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川汉铁路特别股东会析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四川保路运动时期,四川立宪派人既首倡成立了遍及全川的四川保路同志会,又成功地发起并召开了川汉铁路总公司特别股东会。有关四川保路运动的论著大多瞩目于保路同志会,而缺乏对特别股东会的系统研究。纵观四川保路运动的全过程,特别股东会是继保路同志会之后,四川立宪派人士筹划并实施激进保路方略的重要阵地,其历史地位和作用并不亚于保路同志会。本文拟对特别股东会的沿革、性质、与保路同志会的异同、历史作用等略陈管见,期能有助于对四川保路运动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000-2010年间有关四川生态旅游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四川生态旅游研究分为初创时期(2000-2002年)和全面发展时期(2003-2010年)两个发展阶段;第二,四川生态旅游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生态旅游规划与开发、生态旅游市场、生态旅游模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民族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7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本文立足四川区域经济,分析"十一五"、"十二五"时期图形图像专业建设与四川区域经济的适应性,提出"十二五"时期图形图像专业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意义重大。为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深入挖掘保护四川历史名人资源,大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上半年四川省出台《关于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的意见》,启动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大力弘扬传承四川历史名人文化。当年7月,首批四川历史名人名单正式公布,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四川农村合作运动的发展轨迹与中国其他地方大致同步,但也有其自身特点。“防区制”时代,由于缺乏中央政府力量的介入,四川合作事业发展明显滞后;川政统一后,通江、南江、巴中等“剿匪区”的农村善后催生了大量的合作预备社,四川农村合作运动得以初步发展;全面抗战爆发后,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的提升极大地促进了四川农村合作社数量的急剧增长,农村合作运动进入全面发展时期;抗战胜利后,四川农村合作运动仍旧保持着一种惯性的发展态势直至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终结。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该时期姓氏资料的整理分析,得出三国时期中国人姓氏的特征:姓氏传递相对稳定;姓氏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同姓人群在地区中分布不均衡,同姓聚居现象较为显著;并且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及战乱中相对安定的区域如江苏、四川等地迁移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蒲殿俊是四川近代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一生的活动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9世纪末到1908年。其特点是由旧式文人转变为资产阶级新式知识分子,形成立宪思想,为他以后在四川的活动奠定了基础。第二个时期,从1909年到1911年。其特点是,正式登上四川政治舞台,积极从事立宪活动,领导四川保路运动,出任大汉四川军政府第一任都督,达到其政治生涯的顶峰。这是蒲殿俊一生中的黄金时代。第三个时期,从“成都兵变”到他去世。其特点是,他虽然脱离了政治斗争的前沿阵地,但并没有放弃救国救民的理想,以一个文化人的姿态活跃在中国的思想文化界。本文限于篇幅,主要论及他第二个时期的活动,即蒲殿俊与四川辛亥革命。不妥之处,敬请专家指教。  相似文献   

8.
近代四川地区(含重庆、西康)虽偏处中国西南一隅,职业教育起步稍晚,但自肇始即独树一帜,在晚清时期的发展已位居全国前列;1915年至1934年间,由于军阀混战影响,发展一度停滞;之后至抗战结束,成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中心,成就斐然;尽管因时代背景而存在诸多问题,近代四川职教仍然值得今日发展职教借鉴.  相似文献   

9.
2003年四川南部地区泸县境内石室墓葬中发掘出大量南宋时期的花鸟兽石刻浮雕画像,其中花卉雕刻内容有:莲花、菊花等;鸟类有:双凤、双孔雀等;兽类有:狮、鹿等(图1)。这些石刻浮雕画像表现内容丰富、雕刻精美、艺术风格独特,体现了南宋时期川南泸县独特的人文风貌与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清代雍乾时期四川粮食运销的区域范围、运销方式、交通运输和市场格局等问题的考察,可以发现这一时期四川已成为国内粮食生产大省和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不仅本省供应充足,而且有大量剩余供政府调拨、采买以及商民贩卖,表明清初在四川颁布实施的政策取得了良好成效。同时,雍乾时期四川粮食运销之兴盛是建立在本省粮食供给有余、外部市场又有需求这样的条件之上的。嘉道以后,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地矛盾的日益突出,四川开始由余粮省渐变为缺粮省,粮食外销逐渐减少,几至断绝。随着粮食商品化前提的渐渐消失,四川粮食商品化与市场化水平遂呈愈益降低之态势。四川粮食商品化发展的这种局限性,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四川是抗战的大后方,是兵员的重要供应基地,出兵居全国之首,且所征之兵多系贫苦民众。因此农忙时节,征属每感劳力不够之苦。国民政府为缓解这一矛盾,出台相应法规措施。四川省政府也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并付诸实践,既帮助了征属,增加了生产,稳定了生活,也激励了前方士气,增进征属对政府的信任,稳定了后方,增强抗战必胜的信心。  相似文献   

