,一个新的想象空间又形成了。不过,回过头静下来想想,有些问题还有待澄清。所谓电视民生新闻,从新闻素材、聚焦范围,以及报道方式来看,明明就是社会新闻,明明就是地方性新闻。①为什么从业者却要冠之以“民生新闻”?对民生新闻,尽管有不少批评意见,但整体而言,人们不仅认可了民生新闻的提法,而且对这种新闻类型寄予厚望。李幸认为,肇始于南京地区的民生新闻是“十年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  相似文献   

8.
郝耕 《新闻知识》2005,(9):58-60
新闻精品化是中国社会全面进步和中国新闻业日趋成熟的必然要求,上世纪90年代提出“新闻精品战略”,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新闻教育发轫于20世纪初。1918年,北京大学成立了新闻学研究会,开始了较为正规的以新闻学内容为主的新闻教育与讲座,标志着新闻教育在我国正式发端。一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教育始于20世纪30年代,它从开始创立到1949年全国解放,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历史时期。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记者联盟举办过训练班,培养年轻的新闻工作者。1939年,中国青年记者学会南方办事处曾在桂林举办“战时新闻工作讲习班”,参加学习的百余人,由范长江、孟秋江、夏衍、陆诒等分任“新闻学概论”、“采访与编辑”、“国际形势讲话”…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新闻改革的基本特点--纪念新闻改革25周年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新闻改革在新世纪步入了新阶段,当前正呈现出四个鲜明的基本特点;从自发走向自觉--中央掌控改革主导权,从观念创新走向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成为新闻改革的主动力;从边缘突破走向中心突破--新闻报道成为新闻改革的主攻目标;从增量改革走向盘活存量--中国党报打造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11.
2011年,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也是新闻出版业改革发展的关键一年.回首已经过去的一年,有许多亮点和关键点. 发展规划 4月20日,《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颁布.《规划》总结了“十一五”时期新闻出版业取得的成绩,描绘了未来五年新闻出版业发展的蓝图:到“十二五”期末,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转变基本到位,新兴业态蓬勃发展,数字出版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发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相关文献简单回顾 今年,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已走过整整30个年头。在这30年中,中国大陆新闻传播领域也经历了持续不断的改革。研究界对于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新闻改革,已展开了大量探讨研究,发表了大量相关成果,以文章为主,但也不乏著作。这些成果,有的从宏观上探讨我国新闻改革的特点、难点、整体设计等,如有学者曾指出,中国大陆1978年以来的新闻改革进程,呈“边缘突破”、“上下协商”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郑自军 《新闻界》2004,(3):53-54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西方“媒介文化”研究的基础上,中国学者提出了“新闻文化”的概念,强调新闻活动是一种文化现象,新闻研究是一种文化研究。15年来,这一文化新样式被不少人认可。从文化视角对新闻活动进行全新审视,有利于丰富新闻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推动新闻研究向纵深化发展。本文拟对15年来我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2022年近30种中文学术期刊(包括港台地区)遴选出在研究问题、观点视角以及论证方式等方面较为创新的新闻学论文,并从新闻研究元问题、新冠疫情下的新闻报道的媒介建构、新闻从业者研究、数字新闻生产的平台逻辑、新闻接受者研究、嬗变的新闻真实性、中国新闻业转型研究、新闻职业伦理的多维视角、中国新闻场域中的地方实践以及中国新闻史研究等十个话题勾勒过去一年中国新闻学的知识版图。研究发现,2022年中国新闻学研究的主要特点呈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新闻理论研究注重对学科范式与经典新闻观念的持续反思;二是,研究者们在平台逻辑与新闻业转型的双重语境下聚焦新闻生产的多元行动者,其中新闻从业者研究尤其凸显,体现了数字技术迷思在学术场域中的祛魅;三是,新闻史研究着力凸显以报刊实践为中心的传统研究路径,注重对报刊的社会话语建构、报界边缘群体以及报刊空间实践等议题的开掘与深耕。  相似文献   

15.
面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奇迹,关注、探讨、总结“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道路”已经成为世界性话题.这对中国未来发展观念的创新、制度的建设、方式的设计、总体道路的探索,无疑是好事.但新闻研究领域对这一问题关涉甚少,更没有形成相对系统的、有影响的观念或看法.本文试图就新闻领域业已显现的“中国模式”做出宏观的事实性描述和概括,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一些初步的反思,以引发学界对这一重大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为中国新闻业的改革发展提供学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闻专业教育方式面临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新闻与传播教育在国内超常规发展,原有的几个“老大”如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新闻教育规模在不断扩大。各地方院校也纷纷开办新闻教育,尤其引人瞩目的是,中国最名的两所高等学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相继创办新闻与传播学院。1994年以前,国内有新闻学类专业点66个,  相似文献   

17.
新闻领域的中国模式:描述、概括与反思(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面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奇迹,关注、探讨、总结“中国模式”、“中国经验”、“中国道路”已经成为世界性话题.这对中国未来发展观念的创新、制度的建设、方式的设计、总体道路的探索,无疑是好事.但新闻研究领域对这一问题关涉甚少,还没有形成相对系统的、有影响的观念或看法.本文试图就新闻领域已显示的“中国模式”做出宏观的事实性描述和概括,并以此为基础做一些初步的反思,以引发学界对这一重大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为中国新闻业的改革发展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18.
刘锐 《新闻三昧》2006,(3):36-37
话题新闻是通过解析讨论由具有特殊潜在价值因素的新闻事实所引发出的话题,推动化解它所反映的典型矛盾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1995年1月25日《,光明日报》一版头条“每月聚焦”栏目推出一篇报道《部长同志:您办公室里有国旗吗?》,首开话题新闻实践先河。随后《光明日报》在“每月聚焦”“、今日话题”、“热点透视”、“光明视点”等栏目上发表了大量的话题新闻,形成话题新闻的栏目化、制度化。此外《,人民日报》的视点新闻版“热点解读”专栏、新华社的新华视点、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今日论坛”等,亦都属于话题…  相似文献   

19.
民生新闻作为城市电视台的主打新闻已经红火了三年多,对它的属性及价值判断,业内有较大分歧。有不少人认为它代表了当前电视新闻发展的方向,探求它的突破方式,也就把握住了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动向。于是理所当然地认为,从九十年代以来,电视改革经历了中央台的《东方时空》、湖南台的《快乐大本营》和城市台的“民生新闻”三个阶段,“民生新闻”的成功再次证明了新闻节目应有的主体位置。  相似文献   

20.
龙鸿祥 《编辑之友》2015,(8):109-112
美国无人机新闻的萌芽与无人机技术的进步息息相关.2011年11月,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建立“无人机新闻实验室”,此时它以学院派的研究实践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2014年9月,联邦航空管理局首次准予6家影视公司从事商业无人机试验.3个月后,11家新闻机构被许可开展无人机新闻试验,无人机新闻正式进入业界应用试验,从而过渡到制度化发展的早期阶段.无人机低廉的价格、简单的操作技术及迥异的视觉体验,使无人机新闻有可能成为美国媒体群雄逐鹿的新手段,成为世界媒体的新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