12.
抗战军兴,国民政府迁往四川,偏处西南一隅的四川顿时变成全国的心脏地区,全国各地的公路运输以四川为中心展开。四川公路运输已经超出了地方事务的范围,直接影响整个抗战大局。在管理体制方面,政府习惯使用行政强制和军事命令来处理公路问题。在营运管理方面,政府对营运线路和运输价格进行限制。在车辆管理方面,限制购车用车,设法提高有限车辆的运输效率。在机务方面,政府控制各类汽车配件的消耗,并在四川建立多处配件厂和修理厂。在运输监管方面,重点整治强行搭车和私带客货问题,努力维护战时交通秩序。四川抗战时期对四川的公路运输管理,展现了国民政府在战争时期的经济管理能力,也揭示了各方在川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3.
抗战前十年,南京国民政府发行了巨额的国内公债。它是中国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产物和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需要。这些公债的发行使国民政府的工业、国防基础设施的建设成为可能。为中国坚持抗战并最终取得胜利打下了物资基础。其历史作用是应该得到肯定的。  相似文献   

14.
1939年抗战时期西康宁属的“禁烟”举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台北国民党党史馆所藏"国防最高委员会"档案为主,探寻1939年蒋介石为巩固川、滇、黔等西南抗战基地、控制西康,在西康宁属实施禁烟的历史真相。然而"禁烟"的背后却涉及中央、地方集团之间不断的利益争夺和冲突,以至烟患禁而不绝、卷土重来。  相似文献   

15.
抗战相持阶段,针对财政上出现的困难,陕甘宁边区政府实行了正确的食盐贸易政策,对食盐实行专卖和统销,严格管制盐价,并严厉打击走私。这些措施的实行使得边区的食盐产销大为增加,边区政府的财政紧张情况得到缓和,打破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经济封锁,使边区渡过了经济封锁的难关,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16.
川军作为旧中国的地方实力派军队,虽然在一系列的内战中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但在抗战时期,他们从民族利益和自己的生存出发,大多数参加了抗击日本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在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上,给日本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对于推动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对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及实现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广西曾两次沦陷。日军的烧杀抢掠,造成了广西医药的巨大损失,破坏了广西刚刚建立起来的医疗体系,加剧了广西民间缺医少药的严重局势。人口的大量死亡,使得传染病流行,社会陷入极度危机。  相似文献   

18.
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抗战时期四川土匪人数多、分布广、清剿难,严重影响了作为西南大后方抗日根据地四川省的社会稳定和整个抗战大局。鉴于此,国民政府与四川省当局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主要有确立剿匪指挥机构、颁布治匪法令、剿抚并施、查禁非法组织、扶贫济困等,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抗战时期四川匪患治理的措施及意义应得到肯定。  相似文献   

19.
皖南地区生猪散养户逐渐减少,规模普遍较小,防范风险能力弱。应对风险的主要策略:积极预防,解决养殖户猪疫病问题;提前销售或超期饲养,防范市场销售风险;调整饲料结构与避开高价,应对市场采购风险;加强管理,营造化解生猪养殖业风险的环境。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中华民族的觉醒,历经四个阶段:甲午战争;反对《二十一条》五四运动;九一八事变到全面抗战。这是一个依次递进,不断发展的过程。正是在一次次的对外抵抗中,民族的自立,自强意识不断积累,在抗战中总爆发,这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民众的觉醒也由感性不断上升为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